寶寶長牙哭鬧愛亂啃?過來人手把手教你護理長牙期的寶寶

秋寶寶媽媽留言說,“最近我家寶寶晚上老是哭,哎喲,那哭得叫一個可憐,小臉蛋漲得通紅的,一看張開的嘴巴里,一顆小牙齒從下牙齦冒出來,原來是長牙,只能抱起來哄一鬨,可從長牙後,寶寶哭鬧的頻率明顯增加了,不好哄,還咬住奶嘴一直磨,頭疼!”

不得不說,從嬰兒到成人,牙齒上的問題真的挺讓人難以忍受的,對於不說話的寶寶來說,更是如此,尖銳的牙齒從牙齦組織中慢慢的鑽出來,痛、熱、紅、腫,寶寶體會到到這種生長痛,就會煩躁不安,哭鬧,嚴重一點的還會發燒、腹瀉等症狀。那寶寶長牙的這些不適,爸爸媽媽應該如何護理呢?

寶寶長牙哭鬧愛亂啃?過來人手把手教你護理長牙期的寶寶

一般說來,大部分的孩子會在6 個月前後開始長牙,下齒槽長出兩顆中間的門牙,跟著上齒槽又長出兩顆門牙,到2歲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齊,長齊20顆乳牙。當然,有些孩子出牙順序不一樣,也是正常的。

在這一段出牙期間,寶寶可能會有這些不適:

1、流口水

牙齒的萌出會刺激牙齦神經,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所以大多數寶寶長牙的時候會一直流口水,過多的口水會讓嘴巴周圍的皮膚受到口水的浸泡,可能會長溼疹甚至粗糙皸裂。

護理方法:

如果發現寶寶開始流口水了,可以多買幾個圍嘴,這樣口水不會一直滴到衣服上。給寶寶擦口水時,用柔軟的棉布拭去口水,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擦破皮膚。

寶寶長牙哭鬧愛亂啃?過來人手把手教你護理長牙期的寶寶

2、到處啃咬

孩子出牙期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喜歡咬東西,咬手、咬玩具、咬媽媽乳頭,這是寶寶在轉移牙床不適,用力咬能釋放牙齦內部的壓力。

護理方法:

當寶寶變得愛咬東西時,可以給孩子一些靠譜的牙膠、磨牙棒,轉移孩子注意力,既能避免孩子啃咬小手、誤食小玩具,還能幫助孩子減輕出牙帶來的不適。牙膠要多準備幾個,經常清洗消毒。

寶寶長牙哭鬧愛亂啃?過來人手把手教你護理長牙期的寶寶

3、拒絕進食

出牙期的寶寶吃奶時會變得異常煩躁,想吮吸喝奶,可是開始吮吸時又會因為牙床疼拒絕進食。

護理方法:

父母可以先用乾淨的手指按摩寶寶的牙床,等牙床疼痛減輕後,再開始喝奶。如果是喝奶粉的寶寶,可以適當把奶嘴孔調大,大小是寶寶能喝到奶但又不嗆奶。

4、睡眠不安

牙齒萌出的疼痛會讓有些寶寶睡覺時哭鬧起來,睡不好。

護理方法:

如果聽到寶寶哭了,如果不是因為餓了尿了,正處於長牙期,父母不用把寶寶抱起來,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來,通常寶寶哭兩聲就睡過去。媽媽湊過去貼在寶寶身邊,拍一拍他的背,嘴裡發生輕柔的“噢噢”聲,寶寶就能睡過去。如果寶寶一直哭鬧不止,醒了,父母用乾淨的手指按摩寶寶的牙床,減輕不適。

5、牙床出血

有的父母檢查寶寶口腔是,發現寶寶牙床有出血,甚至出現青色的血腫。

護理方法:

注意,父母可不能用針把血腫給挑了,這樣容易引起感染。可以用紗布包裹一個小冰塊,冷敷一下,可以減輕疼痛,促進內出血吸收。如果血腫沒有好轉,反而出現潰爛,要及時帶孩子去口腔科治療。

寶寶長牙哭鬧愛亂啃?過來人手把手教你護理長牙期的寶寶

當寶寶出現這些不適的時候,媽媽爸爸要細心的護理,呵護寶寶口腔健康。

有父母認為“乳牙早晚是換掉的,長得好不好無所謂,蛀牙一顆兩顆也沒關係”,殊不知,乳牙出問題會影響恆牙的替換順序、萌出位置和發育,導致有些孩子一口牙長得難看極了,正是吃了“不重視乳牙”的虧。

所以,當寶寶乳牙萌出後,就要刷牙護理了。

1、每次喝完奶或者吃完輔食,給孩子喂一些溫開水,沖洗殘留的乳汁和殘渣。

2、用紗布纏在手指上或者用指套蘸清水,輕輕擦拭牙齒表面和牙齦。

3、不要養成奶睡的習慣,含睡會讓殘留在口腔內的奶汁成為細菌的溫床,容易造成嬰幼兒齲齒。

4、及時更換食物的形狀,從泥狀到碎粒到大顆粒,充分的鍛鍊咀嚼能力,促進乳牙的發育。

5、等乳牙基本萌出完後,要培養孩子使用牙刷的好習慣。

寶寶長牙哭鬧愛亂啃?過來人手把手教你護理長牙期的寶寶

*本文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