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到今天,中國有技術有能力, 為什麼不研發垂直起降戰機?


垂直起降戰鬥機以出色的起降性能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英國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先後裝備英國空軍和海軍的“鷂”式和“海鷂”戰鬥機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如果說美國海軍購買“海鷂”還有那麼一絲政治意味的話,1982年的馬島戰爭,“海鷂”通過實戰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也曾開展過關於垂直起降戰機的相關研究,限於技術原因,當時的中國並無能力研發類似“海鷂”所用的“飛馬”發動機,轉而給殲-6裝上了4個升力風扇,稱“四號任務”,但技術太過超前,最終也沒能完成。

之後垂直起降戰機在中國就基本沒什麼構想了,所有精力都用在常規氣動佈局的戰鬥機上。如今我國已在常規航母和常規戰機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設計經驗,若只說能力的話,中國應該是能研發一款有中國特色的垂直起降戰機,但為何遲遲不見任何消息?


首先要知道垂直起降戰機最適合用在什麼地方。很多無力裝備正規航母的國家會把垂直起降戰鬥機當作首選。

如蘇聯在“莫斯科”級直升機巡洋艦和“基輔”級航母服役後急需配備合適的艦載機,而直升機顯然不能完全滿足作戰需求,於是研發垂直起降戰機就被提上了日程;英國在二戰後國力日衰,無力維持艦隊型航母的運作,“無敵”級輕型航母又承載不了重型艦載機,對較輕的垂直起降戰機需求也就迫切起來。而擁有足夠大型航母和艦載機的美國就一直沒有研發這類戰鬥機。

從英美蘇的例子就能看出看來,垂直起降戰機既能保留大部分艦載機的的作戰性能,又不會佔用太多航母甲板面積,非常適合“準航母”和輕型航母,美國購買“海鷂”就是為了裝備海軍陸戰隊的兩棲攻擊艦,此外西班牙購買“海鷂”裝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母,泰國亦購買“海鷂”裝備“納呂貝特”號輕型航母。


中國這幾年來在航母的設計使用上進步不小,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後,003型航母也已開工建造,顯然不是實力不濟的國情,所以應該並不需要性能有一定縮水的垂直起降型艦載機,要說專為航母研發這樣的戰機,可能性很低。

時至今日,中國顯然不會滿足於裝備小型航母,當然會像美國那樣集中打造使用常規艦載機的航母編隊,何況中國海軍的實戰需要也不是垂直起降戰鬥機這樣的“短腿”機型,而是作戰半徑上千公里的重型雙發艦載機。

短期來看,中國也不像美國那樣,設有海軍陸戰隊這樣專門從事近海支援作戰的軍種,海軍的主要使命還是保家衛國而非到某一戰區搶灘登陸,所以對垂直起降的戰機需求並不強烈,馬島戰爭也證明,性能不足夠強大的垂直起降戰機難以為艦隊提供有效的空中掩護,並不適合當前的中國海軍,所以研發垂直起降戰機也就無從談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