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鄉的紅軍山,我選擇把青春奉獻給西藏軍旅……

每個軍人都有自己的入伍夢,這是起點也是初衷,每個人都有為其堅守的信念,雖然它可能只是一個平淡的故事。

如今的我,來到了部隊,穿上了軍裝,成為了一名共和國革命軍人。有時站在西藏曠朗遼遠、清澈如洗的藍天白雲下,出入連隊的大門口,我不禁會想,當初我為什麼會選擇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部隊,為什麼願意將自己的歲月留在國防?站在營區的操場上,看著那面鮮紅的國旗,內心中突然浮現出那一抹淡淡的紅色,我突然明白了那內心深處暗藏卻奔湧的渴望。

因為家鄉的紅軍山,我選擇把青春奉獻給西藏軍旅……


那一抹紅色,我記憶猶新

遵義是我的家鄉,也是中國革命轉折的地方。長期以來一提到遵義,大家都會說這裡是紅色聖地,以前我並沒有太當回事,總是覺得這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已。長期生活耳濡目染家長的變化,我印象最深就是林立的高樓拔地而起,蜿蜒的公路悄然而生,無數的車輛來來往往,非要說紅色的話,可能大多數人的印象就是遵義會址吧!可我本能卻覺得,紅色並不在那裡,而是在別的地方。

去年我軍校畢業分配,臨行前,我回到老家,因為長期在外讀書,對家鄉的記憶突然感覺既陌生又熟悉。突發奇想的我又去了一趟紅軍山烈士陵園——可能是心裡對它有一絲呼喚,總是召喚我回去,哪怕只是走一走,看一看。

當時正是下午,太陽烘烤著大地,當我來到那裡的時候,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看著那整齊的階梯,突然發現一切都沒有改變,唯一改變的只是遊客變多了,周圍的景物變得更新了。都說無限風光在險峰,我曾朝拜遊覽過很多名山,紅軍山雖然沒有它們壯麗風景或是宏偉秀麗,可它就有種別樣的情懷和魅力——那一刻細細想來,無非就是那一抹紅色,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頭……

童年第一次去紅軍山烈士陵園,我的感受並不是很深,也許是自己年紀太小,那些瑣碎片段的記憶,多數源自於那一襲撲面而來的地理自然環境。來到臺階前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很大,很高。在我的印象中,那天的紅軍山是紅色的,登山的臺階兩旁插滿了紅旗,我已經忘記了那天是為了紀念誰還是正值某個節日。

在那氤氳的紅色氛圍下,我邁開了我的第一步。高大的臺階對於童年的我確實是個挑戰,剛開始的我還興致十足,可走著走著,耐心和體力都在消磨遞減著,最後在爸媽的鼓勵和幫助下才走完了全程。可當我第一次走上山頂的平臺,引入眼簾的就是那高大宏偉的紀念碑,讓現在的我還記憶猶新。從此之後,一想起故鄉,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了那一縷縷蔓延擴散的紅色。

因為家鄉的紅軍山,我選擇把青春奉獻給西藏軍旅……


雕像在說話,墳墓在發聲

第二次去紅軍山,我是在爺爺帶領陪同下一道去的。那時的他老人家已經腿腳不便了,卻執意要與我一起來走走、看看那個地方,似乎與它有著某種不解之緣。

在爺爺的影響下,這次的臺階沒有初次的艱難,可能是年紀的增長、體力的增強,更有可能,是爺爺一直在身邊的激勵吧。

對於紅軍山,雖然很多地方只是停留在先前的印象中,但在熙熙攘攘擦肩而過的導遊或是遊人的隻言片語中,我漸漸瞭解到:那裡是方年埋葬紅軍烈士的地方,更是我們後人緬懷紀念他們之處。

看著碑下的四人頭像雕塑,我猛然很有觸動——他們是那麼的栩栩如生,眼神彷彿透著一股英勇剛毅、一往無前的人道主義光芒。在我最初的印象中,那裡就只有一個平臺、一個高聳的紀念碑,碑頂有著巨大的鐮刀斧頭,以及那七個“紅軍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

爺爺默默帶著我向紀念碑後面走著,突然我看到後面有條小路,可以通向其他的地方。滿懷新鮮好奇感,我繼續隨他往前走著。不久後,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墓室,比我平時在老家看到的一些墳墓大了許多,並且非常的莊嚴肅穆,正面一塊墓碑非常的醒目的寫著:“鄧平同志之墓”。

我好奇地問道:“爺爺,這是誰啊?”“他,是一位在遵義犧牲的將軍。”爺爺並沒更多的隻言片語,我們只是在那裡默默停留了一會兒,就徑直離開了。我沒有多問,一個印象卻油然而生:他一定是一位很了不起很牛逼的人。

繼續向前走著,不久我們便來到另一座雕像面前。相比之前其它雕像而言,雖顯得有些矮小不起眼,卻給了我滿滿的親切感——那是一座女紅軍的雕像,她左手扶著一個小孩,右手端著一隻碗,正準備將碗中之物餵給小孩喝。

我回過頭看了一眼爺爺,他非常安靜又深情地端詳著這座雕像,嘴角動了動,卻欲言又止。一個個大寫加粗的問號,連續從我心中噴湧而出:“爺爺,她是誰啊?”“她是這座山上最傳奇的人物。”爺爺的話,令我的好奇心瞬間膨脹:“她是不是在紅軍裡面當很大的官啊?”“並不是這樣的,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衛生員,為了搶救一個生病的孩子,延誤了和大部隊一起走的時間,最後被敵人殺害了……”

離雕像不遠處,有座碑上刻著紅五星的紅軍墳,據說就是那位衛生員的長眠之地。雖然它並不高大,卻透露著冬梅春蘭堅韌又溫婉的品質氣節,同樣令人過目難忘。為了紀念這麼衛生員,人們親切的把她稱呼為“紅軍菩薩”,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來這兒祭拜——她右手上不斷被人繫上的紅帶子,隨著陣微風飄舞,無不寄託著人們對她的崇敬與思念。

爺爺眼中突然閃著淚花,喃喃自語,動情地說道:“只要想著人民,心裡裝著人民,人民就會愛戴他——紅軍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啊!”雖然爺爺出生時,紅軍已經結束了長征,隨後,紅軍也在歲月輪迴中,幾度更名,最終變成了如今的解放軍,可換了樣子卻沒有換精神,可能也是有些故事深深觸動了他吧!

在離開之時,老人家突然對我說道:“你有沒有意願做一名軍人啊,就像那那名衛生員一樣?”可當時,無比傲嬌的我,卻不以為然地脫口而出:“我,我還沒想好呢!”

因為家鄉的紅軍山,我選擇把青春奉獻給西藏軍旅……


從軍夢,爺爺的夢

那時不經意的一問一答,卻在我心中留下一顆種子,一顆從軍入伍的種子,在我隨後的那些青蔥歲月裡,蟄伏發芽。

後來很多次,我總會有意無意再去看看那位“紅軍菩薩”。每次看到她手上的紅色帶子,都是那麼幹淨整潔,她彷彿天上的仙女一樣一塵不染。我忽然豁然開朗:這正是人們的不帶任何雜念的思念之情,這座烈士陵園承載著我們遵義人民的紅色情感。在感慨人民軍隊和革命軍人偉大的同時,我心中對軍隊和軍人的嚮往之情,與日俱增,無法抹去。高考結束,可能是心中渴望自己穿軍裝帥氣的樣子,也可能是對“紅軍菩薩”的滿腔崇敬,我毅然選擇了報考國防生。

2017年11月,爺爺的突然去世,給了我很大的打擊。我知道他是最愛我的人,可我陪伴他老人家身旁的時間卻是最少。那時的我正在軍校學習,趕回家時,看著老人家的遺體,我的眼淚不禁肆意翻湧,想起過往點點滴滴,我知道自己虧欠他的很多很多。不知怎的,昔日爺爺那慈祥又蒼老的聲音彷彿又在耳邊迴盪:“你有沒有意願做一名軍人啊,就像那名衛生員一樣?”我那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想讓我完成他未能實現的願望,做一名軍人。

淚眼朦朧中,沿著記憶中的軌跡,我又來到紅軍山,再度來到了臺階面前。那時我的感受與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已經一身戎裝掛著准尉軍銜的我,仰望著那200多階的臺階,越發覺得它是如此的厚重——承載的不僅僅是紅色的信仰,更有爺爺對我的囑託和殷切希望。

含著熱淚,我一步一步虔誠地向前走著,身邊卻早已沒了爺爺熟悉的身影。如今,我完成了老人家心願,做了一名軍人。雖然他無法感知我此時此刻內心的想法,但我要帶著老人家的遺志一直走下,可能只有這樣,我才能覺得自己能為他做點什麼,我將用所有報答愛,用那一刻去回應他的期望。

再度來到平臺之上,又一次見到這莊嚴的紀念碑,用話語已經難以表達此刻內心深處的感情。一剎那,淚水奪眶而出,我相信爺爺的在天之靈,也一定會為我感到驕傲的!

因為家鄉的紅軍山,我選擇把青春奉獻給西藏軍旅……


新的路上有新的感動

如今我的西藏軍旅,大半年時間已經悄然過去,當初的感動,總是歷歷在目,每次連隊點名,一聲洪亮雄壯的“到”,都讓我由衷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遠眺這雄偉的布達拉宮,滾滾的拉薩河,我明白了自己應該做點什麼。

當初的衛生員為人民群眾而犧牲自己,現在的軍人也同樣具有這樣的覺悟:著了保護祖國人民的安全穩定,而時刻準備付出我們的一切。現在我們這支軍隊,已經今非昔比,早已擺脫貧窮與落後,過去的小米加步槍已經變成了現代化的國防工業體系,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信心百倍,也更加強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唯一不變的是那一抹紅色,紅色的基因在部隊的血液中生根發芽,並深深的影響著這支軍隊。而我有屬於我自己紅色,這紅色之中寫滿了著爺爺的期盼和嚮往。新時代強軍的號角已經吹響,我也追隨著強軍興軍的步伐前進著。也許將來,我只是西藏邊防一枚普通平凡的綠葉,可能不會有人記得我,也不會有人明白理解我的付出,但我仍然會帶著這一抹紅色,堅強執著勇敢地走下去。

未來的路,可能也會有很多的曲折,但我相信我有著爺爺的期望,有著像衛生員一樣的戰友,他們終會見證著我的成長進步,我日積月累的紅色記憶,終將承載著我的夢想楊帆遠航。未來的某一天,我想驕傲地對我爺爺說:那個地方我又走了一遍,並且將持續走下去。

因為家鄉的紅軍山,我選擇把青春奉獻給西藏軍旅……




張 弢 貴州省遵義人,現任西藏軍區某團排長。

因為家鄉的紅軍山,我選擇把青春奉獻給西藏軍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