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商”到“負商”, 中小企業“融資難”起到了關鍵作用

資金作為企業發展的血脈,是中小企業發展道路上面臨的最直接、最現實、最致命的問題,“從2000萬的資產發展為2000萬元的債務”是每個企業發展都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但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不一定都要歸結於企業產品市場和管理理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出在了“融資”上。

2012年,重慶有一家東方公司(化名)拿出全部2000多萬元身家,在茶園拿地建廠,為落戶當地的某知名家電品牌公司配套生產塑料外殼。

給大品牌作配套,產能規模要求很高。為了拿到訂單,東方公司不得不在已經具備生產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建廠房、購置設備,投入了全部自有資金。公司週轉缺錢咋辦?他們找到了銀行。


從“富商”到“負商”, 中小企業“融資難”起到了關鍵作用


銀行的貸款條件並不寬鬆:流動資金貸款總額為1300多萬元,但東方公司只能拿到600多萬元,剩餘的600多萬元必須放在銀行,用於定期償還另一筆金額為8000萬元固定資產貸款的本金和利息。

發放貸款之初就先砍掉一筆預先償付利息,這種俗稱“砍頭息”的做法,讓東方公司從一開始就陷入資金短缺的窘境。“由於流動資金沒有足額到位,我們一開工就缺錢,甚至經常拖欠水電費和員工工資,稅費和社保也不能定期交。”東方公司的負責人坦言道。

想再次向銀行伸手,卻實在找不到抵押物。無奈,東方公司不得不以最高3分的利息,向民間融資500萬元,用於彌補流動資金的缺口。但由於建成投產初期並沒有獲得足夠訂單,開工不足,企業淨利潤甚至不能覆蓋貸款利息。


從“富商”到“負商”, 中小企業“融資難”起到了關鍵作用


為了維持既有生產,東方公司只好繼續以高成本向民間融資。“這些錢拿到手後,很多不是直接用於維繫生產經營,而是償還此前的貸款。”拆東牆補西牆的結果是窟窿越挖越大,目前,他們的民間貸款總額高達2000多萬元。

一旦全部欠款訴訟被判決生效並執行,東方公司此前用2000多萬元自有資金建設的廠房和設備,都將全部易主,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將無限連帶承擔另外2000多萬元的民間貸款,從“大富翁”直接變成“大負翁”。

但東方公司還算幸運,其業務關係和現金流尚未被斬斷,未來也不乏有翻身的機會,但有很多的中小型企業,卻被苛刻的貸款條件逼入了絕境。其他的外部發展環境問題,充其量讓人多跑腿,但融資出問題,會要了企業的命。


從“富商”到“負商”, 中小企業“融資難”起到了關鍵作用


苛刻的貸款條件,折射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發展現狀,一方面,中小企業受外部因素和週期性因素疊加影響,在經營層面遭遇困難,會自然反映為融資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的順週期行為,風險偏好下降,有的金融機構惜貸斷貸,又會加劇企業的融資難度。

如何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高山”那?在4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針對當前民營企業獲取金融服務的難點和痛點,為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確保小微企業融資規模增加、成本下降,促進就業擴大和新動能成長。


從“富商”到“負商”, 中小企業“融資難”起到了關鍵作用


會議要求

1、要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擴大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規模,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針對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集中在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問題,要將釋放的增量資金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推廣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確保今年民營企業發債融資規模、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規模均超過2018年水平。

2、要推動銀行健全“敢貸、願貸、能貸”的考核激勵機制,支持單獨制定普惠型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工農中建交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要帶頭,確保今年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長30%以上、小微企業信貸綜合融資成本在去年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引導其他金融機構實質性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3、要通過政府性融資擔保降低企業融資費用。中央財政繼續安排資金,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年度支持小微企業2000億元擔保貸款、戶數10萬戶以上。各地要儘早實現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擔保費率不超過1%、500萬元以上不超過1.5%的目標。

4、要引導銀行提高信用貸款比重,降低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清理規範企業抵押登記、資產評估、過橋等附加費用,有關部門要對企業融資中的不合理和違規收費聯合開展專項檢查,減輕企業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