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綠色漁業規劃引導休閒漁業發展

舟山,緊鄰上海、杭州、寧波。舟山漁場是中國最大的近海漁場,受臺灣暖流和沿岸寒流的交匯影響,餌料豐富,為水生動物提供了很好的棲息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漁業資源,讓舟山休閒漁業佔盡天時地利。

休閒漁船漁民看好

在朱家尖烏石塘,記者見到了一位休閒漁船船老大錢永祥。他告訴記者,自己是本地人,已經在漁船上40來年了,之前是靠小木船捕撈的專業漁民,小木船更新改造後,他結束了出海捕撈的專業漁民生活。

10年前,為開拓烏石塘景區的觀光、體驗項目,舟旅集團朱家尖旅遊公司收購了一批休閒漁船,錢永祥等12名船老大成了景區的員工。在錢永祥看來,他們這些老漁民轉到休閒漁船上後,每年能穩定拿到12萬元的純收入,他們更喜歡現在的生活。

據舟旅集團朱家尖旅遊公司烏石塘景區負責人王其峰介紹,遊客搭乘休閒漁船體驗蟹籠捕撈,價格為130元/趟,一趟範圍在2海里以內。旅遊旺季,一艘休閒漁船每天可跑40—50趟,一天收入在4000-5000元,景區與休閒漁船船老大分成。

如今,舟山的旅遊產業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已經在蘇浙滬地區形成了廣泛的市場需求。據瞭解,舟山市的體驗式捕撈漁船在旅遊旺季期間,每趟的價格可達4000-4500元,一天收入在2萬元左右。

休閒漁船的發展,已成為當地漁民轉產就業的重要途徑,一艘體驗式捕撈漁船可配備漁民4-5個人。據悉,不少當地漁民看好休閒漁船。

據朱家尖漁政分站站長顏培勇介紹,為更好地管理體驗式捕撈漁船的作業,確保漁業資源的可持續,浙江省對體驗式捕撈漁船的往返時間、漁獲物重量、網具規格都有更為明確的要求,一趟往返約2小時,下1網,每次可捕撈漁獲物不超過20公斤。

每年的禁漁期,漁政執法人員都會加強對海上的巡邏,並對休閒漁船實行嚴格執法。按照《休閒漁船體驗式捕撈漁具配備規定》,一是籠壺。規格為直徑≤60釐米,高度≤26釐米;數量為按核定搭載人數每人不超過5只配備,總量不得超過60只;最小網目尺寸為25毫米。二是單片刺網。規格為單片長度≤20米、高度≤3米;數量為每次下海網具不超過10片;最小網目尺寸為50毫米。

按照《浙江省休閒漁船安全監督管理若干規定》,休閒漁船每天營運時間為本地(氣象部門定義的)日出至日落之間,日活動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嚴禁在夜間活動。休閒漁船應當在當地政府部門劃定的休閒漁業活動區內活動,12米以上船舶最遠端距離大陸或海島岸線原則上不得超過5海里。12米以下最遠端距離大陸或海島岸線原則上不得超過2海里。

綠色漁業規劃引導休閒漁業發展

2018年12月29日,舟山市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印發國家綠色漁業實驗基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該計劃自2018年12月30日起施行。

浙江省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副書記、副局長劉舜斌表示,舟山市開展綠色漁業實驗基地建設,對舟山市漁業發展進行了整體規劃和設計,對現代漁業轉型升級發展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劉舜斌告訴記者,休閒漁業的發展對生態來說,存在整體提升的功能。舟山市聚焦國內漁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國家綠色漁業實驗基地建設。

一是休閒漁船發展。休閒漁船都是從漁船轉過來的,既對近海漁業捕撈壓力有所緩解,又為轉產轉業漁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休閒漁船未來也將向新能源、新材料的方向發展。綠色漁業基地建設將加大玻璃鋼等新型材料漁船的建造和更新力度,積極推動休閒漁船、海釣船等改造,推動綠色材料、綠色能源和綠色裝備在漁船上的應用。

二是規範提升休閒漁業。去年舟山市專門制定並實施了《舟山市休閒漁業船舶管理暫行規定》,對休閒漁船進行區劃管理,通過區劃來實現有效的資源、環境、安全管理,其中,包括對每個漁場的總量進行控制。在休閒漁業管理上,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創新。未來三年,舟山將鼓勵發展創意漁業、觀賞漁業和體驗漁業。扶持培育三家以上休閒漁業龍頭企業。爭取到2020年,休閒漁業年遊客接待量達到200萬人次,全產業鏈產值超過20億元。

三是打造海釣產業綜合體。2016年,舟山人大專門針對海釣,為舟山市國家級海洋牧場進行了立法,做海釣的企業必須要有海釣經營許可證,並對未來海釣產業進行了規劃,限定了總體數量,明確了每個釣場的容量,每人每天每個品種都有嚴格的限制和規定,舟山市的海釣產業正朝著資源可持續的標準進行規劃和發展。

從舟山漁場的整個資源情況上來看,舟山2萬多平方公里海域,如何把舟山漁場打造成中國最大休閒漁業釣場,這將是舟山漁場未來轉型的方向。

海釣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可持續,舟山市將科學制定增殖放流規劃,重點開展釣場特色品種增殖放流,有效豐富釣場資源,形成特色主導品種。比如條石鯛,就是舟山漁場特有的,通過增殖放流,培育特定魚種的釣場。

近幾年,海島遊的發展很快,幾屆國際海島遊大會的召開,為舟山海島遊帶來了更大的商機,每年海釣的遊客數量都呈兩位數增加。未來海釣將主要通過加快建設嵊泗菜園、岱山高亭、沈家門—朱家尖、六橫臺門等4個海釣中心基地,嵊山箱子岙、枸杞龍泉—北風嘴、五龍田岙—邊礁岙、岱山田塗—冷峙、岱東後背岙、東極廟子湖、朱家尖樟州灣—普陀國際遊艇會、桃花漁港、白沙島、臨城鳳凰島等10個海釣活動基地進行整體管理,從釣場到基地、從基地到釣場,利用線上管理平臺,打造智慧化漁場,把基地、釣場、漁船、釣客、魚獲全部轉到大數據上來。

在經營管理上,對舟山對外營銷、品牌建設、釣場建設、資源養護、各類賽事等進行全市統一謀劃,打造舟山海釣品牌,爭取到2020年,年接待海釣客達到70餘萬人次,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5億元左右。

據瞭解,國家綠色漁業實驗基地建設對漁村(漁港)振興進行了規劃。舟山將按照國家級最美漁村創建標準和國家休閒漁業品牌培育“四個一”工程要求,三年內創建6個美麗漁村。

根據《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要求,加快推進漁港經濟區建設,提高漁港休閒服務功能,完善漁港配套設施。重點建設提升沈家門漁港經濟區、西碼頭漁港經濟區、嵊泗漁港經濟區、高亭漁港經濟區。復興傳統漁業文化。

注重開發利用舟山豐富悠久的漁俗文化及遺產,建設舟山漁俗文化體驗館,引導社會組織等開展形式多種的漁業民俗活動和節慶,開發建設一批與傳統漁業文化相關的餐飲、文化、娛樂項目。

休閒漁業也要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舟山市聚焦漁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國家綠色漁業實驗基地建設。

一是建設海洋牧場示範項目。積極探索舟山海洋牧場發展新路子,並以海洋牧場為基礎促進多業態發展。重點做好普陀東部海洋牧場申報前期工作,爭取早日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策劃和啟動建設普陀門海洋牧場綜合體、六橫臺門南兆港海洋牧場綜合體、川湖列島海洋牧場綜合體等項目,發展生態化大型圍欄養殖,做好六橫元山及嵊泗大黃魚圍欄養殖項目建設。

二是建設漁業特色文化產業園。啟動建設金槍魚文化產業園、岱山梭子蟹文化產業園、嵊泗貽貝文化產業園項目。

三是推動休閒漁業及海釣產業發展。建造一批玻璃鋼休閒漁船,開展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將休閒漁船納入智能化管理平臺。建設海釣公園和海釣產業綜合體,啟動沈家門—朱家尖、嵊泗中心漁港、岱山高亭、六橫臺門海釣中心基地以及嵊山箱子岙等十大海釣活動基地建設,探索開展海釣場建設,研究強化海釣船管理辦法。

四是推進智慧綠色漁業建設。開展智慧漁業頂層設計以及智能化應用軟件開發,建設4個智能技術支撐中心。首先在舟山沿岸漁場實行基於“一張圖”的生產服務和安全管理。依託智慧漁業發展產業互聯網,打通產業上下游,促進漁業轉型升級發展。

五是謀劃建設中國玻璃鋼船舶及裝備產業中心。建設玻璃鋼示範漁船,推動沿岸小型漁船玻璃鋼化改造,開展中國玻璃鋼漁船設計研發、監理監造、檢驗檢測、船舶交易中心的前期謀劃。(本文轉自【農業農村部】。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