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和美的,哪個未來發展更有前途?

QB良治


首先,從個人性格喜好上,我更看好美的,但不能否認的是,兩家公司都非常優秀。

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的行業地位。

美的是家電行業龍頭企業,經營包括暖通空調、 消費電器、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等業務,旗下有小天鵝,威靈控股,卡庫三家上市子公司。

格力電器是家電行業龍頭企業,主營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空氣能熱水器、手機、生活電器、冰箱等產品。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具有核心競爭力。




從財務報表來分析二者的話,美的集團的毛利率是27.26%,淨資產收益率是22.62%,市淨率是3.86,格力電器的毛利率是30.15%,淨資產收益率是27.76%,市淨率是3.31。對比而言,格力電器更加優秀。特別是毛利率的高低是一家公司的產品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體現。

為什麼我更喜歡美的

因為美的個業務簡單,管理模式優秀,增長趨勢穩定,就像一個聰明的乖孩子,能給投資者帶來滿意的回報,格力業務同樣優秀,但是顯得繁雜,就像一個有一定能力但是很調皮的孩子,格力做手機沒有成功,做芯片還未取得明顯進展,做新能源車還讓董小姐纏上官司。並且從消費概念價值投資來看,越是簡單的業務越容易投資。

本次回答帶有一定的主觀因素,僅供參考,投資者應該根據客觀實際做出自己的判斷。


九江股友



從目前情況來看,格力和美的這兩個家電企業各有所長。格力的優勢是,在空調行業中佔據著40%的市場份額,其在空調行業的領軍優勢明顯,這是美的難以捍動的位置。正因為有了空調行業穩定的市場佔有率,格力的業績可以較穩定增長。

而美的眼前的優勢在於,營收方面,根據兩家的2016年年報,格力2016年營業收入高達1083.03億元;2016年美的營業收入達到1590.44億元,美的比格力多出500來億元收入。另據,美的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之2017年一直保持行業中高水平增長,四年平均增長率為37.8%。不愧是行業龍頭大哥。

綜合數據分析,格力的幾乎是A股市場上最純粹的空調企業,空調業務佔比高達82%,美的在2017年的空調業務上營收較2016年增長38.74%,貢獻了953.52億元。冰、洗、小家電、廚房電器等業務實現營收增長29.02%,貢獻了987.48億元的營收。從收入結構上來看,美的多元化發展得更成功一些,也更健康。

至於格力和美的誰的未來發展更有前途呢?我們認為,應該看格力後面轉型是否成功,也就是說格力除了空調之外,也必須拿出幾樣比較說得過去的產品。而目前,格力轉型小家電沒有起色,轉型智能手機也沒有成功。最後,董明珠要發展新能源汽車,現在卻深陷在官司當中。至於董明珠要投資芯片產業500億,我想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給格力帶來多大的業績提升。

反觀美的,就不一樣了。美的現在的多元化路線走的不錯,但是競爭壓力也很大。在小家電領域,技術壁壘和品牌效應較小,海爾、九陽、方太、小天鵝、蘇泊爾、老闆電器等品牌都是美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我們認為,美的如果要想在小家電行業保持自己的市場佔有率,那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力和質量了,如果後面這二樣東西做得不錯,那就是美的勝出。

但如果格力的董明珠在綠色汽車、芯片領域有所作為,或者,格力空調又增添了智能家電的功能,擴大了市場選擇格力空調的需求,那格力電器的業績也會迎來春天。如果還是像目前這樣,盲目搞擴張發展,恐怕會落後於美的的。不過,格力與美的有了你爭我趕的這種同業競爭,反而更加容易不斷提升各自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不執著財經


一、管理層的前瞻與決策能力

前兩天也就是1月16日,格力、美的都開一個重要的會議。這一天,65歲的董明珠再次當選為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會董事長。也在同一天,美的集團召開主題為“五十重生”年度經營管理大會,但後者這場大會的公眾關注度遠低於前者。兩場大會對外傳遞的信息耐人尋味,風格迥異。

1.前者以傳遞成績、信心為主,以樂觀兼“甩鍋”“懟人”為要。


在此摘錄會上董明珠金句:“大家說格力手機沒成功,你怎麼知道沒成功呀?我的業績在增長,我就是成功的”,“我內心想法現在就想退休,但企業發展必須要有延續性,第二企業沒有規定什麼年齡退休”, “芯片,我是一定要做的!”,“格力電器此前收購銀隆被否是有人背後操縱,遭到了一些勢力的阻礙”,“6000億是政府提出來的”,“你不用我的冰箱,是傻瓜”。

2.後者以傳遞危機意識為主,只有改變,才能重生。

方洪波會上金句:“冰冷而真實的2018,危機來了,市場下行的時候,企業一系列問題,根本原因,出在管理層”,“今天我們面臨巨大的變化,卻還用10年前的思維和方法在管理今天的企業,怎麼會有好結果?” “敢於改變,是美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資產。五十年來,美的從未懼怕改變,永遠要在最好的時候主動改變” 。

未來一段時間的困難,其實任正非“華為的冬天來了”與馬雲在上海的浙商大會都有類似的表述,可謂英雄所見大同。想人未所想,先人一步,是一位決策者前贍與戰略判斷力的基本功。

二、產品線與抗壓能力

1.美的集團是一家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的多元化科技集團,產品包括以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及各類小家電的消費電器業務、以家用空調、中央空調、供暖及通風系統的暖通空調業務;以德國庫卡集團、美的機器人公司等為核心的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業務、以安得智聯為集成解決方案服務平臺的智能供應鏈業務。美的的產品線要長的長,因此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調整的抗壓能力就強,從圖中可以看到,2012年以後,美的成長腳步非常穩健,2015年的大調整,對其基本沒影響。
(美的營收圖表 摘錄自《前瞻網》)


2.格力電器產品線包括空調、生活電器(廚房電器、洗衣機、冰箱等),高端裝備(智能裝備、工業其機器人、數控機床等),通信設備(物聯網設備、智能手機、芯片、大數據)四大塊業務。格力產品線較短,空調佔比90%以上,空調銷售的盛衰基本與房地產同步,嚴重依賴房地產市場,因此就沒有那麼好運了,抗壓能力要差得多。2015年幾乎斷崖式下跌,比2014年負增長29%,營收減少400億,直止2017年才恢復正常性增長。現在已有統計,至現在空調的庫存全國已超4500萬臺,格力要佔一半以上。據大多數人判斷我國房地產的好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由此推斷空調業的好日子也再難現,不知正確性幾何? (格力營收圖表 摘錄自《前瞻網》)

三、未來發展的確定性

1.格力電器大股東是珠海市國資委,新一屆的董事長和總裁都由董明珠擔任,公司目前的二號人物還是個未知數,三年後由誰來接班變數很大。董明珠對自己和接班人的態度是“只要你想幹你能幹好就幹,就怕幹不好還想幹就有問題。”,看不出三年後她還想幹,還是怎麼的?而美的作為一家民企,已形成了創始人何亨健與職業經理人方洪波之間非常良性的關係,這幾年方洪波也用業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2.產品多元化問題是對格力繞不開的話題,目前營收構成:空調/生活電器/智能裝備/其它之比為96.28/1.99/0.45/1.28,國外的營收佔比17.5%。在已過的兩個任期裡,董明珠也深知空調的天花板的存在、多元化的迫切性,進行了眾多行業的投資和產品開發的努力,但是幾無所成,坎坷無比。做筆芯,直接官稱做不成;分分秒秒能做5000萬、1億臺手機,至今出貨量應該是十萬級別的,還主要靠內部消化,市面上見不到有人使用;造汽車的之夢,又被中小股東打碎;造芯片,路在何方?何日能飲慶功酒?

反觀美的的多元化之路走的穩健和有效,產品結構比例合理,空調/消費電器/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的營收之比為48.5/42/9.5,明顯有非常強的抗擊能力。並且國內國外雙輪驅動,國內/國外營收之比為56.24/43.76,形成良性互動,成長的空間與確定性是顯然的。

從以上分析,大家應該有了相同的結論:美的未來發展前景會更好。格力與美的總是被人拿出來比較,的確有其可比性,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是我們國家的驕傲,連現任董事長也都是2012年前後接班的。這個題目,無論怎樣回答,肯定會“得罪”一方,肯定會受到一少部分“鐵粉”的怒噴,但希望能理解虎哥是站在理性、客觀立場的。

歡迎朋友們理性互動,喜歡的請關注點贊!


虎哥視窗


格力的發展前景可能更好一些。

雖然論市值和應收能力來說,美的現在實力更強一點。

2017年,兩家公司的股票都實現了翻倍上漲,兩家企業的市值均超過了3000億,美的集團的市值甚至一度突破4000億。

營收方面,根據兩家的2016年年報(2017的還沒出),格力2016年營業收入高達1083.03億元;2016年美的營業收入達到1590.44億元,美的比格力多出500來億元收入。

但是你稍微仔細看一下財報,就會發現,格力是專注空調這一垂直領域的企業,而美的採取的是多元化的發展策略。

在空調領域,格力的市場佔有率高達70%,空調領域的格力2016的營收也比美的多200多億元。同時,美的空調的毛利率為30.56%,而格力空調毛利率38.54%,領先美的近9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格力空調不僅賣的比美的好,同等價錢下,還比美的多賺1/3。

因此,格力電器在空調領域的霸主地位就凸顯出來了。相比其他白色家電,空調的技術壁壘很高,品牌效應也大,這也是為什麼格力日前簽下了跟美國的光伏空調項目世紀大單,而美的不行的原因。

格力在空調領域的絕對優勢使得它在未來發展前景上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不會輕易被其他企業所取代。

反觀美的,就不一樣了。美的雖然現在的多元化路線走的不錯,但是競爭壓力也很大。在小家電領域,技術壁壘和品牌效應較小,海爾、九陽、方太、小天鵝、蘇泊爾、老闆電器等品牌都是美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因此,美的想要保持自己品牌在小家電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必須時刻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創新力,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別競爭對手超越。

綜上所述,更看好格力未來的發展前景,畢竟有一個壓箱底的技術,看著穩。有時候啥都會,反而顯得啥都不精。


財經早餐


現在的格力和美的都是實力相當,不分上下,在家電企業中都是龍頭企業。格力和美的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格力和美的在家電空調行業中,最厲害的還是格力。

格力主要做的就是空調,在其他家電方面只是有一定的涉及,但是空調市場的佔有份額將近百分之五十,可以是說是空調行業中的領軍企業。美的也做空調雖然市場份額不如格力的多,但是在每年的利潤要比格力高,這就是美的的優勢,雖然量少但是利潤高,公司回錢快。

格力的董事長董明珠要將格力進行轉型,現在的格力正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格力企圖要轉型小家電,但是成果並不是很理想,除了空調之外小家電的銷售並不盡人意,格力的小家電在技術和質量方面是絕對可以的,但是成本比較高,銷售的價格也略微高一點。格力也企圖做手機,但是到現在了,格力手機的聲音也變得杳無音訊。格力又去做新能源汽車,不幸的是將自己帶進了一場打官司中。

而美的就不同了,美的現在正在向多元化的企業發展。美的在小家電領域不管是技術還是自身品牌問題,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小家電市場的競爭非常的激烈,競爭對手比較多,商場裡面同樣的家電價格方面比較雜。美的公司的的實力太過於強悍,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研究新功能,開發新技術,打造獨一無二的家電。

其實格力和美的在未來的發展很難預料,如果格力的汽車和手機做成功了,那麼有可能超過美的,但是如果還是盲目的投資跟風,那麼只能被超越。


鎂客網


毫無疑問是美的。從公司管理角度講,美的其實已經相當先進,當今世界企業的職業經紀人及公司制度方方面面都非常完善,是個真正獨立有完善接班人體質的現代公司。格力大把人不知道,其實是國有企業的,除了壟斷性國有企業,好像還真沒幾家能跑出來,格力算是異數,因為出了朱江洪跟董明珠兩個重量級人物。不知道朱江洪是誰的可以搜索一下看看,不要格力就只有董明珠!他們一個搞技術的一個搞市場的,是個非常難得完美的結合。可是國企啊,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懂了。

不過現在朱江洪退休了,不難看出其實現在格力都是在吃老本跟瞎折騰,比如投資什麼新能源搞到一地雞毛,搞手機強制員工使用也是笑話百出。

其實不用解釋得太複雜,美的現在已經是小家電的代名詞,冰箱,空調,洗衣機,電飯煲,電暖爐,風扇,飲水機等等等等,產品線非常豐富,而且備受市場認可。想起格力,你只能想起空調,難道還會想起格力手機嗎?至於格力的其他產品,別的不說,就聽到格力電飯煲就覺得彆扭。從這個維度而言,美的跟格力就開始已經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了!


裝修第1站


美的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也是中國家電巨頭之一,說起美的,很多投資者都喜歡拿它和格力做比較。這也是沒錯的,畢竟兩家都是家電領域的一流企業。但是唯一的不同點,格力是國企。國企講究的是穩健的發展,沒有太多的嘗試和挑戰,在做某一件事情上需要股東投票表決完成。沒有太多的個人控制權。比如格力董小姐,很多的想法都被國企股東給否決了。這也限制了格力多元化發展的格局。

美的卻不同,優秀的民營企業家有著足夠的控制權,在多元化的格局上做得風生水起,產品多樣化打入市場,佔據了市場很高的份額。

前格力有句金典的廣告語:好空調格力造。不用質疑,這句廣告語加上格力空調行業的核心技術,在前十年裡確實給格力帶來了強大的盈利能力。但是過去不代表未來。加上這幾年家電行業,消費者觀念開始慢慢改變,買家電的消費者喜歡省事,美的集團在營銷方面也做出了調整,一整套家電打包出售,並且保修5年。這種銷售模式在市場上非常有競爭力。

那麼格力呢?還是當年的格力嗎?格力主要領導人最近把心思放在了和小米五年前的賭約上,巧的是小米居然是美的集團的大股東之一,這不得不讓我對格力的未來產生擔心。

美的集團非常有野心,不甘心僅僅只在家電行業上佔據一席之地。旗下還涉及了房地產項目(一般在二三線城市居多)


美的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之2017年一直保持行業中高水平增長,四年平均增長率為37.8%。不愧是行業龍頭大哥。

全年淨利潤156.14億元(扣非),淨資產收益率高達25.88%。這樣的數據證明17年裡收益是非常可觀。賺錢能力也非常的強,並且很穩定。

簡單分析一波後,個人比較看好美的未來發展。


火辣頻出


格力和美的,都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的優秀民營企業的代表,是中國家電業的“扛把子”。在長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雙方均建立有各自的競爭優勢,也有各自的劣勢,很難說未來哪個更有前途。

  1. 體制方面。對家電行業這樣充分競爭的行業,美的和格力雖然都是上市企業,但美的的民營企業身份與格力的國資背景相比,美的更有優勢,更能適應家電這樣充分競爭的行業。

  2. 企業領導人方面。美的的方洪波低調沉穩,格力董明珠高調張揚,與美的相比,格力對董明珠的依賴性更強。與董明珠高調張揚的個性相比,美的方紅波沉穩的個性可持續性強,更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此外,在建立職業經理人管理體系方面,美的相對格力更成熟;而格力的人治色彩則顯得更濃些。

  3. 戰略方面。美的基本完成了戰略轉型和多元化佈局,而格力目前更多地聚焦在空調業,在試圖佈局手機和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均處於試錯和交學費的階段。

因此,綜合以上幾個因素來看,格力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格力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於能否消除這些不確定性。考慮到格力在空調領域的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和霸主地位,若能有效消除上述不確定性,則格力將進入一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新時代。



部落酋長劉飛洲


研發創新能力當然是格力了,前些年格力靠空調單一產品闖天下取得了驕人成績,格力產品的品質我是歎服的,掌握核心技術不是一句空話,在研發創新方面碩果累累,其申請專利數量己說明了一切。近年格力加大了多元化的發展的步伐,其新生產品如:晶弘冰箱,洗衣機,淨水機,大松電飯煲等也陸續推出市場,我覺得格力做製冷產品是有良好的基礎,企業也有文化底蘊,這些年我家用的電器:如冰箱,洗衣機,空調,電飯煲,包括手機等幾乎清一色用格力的,免強也算是個格力品牌的忠實擁躉。所以也敢在這裡講講用過格力產品的心得。本人認為只要格力在研發創新不落伍,以匠心精神做產品,保證上乘的產品品質還是看好格力的末來的。關於美的產品聽多用少,聽用戶口碑還算可以,但我沒有發言權,不過,美的哪句,一晚一度電的廣告詞有點坑爹。最後願兩家企業生意興隆,產品銷通天下。


手機用戶1740519364


我認為,格力與美的兩家企業相比,美的更有前途。理由是,美的的方洪波要比格力的董明珠更靠譜,更有利於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做長。

我們承認,董明珠很有激情,也很有想法,特別很有衝勁(記住,我說的是衝勁,而不是闖勁),按理,應當更有利於企業發展。然而,董明珠最大的問題,也在這裡,在於她太想鶴立雞群,太想做領頭羊,太想成為其他企業仰視的對象。所以,就不可避免地會採用許多過激的行為,如盲目擴張,四處鋪攤子等,她不顧一切要造車,要造手機,造芯片,等等,都讓人感覺很不靠譜。尤其是造車已經陷入官司之中。

反之,方洪波就要比董明珠低調多了,一直在做內功。很顯然這樣的企業家才能夠帶領企業做得更好。所以,美的更有前景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