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女排副攻王怡誰還記得?她與郎平有什麼故事?

斑馬347


關於王怡,老一點的球迷可能會有點印象,她曾和現在中國女排領隊賴亞文一樣,是我們女排的主力副攻球員,和郎導之間也有一點小故事,且聽散兵慢慢給您道來。

王怡,1973年出生於上海,父母都是體育運動員,她曾是上海女排和中國女排的主力副攻球員,身高1米89,因為身體條件出眾,12歲就被選入上海青年隊,並幫助上海女排獲得了1997年,首屆女排聯賽的冠軍。


因為在俱樂部表現出色,17歲那年她被,當時國家隊主教練胡進看中徵召入隊,並隨隊征戰了世界盃和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比賽。真正讓我們對於王怡印象深刻的是,95年郎平第一次執掌中國女排的時候,那時候女排的目標就是取得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獎牌,原本中國女排的主力副攻是隊長賴亞文和吳詠梅兩人,但是郎導卻力排眾議,在那屆奧運會比賽中,讓王怡和賴亞文一起出任主力副攻,原先的副攻吳詠梅淪為了替補。

當然,郎導的之一安排,完全是從技戰術的角度來分析的,因為當時王怡的攔網防守確實是比崔詠梅出色很多的。據說當時在隊伍賽前的備戰學習上,郎導會讓每名球員對自己的技戰術進行分析和解剖,有趣的是,當王怡發言完畢以後,郎導笑著說:“不錯,你可以當教練員了,分析的很透徹。”

王怡最為出彩的一場比賽,是我們對陣荷蘭女排的一場比賽,因為上屆巴塞羅那奧運會我們輸給了對手,很顯然這場比賽,很多球員都憋了一口氣。這場比賽出任主力副攻的王怡發揮的非常的好,短平快、背飛打的風生水起,而且自己的攔網防守也屢屢的得分。雖然半決賽對陣俄羅斯,決賽對陣古巴,她因為表現不佳,基本都是做在替補席上充當看客的,但是她目睹了大家的全力以赴,最後這屆女排因為實力的關係,不敵當時如日中天的古巴女排,獲得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銀牌,而王怡的國家隊之旅,也就此畫上休止符。

和郎導的故事

這次故事的起因,還是上海女排方面反映,王怡在從國家隊迴歸俱樂部以後,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生活中有特殊化的表現,後來國家隊教練組專門討論要不要讓王怡迴歸國家隊集訓,討論的結果是暫時讓王怡在上海隊接受一下教育,而且據說當時郎導和助理教練陳忠和專門趕往上海,找了王怡談心,當時王怡也很虛心的接受,表示自己會改進。只是她想郎導提了一個小要求,說自己正在考大學,讀書考試,可能有時要請假或者遲到,當時郎導也同意了她的要求。

但是誰知道,事情的轉變來的讓人有點出乎意料,當中國女排準備集訓招入王怡的時候,她卻不辭而別,去了美國留學,郎導和排管中心的領導做出了一個無奈的決定,把她從國家隊除名了。

98年王怡來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貝爾蒙特市的NotreDamedeNamur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專業,現在據說她成為美國PSU大學女排的志願助理教練。一箇中國女排的有潛力副攻球員,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排球生涯,讓人一聲嘆息啊!


散兵有勇


有些球迷可能不熟悉王怡,先簡單介紹一下這位曾經與賴亞文齊名的中國女排副攻:王怡1973年出生於上海,1992年作為主力搭檔賴亞文參加了巴塞羅那奧運。

她與郎平的交集是在1995年到1998年,95年的時候,郎平接受邀請從美國歸國接手低谷中的中國女排,當時她和賴亞文是郎平手下的主力副攻組合,96年他們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拿到了亞軍。

所謂的“出走”事件發生在1998年;

伏筆是96年年底女排臨時解散,隊員們回地方隊參加聯賽、八運會等比賽,郎平也回美國探親。臨走之前,郎平就告誡隊員:半年以後調你們回來,首先要徵求地方隊教練意見,國家隊隊員在地方隊各方面都要有好的表現,表現不好堅決不要。

結果,半年之後上海女排就反應王怡回去之後有特殊化表現,對自己不夠嚴格。結果1997年6月女排再次集訓的時候,郎平並沒有徵召王怡;又過了半年多,就是1998年年初了,郎平和陳忠和一起去上海找王怡談話。據說那次談了很久,王怡也誠懇的認識了自己的問題,所以郎平就決定讓王怡回隊裡。當時王怡自己提出了一個要求,她正在大學讀書要考試,所以不能按時回來需要請假推遲一陣,郎平也表示理解同意。

其實,1998年對於郎平和她的中國女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有11月的世錦賽和12月的亞運會兩場大戰要打。但是春節剛過就有壞消息傳來,賴亞文患上了黃疸肝炎住院隔離,更糟糕的是醫生說賴亞文即使出院半年之內都不建議做劇烈運動,一年之內別訓練。

4月份女排公佈了新名單,正在住院的賴亞文依然在列,王怡也在這份名單中。但是在4月底,賴亞文出院之後才知道,王怡失信了,出國留學去了並沒有歸隊。據說,郎平在全隊會議上談到王怡的事情很難過,居然失聲痛哭。

因為這個原因,賴亞文執意要回到球隊,而在11月的世錦賽上,郎平也帶上了賴亞文。那一年的世錦賽,中國女排最終還是闖入了最終的決賽,只不過決賽中不敵如日中天的古巴隊。

關於王怡這事我們再多說兩句,王怡赴美學習手續是在中國女排擬調其集訓之前經過有關單位的正常程序審批的,而在王怡事件之後,郎平甚至對於自己管理風格有過反思。


體育圈全能王


說起女排舊將王怡稍大點的女排熱心球迷可能還記得。王怡:1973年出生於上海,1991年首次代表中國隊征戰世界盃,司職副攻,中國女排隊奪得當界亞軍。1992年奧運會王怡作為主力出戰,另一副攻是賴雅文,八支參賽球隊中國女排最終獲得第七名。1994年王怡作為主力征戰世錦賽最終中國女排獲得第八名。

王怡打球的特點是技術出眾,速度快,攔網出眾,防守好,尤為特別的是一傳特穩,後排起球成功率高。

1995年朗平接手中國女排,當年中國女排獲得世界盃第三名,接著在來年的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得亞軍。

王怡技術雖然出眾但作為副攻她的短板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進攻顯得薄弱。隨著吳永梅的出現,慢慢王怡由主力的位置變為替補。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王怡的個性,她不是像其它的的球員是從專業隊打上來的,他是從院校生球員打上來的。所以比起其他同樣有天賦的球員個性更為突出一些。訓練不能很好按教練的意圖進行,曾傳其曾與當時的主教練慄曉峰因訓練發生爭執,在郎平接手受中國女排後,就訓練也曾與其發生爭吵。據一些知情人士透漏,王怡這人有點持才驕傲無視他人的指認批評,訓練不夠刻苦,影響很不好。國家隊教練嚴厲執教難道不對嗎?為此郎平曾想讓王怡改打自由人,不過在後來郎平的自傳中也說到這件事,只是想磨磨其性格而已。讓王怡不能自持的是1997年的中國女排集訓名單中沒有了王怡的名字,但這並不是郎平做了神馬手腳,而是她個人的裡裡外外的表現讓球隊上上下下領導決定暫不徵招王怡。確實這對王怡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巧合的是。賴亞文因肝病住院,中國女排副攻位置人員短缺,

為此郎平和陳忠和在有關領導的授意下親自到上海與王怡協商重歸女排。王怡也口頭答應了,但最後的結果是王怡不辭而別。遠赴美國讀書。從此離開了中國女排,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作為一名運動員,拋開一些嚴重的話題不說,作為一個運動員選擇了一項運動項目目的是神馬?是為了好玩嗎?好的成績是簡簡單單就能取得的嗎?再有才也要有嚴師帶。再說了能進國家隊那個是混球!郎平執教嚴厲非常,但她對姑娘們的關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其個人成就到目前為止有人超越嗎?


感悟索引


1995年,郎平和陳忠和親自到上海王怡家,邀請王怡入選國家隊,玉怡當面答應了,但過了幾天,王怡不辭而別前往美國留學。結果中國隊沒有獲得奧運冠軍。主力副攻王怡缺席參賽就是主要原因,迫使賴亞文帶病參賽,郎平深受其害。造成郎平因病辭去中國女排主教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