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是小麥和麵粉,中國人創作了麵食,而西方人創造了麵包?

alisa晶


我們以饅頭為主食,國外以麵包為主食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糧食品種的限制,二是歷史沿革的問題,三是物資狀態。

第一,我們都知道饅頭和麵包的主要食材是小麥麵粉。在中國,小麥的纖維類型是短纖維,適合蒸煮的做法。而國外的小麥麵粉是長纖維,適合烤制面包,而不適合烹飪的做法。第二,燒烤是最古老最簡單的烹飪方法。在我們的祖先學會用火的時候就學會了燒烤的方法。埃及人學會了用火,因此也就開始了烤制面包的做法(當時還不是麵包,只是簡單的餅狀)。而小麥傳入中國時是在商代,當時的中國處於青銅時代,各種鼎的出現,促進了烹飪方式的發展。因為當時的青銅器大部分是用來烹煮的。由此,就產生了饅頭的製法。

最後,當時我們的中國是農耕國家,人們以耕種糧食為生,物資豐富,社會穩定,饅頭量大,統治階級對各種吃法也有了追求和創新。當時地中海沿岸不適合耕種,糧食產出比較少,物資匱乏。


遇見小莉


對於愛吃麵包的我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本人生長在一個盛產大米的東北地區,從小的主食就是大米。不管吃什麼山珍海味如果主食沒有大米飯就好像沒有吃飽一樣,不知道東北那旮瘩的小夥伴有沒有同感。當然這跟家裡長輩的做飯習慣有關係,媽媽也經常說50斤的麵粉要吃上一年,50斤的大米不到兩個月的功夫就吃完了。大概是小時候的主食比較單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麵包甜品店隨處可見,每每看到麵包店各種形狀各異,香味撲鼻的麵包就走不動,一定要進去看看,就算是已經吃得飽飽的也要買一點回去加個餐,搭配點水果在來一頓下午茶。從喜歡吃麵包到現在自己製作麵包,早餐食譜總少不了三明治的身影,口味上有了很大的轉變。要說同樣是小麥為什麼中國人創造了麵食而西方人創造了麵包,想要把這個問題回答透徹估計要追溯到上下五千年的淵源歷史了,我只能簡單淺顯的聊一聊這個話題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後,古埃及人最先掌握了製作發酵麵包的技術。最初的發酵方法也是偶然發現:有一個為主人用水和麵粉做餅的埃及奴隸,一天晚上餅還沒有烤好他就睡著了,爐子也滅了。夜裡,生面餅開始發酵,醒發膨脹。當他一覺醒來時,生面餅已經比前一天晚上大了一倍。他連忙把麵餅塞進爐子裡,他想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他活還沒幹完就睡著了。餅烤好了,又松又軟。和好的麵糰在溫暖處放久了,受到空氣中酵母菌的侵入,導致發酵、膨脹、變酸,再經過烤制便得到了遠比“烤餅”更鬆軟的一種新麵食。麵包就這樣在偶然中誕生了,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麵包了。19世紀法國生物學家巴斯葛(Louis Pasteur)成功的發現發酵作用的原理,從而為麵包製造業揭開了自古埃及以來流傳下來麵包製作的神秘之謎。原來,空氣中散播著無數菌類,其中有一種酵母菌,在適宜的環境中,便會進行缺氧呼吸,把糖分解後,使之產生二氧化碳及酒精。這種菌若落在麵糰中,二氧化碳氣體便會使麵糰發脹,從而製成鬆軟可口的麵包。

麵包的發展覆蓋了整個歐洲,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配發和製作工藝。麵包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有吐司類、甜麵包類、丹麥類、起酥類、硬式類等等最常見的也是我們吃的最多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下幾種

龐多米(Pain de mie) 龐多米是法語Pain de mie的音譯,其實就是吐司的意思。與焦皮的硬質麵包相比,龐多米的特點是內部含有較多的水分,柔軟且口感極好。相比硬質系列麵包這種麵包使用了更高蛋白質的小麥粉。配料上,比英國白吐司的油脂量和奶粉量多,使得麵包心的氣泡細密而平滑。

英國白吐司(White pan bread)是18世紀,由英國使用加拿大產的高筋粉做出來的。因為含糖量少所以烤製出的顏色要比一般吐司要白一些。烤制不加蓋的山形吐司時,要使用高蛋白的小麥粉,這樣才能做出縱向延伸比較好的麵包心。烤制加蓋的矩形吐司時,要考慮到降低小麥粉的力度,這樣才能做出麵包心細密而柔軟的麵包。

日本菓子麵包是發源於日本的一種麵包。在明治時代初期,利用酒麴製作了豆沙麵包,後來又製作出奶油麵包,果醬麵包,菠蘿包等,受到各種年齡層的歡迎。菓子麵包中加入了大量的糖,是所有面包中糖量最多的,再配上豆沙餡或奶油等就成了菓子麵包。為了穩定面胚的發酵力,在製作方法上一般採取中種法。

關於我們的麵食早在春秋時期,石磨還沒有被髮明出來。人們食用麥子的主要方式是煮粥,蒸麥飯,和炒成乾糧吃。戰國時期,也還沒有磨,僅以杵臼等工具生產不出太多的面來,因此吃麵食的人不會太多。根據現存的實物資料,中國人在西漢初期發明了磨,也只有石磨被髮明以後,在中國的小麥主產區(大概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中國北方)人們才開始大規模地吃麵食--餅。但是漢魏時期的麵食“餅”並不是人們意義上的“餅”。而是所有的麵食都稱之為“餅”:爐餅(燒餅)、胡餅(芝麻燒餅)、湯餅(麵條)、籠餅(無酵蒸餅)、環餅(油炸面圈)等,但都不是發麵的。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面起餅”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麵食也就是饅頭了。

《三國演義》第91回:諸葛亮平蠻回至瀘水,風浪橫起兵不能渡,回報亮。亮問,孟獲曰:“瀘水源猖神為禍,國人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靜境內豐熟。”亮曰,“我今班師,安可妄殺?吾自有見。”遂命行廚宰牛馬和麵為劑,塑成假人頭,眉目皆具,內以牛羊肉代之,為言‘饅頭’奠瀘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罷,雲收霧卷,波浪平息,軍獲渡焉。這段故事不見正史,只在一些筆記中講到。如宋朝的《事物紀原》、清朝的《談徵》中就說:“蓋蠻地人頭祭神,武侯以面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自諸葛亮以饅頭代替人頭祭瀘水之後,饅頭剛開始就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晉束晰《餅賦》:“三春之初,陰陽交至,於時宴享,則饅頭宜設。”三春之初,冬去春來,萬象更新。俗稱冬屬陰,夏屬陽,春初是陰陽交泰之際,祭以饅頭,為禱祝一年之風調雨順。當初饅頭都是帶肉餡的,而且個兒很大。

饅頭是將面經發酵後再蒸熟的,所以不但鬆軟適口,而且易於消化。而發麵是十分困難的。要在長期的生活生產時間中不斷摸索、不斷積累,才能掌握酵母菌的生化反應。根據現存的史料,饅頭的出現不晚於晉。但是名字也不叫饅頭,而叫“蒸餅”。我們的饅頭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做法和叫法,有不帶餡的,有帶湯的,有帶餡料不帶湯的等等。關於麵食的歷史記載我就寫到這裡每個時期每個朝代都有相應的演變過程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歷史的機遇不同造就了不同文明國度飲食文化上的差異。我們的麵食和西方人的麵包都經歷了幾個世紀的發展,在製作上同樣是經過了漫長的發酵歷史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味。西方的麵包離不開烤制,萬變不離其中,在製作上費時費力,需要的原材料遠遠比饅頭多得多。沒有製作過麵包的小夥伴可能不知道麵包要經歷兩次發酵才有鬆軟拉絲的口感,而且發酵時間和溫度都要相對穩定。而我們的麵食—饅頭在製作上相對簡單,簡單的發酵(一次發酵只要膨脹到2倍大)就可以上鍋,蒸出一鍋香噴噴的大饅頭所用時間也不到土司麵包的一半。當然麵包添加了牛奶,雞蛋等食材口味上也會更好,熱量也就更高。我的回答就到這裡,究其因果感覺也沒有把這個問題回答的特別貼切,也許這是個西方和東方飲食文化的大課題,淺學的我只能說到這裡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小夥伴梳理出一些思路,找到更廣域的答案。


明媚土豆絲


〇小麥原產地在東方(亞洲的兩河流域),麵包是古埃及人創制的,到古羅馬時代才傳到歐洲(西方)。直到中世紀在歐洲普及,盎格魯撒克遜人丶德意志人丶斯拉夫人從遊牧民族過渡到農耕社會,才學會了麵包的烤制,併成為歐洲(西方)人的主食。

〇古代中國人的培育了五穀:稻丶稷(小米)丶黍(黃米)丶菽(大豆)丶麥(大麥)。五穀為古代中國人的主食。稻米與小麥至今為人類社會兩大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從西亞在商代傳到中國。中國古人用蒸烹方式創制了饅頭,併發明瞭各種麵食,傳承至今。

〇時至今天,人類社會的糧食作物丶瓜果蔬菜主要來自古代3個農作物栽培區。即①古代兩河流域,培育小麥丶葡萄丶椰棗等。②中國培育了五穀、白菜、蘿蔔、大蔥、挑丶李丶獼猴桃等。③古代印第安地區(南北美洲),培育眾多農作物及果蔬。如玉米、西紅柿、各種薯類(紅薯丶木薯)等。

圖1五穀圖片。

圖2小麥圖片。




趙凡丁201


小麥的發源地是兩河流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西亞地區,中國也是小麥最早的種植國之一。


但是有史料記載,從公園前幾千年,亞歐大陸就都有小麥種植和食用經驗了。而從十五世紀開始,歐洲殖民者才把小麥帶到南北美洲。所以,從食用經驗上講,中國食用小麥的時間並不比歐美長早。

那麼其實之所以形成這種差異化,最主要還是跟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所沉澱下來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的。就好比中國人用碗筷,西方人用刀叉;中國人擅長蒸,西方人喜歡烤;中國人吃包子饅頭,西方人做麵包披薩;中國人講漢語,歐美也各有各國語言等等,是一個道理的。




當然,不得不說,中國的飲食文化的複雜性、製作食物的豐富性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大麥的江糊


同樣的東西製作流程會根據祖傳來繁衍下去,同一個地區一個做法流傳開後經過長時間祖傳形成了固定模式,長時間固定模式的操作造就了不同的風格。小到飲食文化大到建築風格,宗教信仰等。


跟著寶爸學做菜


蒸鍋比起烤爐來說,複雜前衛決不是麵食加工這麼簡單的事兒。野人從會用火到會用火加熱水以蒸汽熟成食物這一步很難。烤制比蒸制營養流失的多,口感變化卻少。


易眼看世


他們沒有蒸饃的篦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