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區域閱讀大數據出爐:北上廣深居民最愛看什麼書?


2018年中國區域閱讀大數據出爐:北上廣深居民最愛看什麼書?

山川網: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距離今年的4.23世界讀書日,已經只剩下幾天的時間。圖書電商噹噹網聯合數據平臺易觀,照例發佈了《書香中國二十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發展歷程分析2019》。

當然,報告站在整個圖書出版和全民閱讀的角度,發佈了諸多行業相關數據。我們從整個報告中摘出幾點與區域城市閱讀習慣相關的內容,與大家一起來進行下分享。

整體上,據2018年噹噹大數據紙質書消費冊數統計,全年購買紙質書數量最多的十個省份依次為: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福建、四川、河南和湖北。對比去年的數據報告,前三名廣東、北京、江蘇地位依舊穩固。


2018年中國區域閱讀大數據出爐:北上廣深居民最愛看什麼書?

如果進一步把2018年紙質書消費冊數的省份排名擴大到前16位的話(報告將前消費力前3位省份稱為頭部省份,4-16位省份稱為腰部省份,兩者共同佔據了紙質書銷量的絕大部分),其特徵非常明顯——一縱一橫。

所謂一綜,即東部沿海省份,由北至南遼寧、河北、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均在此列;所謂一縱,即長江經濟帶,除了上面已經出現的江浙滬三地外,安徽、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均在此列。

一縱一橫兩條線,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整體最為活躍的核心線。身在“線上”的城市居民對於購書和閱讀的熱衷,恰恰與地區經濟發展形成良性正比。而在一縱一橫以外也位於前16位的省份,還有北方的兩大歷史文化大省河南和陝西。

報告中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數據分享,就是關於北上廣深四座代表性城市分行政區的閱讀偏好,我們不妨再來一起看看——


北京

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天子腳下的帝都百姓們,在閱讀方面明顯更偏於人文社科。生活在皇城根,沒點文化怎麼能行。


2018年中國區域閱讀大數據出爐:北上廣深居民最愛看什麼書?

酷愛歷史的海淀區人民:位於北京城區偏西北部的海淀區,面積43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8.0萬人,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5942.8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高達16.8萬元。海淀區高校雲集,名勝古蹟眾多,著名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風景名勝都位於海淀區。人文薈萃,學術活躍的海淀居民,與熱愛歷史畫像的確是高度匹配。

渴望愛與溫暖的朝陽區:位於北京市的東部的朝陽區,面積達470.8平方公里,是北京中心城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區,2017年常住人口373.9萬人,地區生產總值5629.4億元,人均GDP達到14.8萬元。富裕的朝陽區居民無比熱愛腳下生活的這片土地,俠肝義膽,個個都是熱心腸,曾參與破獲多起明星吸毒等大案、要案,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朝陽群眾”。這樣看來,朝陽區居民果然個個心中都種滿了愛與溫暖。

愛旅行的東西城區:北京的東西城,絕對的“宇宙中心”。對於東西城而言,談什麼GDP、人均GDP已經沒有意義。東城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18.5片。像景山、雍和宮、國子監、南北銅鑼鼓巷全都集中於此處。西城區風景名勝同樣眾多,著名的景點月壇公園、歷代帝王廟、陶然亭公園、北京大觀園、醇親王花園、恭王府花園等都匯聚此處。坐擁中國最頂尖旅遊資源的東西城居民,不僅平日最愛逛四九城,對於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那也是心嚮往之。


上海

和文化政治中心的北京不同,作為經濟金融中心的上海,在閱讀偏好上也非常偏向於財經、科技與教育。


2018年中國區域閱讀大數據出爐:北上廣深居民最愛看什麼書?


關注兒童教育的浦東新區

:地處上海黃浦江東的浦東新區,是中國國家級新區的成功典範。全區面積121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0.10萬人,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高達9651.39億元。相比浦西的老城區,設立於1992年的浦東新區是眾多新上海市民的聚集地。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多數憑藉接受的良好教育得以在上海立足。如果他們的下一代陸續出生在了浦東新區這片熱土,自然是把子女的教育放在最看重的位置上。

看重自我提升的黃浦區:因黃浦江得名的黃浦區,是上海中心城區中的中心城區。雖然面積僅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也不過百萬。但是,外灘、豫園、城隍廟、人民廣場、南京路、北京路等一系列最能夠代表上海的“符號”,全都匯聚於此。身在中國經濟中心上的黃浦居民,在提升自我這件事情上,永不止步。

熱衷研究區塊鏈的徐彙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西南部的徐彙區,全境面積54.93平方千米,2017年末常住人口108.83萬人。作為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一流學府匯聚,信息技術、現代生物醫藥、納米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蓬勃。永遠走在科技發展前沿的徐匯人民,熱衷研究區塊鏈為代表的的新興科技領域,絲毫不令人感到意外。


廣州

從京津冀、長三角一路南下到了珠三角,嶺南文化中心廣州市人民,在閱讀偏好上與京滬二城有了明顯的區別。追求幸福,是廣州居民最看重的事情。


2018年中國區域閱讀大數據出爐:北上廣深居民最愛看什麼書?


最愛讀故事的天河區:位於廣州市東部的天河區,1985年由廣州郊區分出組建。經過後續多次調整後,現在的天河區總面積約137.38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為169.79萬人。作為廣州新城市中心區,一眾廣州新標誌性建築西塔、東塔、大劇院、博物館都位於此處,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華南地區一流高校雲集。天河區不僅是廣州的商業中心、科教中心,同時也是居住中心,如此多重身份集於一身的天河區居民,在閱讀愛好上也更顯個性。

關注情商的海珠區:位於廣州市中部的海珠區,全區總面積90.40平方公里。區域由多座島嶼組成,海珠島、河南島、官洲島和丫髻沙島都在此處。從生活的宜居性來看,交通便利,環境宜人,公園眾多的海珠區,無疑在廣州各區中格外突出。地鐵直連廣州主城的荔灣、越秀、天河、番禺各區,廣佛線廣州段主體也位於海珠。作為地理上“合縱連橫”的四通之地,海珠區人們對於情商提升的看重頗有道理。

熱愛生活的越秀區:越秀,廣州的東西城。作為最古老的中心城區,廣州境內最重要的文化古蹟如五羊石像、鎮海樓、千年古道北京路、中山紀念堂、五仙觀、六榕寺、光孝寺、石室聖心大教堂、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均在該區。越秀區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老廣們的彙集地,生活在廣州歷史底蘊最深厚的越秀居民,熱愛生活自然不在話下。


深圳

雖然與廣州相距不遠,但是作為改革開放窗口城市的深圳,在閱讀習慣上卻與廣州大不相同。在來了就是深圳人的背景之下,深圳到處都是新市民。如今他們在深圳落腳生根,把最大的精力都用在了教育下一代身上。

2018年中國區域閱讀大數據出爐:北上廣深居民最愛看什麼書?


關注國學的南山區:位於深圳西部的南山區,面積182平方公里,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4601.50億元。由於常住人口只有一百餘萬,所以南山區的人均生產總值可飈至30萬元左右。南山區是深圳的科研、教育、體育中心,是深圳大學、深圳大學城、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深圳灣體育中心所在地。一直被國內其他城市吐槽缺少文化的深圳,南山區居民卻是一線城市中最關注國學文化的,十分之有趣。

愛給孩子買讀物的福田區:位於深圳市中心城市最中心位置的福田區,總面積78.8平方公里,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20.56億元。居住在特區中心的福田居民,隔福田口岸與香港相望,國際視野出類拔萃。所以他們深知,事業和格局能夠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在再給孩子買書這件事上,富裕的福田人民從不手軟。

無論身居何處,年齡老幼,從事哪行,讀書都是非常重要、必要的一件事。明天又到週末,如果有空間短時間的話,不妨多到周邊的圖書館和書店走上一走。

人生和生活中的諸多煩惱,在書中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答案。但前提是,要多讀書,讀好書,更要能取其精髓,學以致用。而讀書能給人生帶來的改變,是永久而徹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