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打輸了?就兩個字,怕死

23軍是在1952年12月29日才接替38軍防務進入前沿的。讓23軍沒想到的是自己剛進入陣地,美國人就準備給他們來個下馬威。

上甘嶺戰役後,美軍對志願軍的坑道工事頭疼不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遠東地區總司令克拉克上將命令進行一次空地協同作戰試驗。最初的時候美軍只是想進行一次演習。可受領任務的美軍第7步兵師師長史密斯少將認為與其進行演習,還不如在實戰中進攻中國人的陣地。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里特中將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上甘嶺戰敗後範佛里特一直不服氣,這是他報仇的一個機會。於是範佛里特決定對志願軍205高地進行一次步、炮、坦、空協同突擊作戰。因為城山、芝山和205高地所構成的防禦體系形狀像T形,所以美軍稱為丁字山,史稱丁字山之戰。

美國人其實也是挺壞的,知道23軍初來乍到,沒有和他們的作戰經驗,就想找軟柿子捏,不過這也說明美軍的情報工作做得不錯。

美軍的計劃是:

1、在正式作戰D日開始前首先出動125架次戰鬥轟炸機和8至12架由雷達操縱的輕中型轟炸機進行空中火力打擊。

2、在空中火力打擊後,由第57野戰炮兵營在1月12日至20日每日向丁字山區域發射1000多發炮彈,共計1萬發。

3、以美軍第7步兵師第31團第2營配屬第73坦克營,在第57野戰炮兵營18門105毫米榴彈炮及7個隊屬炮兵營的78門輕火炮和32門中型火炮支援下實施進攻。


這一戰,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打輸了?就兩個字,怕死


4、在美軍步兵進攻時,美國遠東空軍第58戰鬥轟炸機聯隊的24架F-84戰鬥轟炸機編組對空軍偵測好的目標進行A計劃轟炸;另外24架F-84戰鬥轟炸機分為3組,每組8架由美軍第7步兵師戰術空中控制組指揮進行B計劃轟炸;上述每組8架F-84戰鬥轟炸機再分成2組,每組4架再由美軍第7步兵師戰術空中控制組指揮進行C計劃轟炸。一共進行18個波次。

5、1月25日為D日。

而23軍防禦丁字山的部隊僅有67師201團1連1排(加強2排4班),共計4個班,能得到少量營屬迫擊炮支援。我們的計劃是:以觀察員和值班火器配置於前沿,其餘人員位於坑道內。如敵步兵進攻,則以第1、3、4班在表面陣地抗擊,第2班為預備隊在坑道內待命。

1月24日,美國空軍再次進行全方位火力打擊,投下136000磅炸彈和14個凝固汽油箱。

D日,也就是1月25日晨,美軍步兵和坦克進入進攻出發地域的同時。美國空軍24架F-84戰鬥轟炸機出動80架次,進行了前四輪轟炸,投擲1000磅炸彈160枚。

這一戰,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打輸了?就兩個字,怕死

空中火力準備結束後,第73坦克營派出15輛坦克首先發起佯攻,並以坦克炮直瞄火力進行點對點打擊。在坦克攻擊的同時,8架F-84戰鬥轟炸機又配合進行了一次空中轟炸。

隨後,128門火炮組成的美軍炮兵群開始了炮兵火力準備。

這一戰,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打輸了?就兩個字,怕死

接下來登場總該是步兵了吧?不。美國人把這次進攻協同搞得非常複雜。8架F4U戰機又出現在空中,開始了它們的表演——施放煙霧彈。

應該說,美軍的表演很精彩,空軍、坦克、炮兵輪番上陣,只可惜缺少觀眾。在美軍剛開始進行空中突擊時,志願軍201團1連1排就招呼觀察員和值班火器一起鑽進了坑道,我們只能用耳朵欣賞美軍表演了。

1月25日12時,美軍步兵終於在坦克引導下登場了。既然其他兵種這麼賣力表演,美軍步兵也不能落後啊。美軍31團2營營長菲利普少校命令兵分三路:右路1個連加7輛坦克佯攻芝山;左路1個連加6輛坦克負責切斷205高地與其他高地的聯繫;中路主攻,由20輛坦克引導E連進攻205高地。

E連首先派出2排充當突擊排,據美軍稱這個排已經經過9次演練,閉著眼睛都能完成任務。為了保證任務的完成,美軍E連2排還得到了噴火2個組的加強,並有1個連的坦克炮負責對志願軍火力點定點拔除。

1排官兵早有準備,一見美軍炮兵火力延伸,就紛紛躍出坑道,進入了陣地。3班副班長陳志一馬當先,帶領自己的戰鬥小組率先進入陣地。陳志進入陣地非常及時,因為之前強大的火力支援,志願軍被牢牢壓制在坑道內,當陳志小組進入陣地時,美軍2排已經接近山脊。可是陳志還是快了一步,正當美軍2排以為陣地的中國人都被強大火力擊垮之時,他們享受到了機槍子彈的招待。

這一戰,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打輸了?就兩個字,怕死

說實話我不明白美軍之前怎麼進行9次演練的,遭到機槍射擊後,這些美國人不約而同做了同一件事,跳進了一個凹部以躲避子彈。我以前說過,在戰場上這麼做是非常愚蠢的。果然,志願軍看到美軍傻頭傻腦聚在一起,都樂壞了,手榴彈像冰雹一樣飛進了這個凹部。美軍E連2排轉瞬之間出現大量傷亡。不過,應該說美軍2個噴火組比步兵勇敢多了,他們立即向前試圖用火焰噴射器阻止志願軍繼續投擲手榴彈。但一個組的噴火手直接被步槍子彈點名,擊斃在地,而另一個組非常不幸,火焰噴射器故障。躲在凹部的美軍步兵真是倒黴透了,他們指望不上噴火組的兄弟救他們命了。

這一戰,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打輸了?就兩個字,怕死

菲利普少校發現2排已經失去戰鬥能力,急忙命令E連1排上去支援。可是很不幸,美軍1排發現志願軍的機槍打得非常準,他們根本上不去。而該死的坦克卻拿這些火力點沒辦法,炮彈似乎永遠都偏離目標。其實志願軍這個排只放了部分兵力在表面陣地作戰,其他人員都在坑道內待命呢。

眼看對付機槍火力點最有威力的直瞄武器都不起作用。進攻的美軍2個排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每半小時進行一次的空中支援上。可是很快美國空軍也成為這些大兵們咒罵的對象。步兵認為F-84戰鬥轟炸機的投彈對戰局根本毫無影響。

菲利普少校被迫動用最後1個排,他命令3排也攻上去。得到增援後的美軍攻勢稍有起色,志願軍201團1連1排排長重傷倒地,戰士們也出現多人傷亡。可是這個排越戰越勇,意氣奮鬥志昂,陳志主動代理排長,全身著火,耳朵燒成焦炭依然奮勇指揮作戰,連續擊退美軍五次進攻,而陳志自己英勇犧牲。戰後陳志追記一等功,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他是23軍在這場戰爭中第一個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的戰士。

眼見第3個排上去還是無濟於事,美軍31團團長科恩上校制止了繼續進攻,命令取消戰鬥,全部撤退。

這一戰,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打輸了?就兩個字,怕死

丁字山之戰,23軍67師201團1連以一個加強排的兵力力挫美軍獲得強大空中和炮兵支援的1個加強連,自己僅傷亡11人,我方稱斃傷美軍31團E連150餘人。美軍方面承認傷亡77人,宣稱志願軍傷亡65人,這個數字超過了高地上志願軍總人數。

戰後美軍進行了總結,他們認為失敗的原因是:

一、空軍無法摧毀坑道中的中國軍隊,而且轟炸範圍太大了。

二、步兵進攻的時間晚了,而且正面太窄了。

三、本可扭轉戰局的火焰噴射器出了故障。

其實,美軍戰敗的原因就一條:步兵怕死。遭到火力打擊就擠成一團,這是極度怕死的最典型表現;當噴火兩個組勇敢前出攻擊時,甚至沒有步兵跟隨,導致這兩個噴火豬一下子就失敗了。美軍步兵這個毛病其實到現在都沒改掉,別看各種媒體吹噓美軍的英勇,但美國海軍陸戰隊每次都會把真相說出來,“他們(美國陸軍)又擠成一團了”。在自然界什麼動物受到攻擊會成群擠成一團?被獵食的動物。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對付坑道最有效的辦法只有讓步兵攻上去,封鎖住坑道口並摧毀之。但美軍的步兵顯然不行。

這一戰,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打輸了?就兩個字,怕死

除了人員傷亡外,美軍還消耗了360000磅炸彈和22個凝固汽油箱、12000發105毫米炮彈、75000發50毫米和40毫米炮彈、2000多發90毫米坦克炮彈和75000發直徑較小的炮彈、4500多發迫擊炮彈、50000多發機槍和步槍子彈以及650枚手榴彈,卻取得了慘敗的結果。

但是比戰鬥失敗更讓美軍丟盡臉的是,在戰前美軍自以為勝券在握,甚至邀請記者現地觀摩,並且還發給記者資料彙編和方案說明。

所有的這一切全部被記者寫上了報紙,美國輿論一片譁然,媒體極盡嘲諷之能事,特別是彩色印刷的資料說明屢見報端,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故事。美國國內對美軍的表現感到憤怒而又不可思議,動用這麼強大的地空力量,中國人居然用手榴彈就把美軍給打下來了?前線到底在幹什麼?軍隊高層在幹什麼?納稅人的錢就是這麼浪費的?憤怒的民意甚至引發了國會調查,美軍陸軍參謀長柯林斯上將被迫來到國會狼狽地進行了陳述。作為“罪魁禍首”和“替罪羊”,範佛里特很快被解職,並勒令退出現役直接退休。雖然艾森豪威爾為了照顧同學面子,讓他以四星上將軍銜退休。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以這種方式退出現役是一個軍人的恥辱。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