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萬有引力實質是空間彎曲,那怎麼又會有引力波?

手機用戶3282769145


當人類的認識擴大到宏觀範圍以外時,作為物理背景的空間效應便顯現了出來,使之不再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了。

比如,人們發現,水星每繞太陽🌞一圈,其距離太陽最遠距離的連線,都會向前多轉動一個角度,這就是水星進動。每個世紀,水星大約有5600秒的進動。其中,有43秒的進動是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因此,這43秒進動被稱為水星剩餘進動。

為此,愛因斯坦將兩個原本不同的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畫上了等號,即提出了等效原理,使空間和物質建立起了相互聯繫。這就是廣義相對論的基本思想和實質內容。

然而,由於是初步認識到空間效應的存在,廣義相對論只是宇觀領域關於空間效應的唯象型理論,該理論只建立了現象之間的外在聯繫,卻並沒有提供產生聯繫的內在物理機制。

於是,愛因斯坦將具有實際物理意義的空間效應歸結為空間的幾何變化,類似地心說的本輪、均輪,這只是數學上的一種等價的表達方式。

至於引力波也是同樣的道理。原本兩個大物質相撞時,會使具體的物理空間產生漣漪。然而,從唯象的角度而言,將這種空間物理變化描述成物體受到引力的作用所發出的波。

由於普朗克常數h的普遍存在,說明宇宙是由不可再分的量子構成的。由此,形成了一個有機的量子景觀:

離散的基態量子構成空間,受到激發的量子成為光子屬於能量的範疇,由高能量子組成的封閉體系就是物質。

眾所周知,封閉體系的封閉性是小於1的。所以,作為封閉體系的物質,會對其外部的量子空間輻射☢️熱能。

於是,兩物體之間的量子具有的能量要高於其外側量子的能量,從而使兩物體內側的封閉性降低,減少了空間量子的碰撞💥。

由此形成的內外側空間壓力差,就表現為兩物體的相互吸引,這就是產生萬有引力的物理機制。

當兩個物體相撞時,類似兩船🚢相撞使河水產生漣漪,量子空間也會因此而在密度上產生相應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作為一種能量,會不斷地向外傳遞。

總之,空間彎曲和引力波都是廣義相對論從唯象的角度所進行的數學說明;而實際上,無論是引力還是空間的變化,都只是量子空間能量變化的產物。


淡漠乾坤


引力不會使空間彎曲。引力和引力波不是一回事。引力波確實存在,引力波在空間傳播無須空間彎曲。電場,磁場和引力場是一種特殊物質。能在空間傳播。電磁波能在空間傳播得很遠,是因為有兩個場不斷變換,不易減弱。也可以只有電場產生電波,和只有磁場產生磁波。但傳播不遠。我做過磁波實驗,可以傳播幾十米。磁波的傳播是縱波。是強弱強弱…的傳播,不必彎曲空間,因為空間可以容納強磁場和弱磁場。同樣道理,無須彎曲空間,也不可能彎曲空間,引力波在空間傳播是縱波,是強弱強弱…的方式傳播。做引力波實驗和探測比較困難,有興趣的,建議做磁波實驗,和引力波類似。可以間接認識引力波。


cx1944


引力波是由運動質量產生的時空曲率的擾動,引力波以光速從波源向外傳播。引力波是由亨利·龐加萊在1905年提出的,隨後在1916年由愛因斯坦根據他的廣義相對論預測,引力波傳輸能量作為引力輻射的一種形式,輻射能量類似於電磁輻射。

下面的圖是2個黑洞相互旋轉產生引力波的示意圖:

經典的牛頓力學萬有引力定律,因為該定律是基於物理相互作用瞬間傳播(無限速度)的假設,所以無法解釋引力波與相對論有關的現象。

引力波可以穿透電磁波所不能到達的空間區域,因此宇宙對於引力波是透明的。通過引力波觀察可以觀測到用光學望遠鏡或射電望遠鏡等更傳統的方法無法觀測天文現象。

下面這張照片是真實觀察到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

這張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原理圖:


維度開拓者


  想進一步瞭解有關相對論存在明顯錯誤的相關情況的朋友歡迎參與以下文章的討論:


彭曉韜


蘋果砸到牛頓腦袋,牛頓發現了引力與質量是有關係的,最終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定律是得到了實驗證明的,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將萬有引力假設為與質量有關的一個獨立存在的力的,實驗只證明了萬有引力的存在,同時也證明了萬有引力與質量的關係,但沒有證明萬有引力是獨立的力,如果萬有引力是一個獨立的力,就不會存在引力波,愛因斯坦提出另外一種解釋,爰因斯坦解釋萬有引力是質量引起空間彎曲產生的力,這種解釋與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最大的不同就是會產生引力波,一個力有兩種解釋,誰對誰錯,實驗證明引力波是不是真實存在就至關重要了,由於引力波信號很微弱,傳到地球時基本上被其它信號壓制了,這種情況就象有人在高音喇叭傍說話,由於說話聲被喇叭聲壓住了,根本聽不到別人在說什麼一樣,過去實驗測量引力波遇到的問題就屬於這類性質的問題,所以無法測量引力波是否存在,直到去年才解決了測量引力波的技術問題,並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同時也證明了爰因斯坦的解釋是正確的。


龍一歐


引力波是指時空彎曲中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這種波以引力輻射的形式傳輸能量。


平常人246089341


不矛盾啊,引力可以被看做是一種時空的扭曲,引力是需要一個引力源,引力源就會扭曲周圍的時空形成引力場。

波則是一種振動的傳播,一個波源有規律的震動並且能通過媒介把它的震動傳播出去,這就形成了波。

那麼現在假想一下,首先我們有一個引力源,它靜止不動,在它周圍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扭曲時空的引力場,那麼如果它的引力開始震動呢?比如它不再靜止了,而是繞著外面的一個點勻速轉圈,那麼它周圍扭曲空間的引力場也會跟著它的運動產生週期性的變化,這種變化以光速傳播出去,就像用手指在水面上繞圈,水面的漣漪以固定的速度一圈一圈的擴散開,引力源的運動也會讓引力場的漣漪有規律的擴散開,這就是引力波。


simonhusky


測量出引力波的試驗裝置,與當年的M-M試驗的試驗裝置,工作原理完全相同,當年,沒有測量到干涉條紋的移動,我們當時解釋說,光速不變。現在,測量出了干涉條紋的移動,為什麼我們不說,引力場中的光,光速在引力場改變時,也會改變,而要說成是光速恆定不變,變化的是時空的彎曲狀態?

時空彎曲狀態的改變能測量嗎?你能測量純粹的時空嗎?你能對純粹的空虛進行測量嗎?你的測量可以沒有其體的測量對象嗎?


董加耕


對呀,空間彎曲時候產生的震盪就是引力波,要不空間不彎曲就沒引力波了。


黃河208409052


問題有點道理,可是並不嚴密,這個不是實質關係。空間的扭曲,來源於質量的三維度分佈不均勻。常態下,這種扭曲是平衡的。當巨大質量突發驚天加速度之時,空間形成新的扭曲,並且這個波動會向三個維度擴散。這樣,產生了一個漏洞,名稱就顯得不太精準,似乎該命名為空間衝擊波。才名至實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