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從中得到了什麼?

v好v好吃


伊拉克戰爭,美國從中得到了什麼?美國最大的收穫就是美國的霸權得到了穩固。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基辛格的這句話,說出了美國對於控制世界石油的野心。作為世界上最為重要的產油地,中東阿拉伯地區,更是美國關注的重中之重。同時,美元與石油掛鉤,形成的石油美元經濟,也是美國維持美元霸權的重要支柱之一。

美國通過伊拉克戰爭,進一步增強了對中東這個世界上最為重要的產油地的控制,並進一步鞏固了美國在國際石油定價權的主導地位。

美國地處美洲大陸,與歐亞大陸隔著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自然是希望歐亞大陸越亂越好,自己就可以當離岸平衡手,從而獲取最大的利益。

伊拉克戰爭之前,歐亞大陸上雖然也有爭端,但整體還是保持平穩的。而伊拉克戰爭就像在平靜的水面上投下了一個石子,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始之後的十餘年間,中東地區局勢風起雲湧,局勢動盪,結果就是大量難民湧入歐洲,歐洲國家焦頭爛額。使原本有能力和美國掰掰手腕的歐盟,變得支離破碎,無法再威脅到美國的霸權。

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小兄弟以色列也在中東,為了這個小弟,美國沒少花費心思。而美國通過伊拉克戰爭,也給以色列謀取了不少好處。

美國通過發動伊拉克戰爭,就像推到了多米諾骨牌一樣,從此中東事端不斷。最典型的就是,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這場運動席捲了阿拉伯世界,這場革命運動浪潮波及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巴林等國,阿爾及利亞、約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摩洛哥等國家和地區,無論是親美還是反美都沒有逃脫,造成了阿拉伯世界的大動盪。而在這場“阿拉伯之春”的背後,美國的身影若隱若現。

阿拉伯世界動盪,使得以色列收益良多,首先國家安全壓力減小;然後是公開宣稱耶路撒冷是自己的首都;最近又將非法佔據的戈蘭高地,強行劃為自己的領土。而伊拉克戰爭後,被折騰的夠嗆的阿拉伯國家,卻無法再像之前那樣,與以色列大打出手了,只能進行口頭抗議。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美國得到三樣東西:石油資源控制權,陣亡通知書和戰爭費用賬單,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死敵卡扎菲的滅亡;

首先,美國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

這裡老金要說明一下,說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大家一聽就以為美國把所有的油井和採油區都佔了,其實不然,美國還是要面子的,不敢這麼明目張膽!

不去佔油井和採油區,美國可以通過重新訂立採油合同來暗中獲利!你要來開採石油是不?沒利益誰給你開?剩下的你懂的,

還可以通過控制採油設備的進出口來獲利,這部分石油開採服務的利潤基本被美國當時的副總統切尼家族給獨霸了!

而入侵伊拉克的小布什總統家族是德克薩斯的石油大亨,可想而知,這場仗誰獲利最大!?

最重要的是美國通過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在奪取石油定價權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石油定價權很重要,做過期貨的都知道,做多可以賺錢,做空要可以賺錢,但必須要做對方向!

而要主導石油價格走勢方向,必須要控制一定量石油資源,越多控制價格能的能力就越強!這樣美國大投行就可以替美國賺大錢!

再說第二個收穫,打仗要死人,要花錢的,美國得到了一堆陣亡通知書和賬單。

伊拉克戰爭開始到佔領巴格達,雖然創造了陣亡127人的非常令美國人,特別是小布什總統的滿意的結果,他們不知道的是,佔領伊拉克之後,才是美軍和美國財政部噩夢的開始!

截止2011年12月15美國在伊拉克降旗撤軍,共有4869名美軍士兵陣亡,花費7630億美元,還不包括幾萬受傷和傷殘軍人的後續醫療費用,可以說伊拉克戰爭給美國送去了一堆陣亡通知書和賬單!

第三個收穫是意外驚喜,就是導致卡扎菲的倒臺乃至被殺,

卡扎菲是美國的死敵之一,1986年美國為了教訓卡扎菲,從本土開著戰略轟炸機和部署在歐洲的戰鬥機集合起來,展開了黃金峽谷行動,差點炸死卡扎菲,並且一直制裁利比亞;

卡扎菲懷恨在心,但自己的飛機飛不到美國上空報仇,怎麼辦呢?

1988年12月22日,卡扎菲的情報部門製造了震驚世界的洛克比空難,25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倖免,地面上砸死了11個,一共270人成為卡扎菲復仇的犧牲品;

卡扎菲不僅利用恐怖襲擊來報復美國,還秘密制定自己的核彈研究計劃,意圖以核彈來保護自己,報復美國!

敢於跟美國斗的薩達姆被趕下臺,後被抓住,最後被絞死的命運震撼了同樣是美國死敵的卡扎菲,先通過自己曾經在歐洲留學的兒子賽義夫牽線,賄賂了薩科齊5000萬歐元做競選經費,希望他當上總統為自己說好話;

另外卡扎菲還做了一件自以為很聰明的事,就是一股腦交出利比亞研製核武器的所有工具,機械,原料!以為這樣有誠意,美國該放過他了吧。

美國竊喜,你研製核武器,我不敢動你,你清倉了核武器研製工具,我就可以放心打你!(這段故事也順便刺激了萬里之外的最牛八零後)

2011年,藉著阿拉伯之春,利比亞反對派推翻了失去牙齒的卡扎菲,帶頭扔炸彈和導彈的就是曾經接受卡扎菲5000萬歐元賄賂的薩科齊!

美國一槍不發,卡扎菲被擊斃。


你對美國在伊拉克的收穫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

關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時局分析!


老金看世界


1991年,就在薩達姆派兵佔領科威特不久,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在聯合國授權下,對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軍隊進行了無情打擊,終於迫使薩達姆軍隊敗逃。

2003年,小布什以薩達姆藏有殺傷性化學武器為由,決意要對伊拉克再度訴諸武力,為此不惜繞過聯合國,並糾集英軍一道行動。經過42天激戰,終於拿下伊拉克,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那麼美國從伊拉克戰爭中得到了什麼呢?

據戰後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在本次伊拉克戰爭中死亡4491人,受傷或生病47541人,戰爭耗費7630億美元,比朝戰、越戰費用總額還高。

看來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也沒有討到多大便宜,還被冠以侵略的罪名,小布什、布萊爾甚至要面臨被海牙國際法庭審判的命運。

如果非要說美國收穫了什麼,那就是小布什所總結的“美國可以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狂妄論調。戰爭為美國贏得了勝利者的榮耀,卻也書寫下美國戰爭狂魔的醜惡嘴臉。

表面上,美國滅掉了伊拉克威風凜凜,其實輸得一乾二淨,不僅因為美國出兵伊拉克本身屬於非法行為,有違大國風範,更因其倚強凌弱、以大欺小不符合江湖規則而令人鄙夷不屑。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2003年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發動伊拉克戰爭,美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美國直接軍費開支7630億美元,陣亡4491人,傷殘47541人,戰後重建花費500億美元。那麼,美國在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之後,美國得到了什麼呢?

銘蘇先生認為,美國通過伊拉克戰爭實現了兩大目的:

第一、使伊拉克重歸石油美元結算國。

此前由於美國長期對伊拉克制裁,薩達姆政府宣佈放棄使用美元結算石油,進而採用歐元以及其他貨幣結算石油貿易。在美國推翻薩達姆政府以後,伊拉克立刻恢復使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元,美國的這一目的達到。

第二、伊拉克的戰略地位。

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是中東的核心地區,是中東最為優質的板塊,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就定都伊拉克的巴格達,所以伊拉克戰略地位很重要。而美國拿下伊拉克之後,在伊拉克長期保持軍事存在,就可以威懾整個中東地區,尤其是伊拉克的鄰國-伊朗。

伊朗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與美國交惡,美國曾支持伊拉克同伊朗打兩伊戰爭。後來隨著伊朗實力的增強,伊朗作為什葉派大本營,向外輸出革命,伊朗支持胡塞武裝、哈馬斯武裝、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伊拉克什葉派武裝,成為中東地區勢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國家。伊朗的對外擴張行為威脅到美國及盟友的安全利益,所以美國開始對伊朗進行打壓和制裁。

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將軍事力量投放到伊朗的東部鄰國阿富汗,2003年美國通過發動伊拉克戰爭,美國對伊朗形成東西夾擊之勢。伊朗處於美國的軍事包圍之中,不得不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以應對美國可能發起的突然軍事進攻。美國現在對伊朗進行史上最嚴厲制裁,不排除以後會軍事幹預的可能。


銘蘇先生


本人感覺美國攻打伊拉克收穫還是利大於弊。首先想想美國發動的所有的戰爭,都類似於現在商人做買賣,虧本的買賣肯定不幹。



91年的海灣戰爭,知道為什麼發動了嗎?很多人網上在說90年的海灣戰爭是在美國的同意下伊拉克發動的。也就是在發動戰爭之前伊拉克和美國商量過,美國在默認的情況下,伊拉克攻打了科威特,然後美美國找到了合適的藉口,把伊拉克打下來了。

在此期間美國獲得了空前的勝利。並得到了以下舉個例子。第一、美國獲得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特別是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因為伊拉克當時號稱阿拉伯國家軍事第一,軍事世界第三。當時這些國家對美國並不感冒,現在美國主動的幫他們打敵人。當然很高興了。第二、蘇聯在阿拉伯世界的實力徹底的潰敗。當時的阿拉伯國家很多都是蘇聯扶持的,特別是敘利亞、伊拉克。其他一些國家對美國不感興趣。第三、把美國的武器賣給了阿拉伯土豪國家特別是沙特阿拉伯。自從把伊拉克打敗以後,美國的武器賣得空前的熱鬧,當時的愛國者導彈是世界知名了。可以說是一石三鳥。第四,阿拉伯國家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地區,美國控制了阿拉伯國家的石油。

2003年美國打敗伊拉克以後。讓伊拉克處於一個四分五裂的軍閥時代,對美國構不起任何威脅。戰爭賠款也都用石油給還了。加強了美國對世界石油的控制和阿拉伯地區的軍事存在。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


啃泥弟1


不得不說,在伊拉克的問題上,當初的美國人還是有些比較理想,但現實非常殘酷,他們對伊拉克的形勢產生了誤判,所以如今的伊拉克一地雞毛,而美國人也沒了當初的“心氣兒”。

如果硬要說收穫,那應該就算是將薩達姆政權徹底推倒,並將薩達姆絞死,布什家族算是大仇得報。而如今美國依託庫爾德人獲得了撬動伊拉克、敘利亞、伊朗、土耳其四國局勢的戰略抓手,總算是撈回了一些投資。

為何美國沒從伊拉克拿走一滴油?

關於戰爭的目的,大家眾說紛紜,所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今來看就是無稽之談。

而更多的觀點則更傾向於“石油美元”,但也有很多人反駁,因為戰後的美國並未將伊拉克的石油資源收入囊中,而是展開了公開招標,引入了許多國際資本(包括我們),貌似並沒有“吃獨食兒”。

但持這種觀點的人顯然低估了美國人的野心,或者說,他們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

實際上,美國在入侵伊拉克之前的2012年就已經制定了一個《大中東計劃》,一年後,美國就向伊拉克舉起了屠刀,而佔領伊拉克的一年後,美國藉助八國集團的平臺正式發表了這個計劃。

這個計劃的內容限於篇幅小編就不在這裡詳細解釋,雖然十多年過去,關於這份龐大計劃的細節在網上還是可以找到的。

簡單的說,美國希望在中東的所有國家進行民主化改造(包括其盟友)。如果成功,整個“大中東”地區將成為另一個西歐。那麼不管是中東地區海量的石油資源,還是該地區極為重要的海、陸通道,都將歸於美國的嚴密控制之下。美國將迎來蘇聯解體後的又一次輝煌勝利。

因為這個計劃過於龐大,美國非常需要中東盟友以及國際社會的全力配合。但非常可惜,即便美國的中東盟友們,覺悟也沒高到對自己舉起“民主的刀子”,而國際社會也對這個計劃心存疑慮。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急需要一塊“試驗田”來充當這個龐大計劃的“樣板工程”,展示美國製度的巨大優越性,吸引更多國家主動加入計劃。

當時美國人手中捏著阿富汗和伊拉克,阿富汗缺乏自然條件,重建難度大,其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極為有限。而伊拉克則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可以吸引巨量的投資以減輕重建壓力,其在中東地區的體量也足夠大,完全符合“樣板工程”的需要。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將伊拉克打造成中東地區的“民主典範”就成為《大中東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講道理,當時的美國在伊拉克是下了血本的。

為了取得其他主要大國的支持,美國在幫助伊拉克組建“民主政府”的同時,也將伊拉克的巨量石油資源當做籌碼,用來換取主要大國對該計劃的支持。

這也就有了美國人沒有從伊拉克拿到一滴油的梗。

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來狼,如果美國能夠通過《大中東計劃》將該地區改造成西歐,那麼整個地區海量的石油資源都將徹底掌握在手中,那伊拉克的那些外國投資想賺錢就只能看美國人的臉色。

但劇本跑偏了;

美國在伊拉克重建的問題上不可謂不努力,也希望搞得不偏不倚,以體現民主的終極奧義。但伊拉克的局勢卻一直無法好轉,薩達姆政權雖然高度獨裁,但他卻是一個世俗化的政權,在他執政期間,宗教力量一直被壓制。

隨著薩達姆政權的崩塌,伊拉克開始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宗教力量走向臺前,教派之間、民族之間的衝突不斷。同時,滿目瘡痍的伊拉克成為原教旨主義者的溫床。另外,大量前薩達姆時代的老兵也重新拿起武器,將美國人定位為侵略者而非解放者。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伊拉克變成了一座巨大的泥潭,美國當初打造“樣板工程”的心氣在一次次的襲擊中被磨滅殆盡。

“試驗田”徹底變成了“爛泥塘”,以解放者自居美國變得“裡外不是人”,而所謂“樣板工程”的成本也急劇增加。

接任小布什的奧巴馬一看形勢不好,拔腿就跑,還藉此混了一個“諾貝爾和平獎”,而所謂的“大中東計劃”也再也不提了。

失去美國幫助的伊拉克民主政府無力控制局面,極端原教旨主義者與薩達姆時代的老兵合流,ISIS的雛形初現。

後面的故事估計大部分看官老爺也都清楚。總之,到了奧巴馬從伊拉克撤軍的時候,伊拉克這個“樣板工程”已經徹底“爛尾”,小布什時代的“大中東計劃”以失敗告終。


應該說,美國在伊拉克幾乎是“血本無歸”,其根源在於美國的戰略高層低估了中東問題的複雜性,按照咱們的說法,這就是“不符合國情”。

他們認為,只要按照他們的民主範本來進行改造,任何問題都能夠解決。而美國也能夠藉此將整個中東掌握在手中。

但現實就是這麼打臉,如今伊拉克和伊朗卻走到了一起。而美國只能在伊拉克的庫爾德控制區弄幾個軍事基地,宣示著美國在伊拉克的影響力。


聽聞知事


只有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才會用戰爭手段解決。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與薩達姆政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無關。薩達姆之所以惹惱了美國,真正的原因是薩達姆想動石油美元這塊不可觸碰的奶酪。

《敘利亞戰爭沉思錄——二十一世紀的微型世界戰爭》一書分析的很透徹。按照美國的戰略佈局規劃中東石油和石油輸出戰略。在控制中東大部分油氣資源後,美國開始著手控制中東重要的油氣管線,其中最重要的是什葉派管線和遜尼派管線。

(什葉派管線和遜尼派管線)

原有的什葉派管線是以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基爾庫克-巴尼亞斯原油管道為基礎。該管線將伊拉克的基爾庫克油田連接到敘利亞港口城市巴尼亞斯,另外基該管線在敘利亞霍姆斯地區闢出了一條支線,一直穿越黎敘邊界,到達黎巴嫩沿海的的黎波里。因為沿途都什葉派國家,所以又稱為什葉派管線。

什葉派管線於1952年投產,長達800公里,每天運輸量可達30萬桶。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後,美國迫不及待的將基爾庫克巴尼亞斯管道的伊拉克段炸燬,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薩達姆想把這條管線的石油輸出結算貨幣變更為歐元。

伊拉克戰爭還讓美國獲得了在伊拉克長期軍事存在的特權,這樣以來,美國駐阿富汗和駐伊拉克的軍事力量就可以兩面夾擊伊朗,使其腹背受敵。要知道,從阿富汗戰爭以來,美國共耗費了5.9億美元戰爭經費,為的就是把伊朗徹底孤立起來並尋找機會將其打垮。

在伊拉克戰爭後,美國支持伊拉克庫爾德人和敘利亞庫爾德人,並禍亂敘利亞都是圍繞斬斷伊朗向地中海延伸的石油通道和擴張羽翼(什葉派之弧戰略)展開的。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則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高峰軍事觀察


美軍在伊拉克的存在其實是一盤大棋,不是什麼石油能比得了的。

更何況美國人在伊拉克的石油開採權上,還沒有別的國家多呢。

下面這幅圖是推翻薩達姆之後,伊拉克給與的外國開採石油權利的公司名單以及一些伊拉克大油田的開採權給與名單。

看看美國有多少?

所以不要把伊拉克石油對美國的重要性看的過分高。不僅美國人在伊拉克開採石油領域沒有獲得特權,就是伊拉克石油出口美國也排不到前幾名。

長期以來,伊拉克石油出口的前三名都是中印與韓國。

而且伊拉克雖然是OPEC第二大的產油國,但其實至今的石油產量都不如美國。

美國已經是全球石油日產最多的國家了,第二第三是沙特和俄羅斯。這三個國家的石油日產量總和有3100萬桶之多,幾乎是伊拉克石油日產量的7倍。美國一國就是伊拉克石油產量的兩倍多。

所以,不要提到伊拉克戰爭,就說美國為了石油而去的。

有人說是石油美元霸權。

美元霸權是美國在任何國際問題都考慮的事,不等於伊拉克戰爭的獨特性。

如果說維護美元霸權的話,美國和俄羅斯以及歐洲日本的各種博弈也有類似的態度。因此伊拉克戰爭肯定也不例外,所以沒必要特別提出。

況且薩達姆在被推翻前,西方對其經濟制裁很嚴重了,根本不會對石油美元帶來威脅。

就如同伊朗如今石油日產量只是美國的十分之一,他能對石油美元帶來多大影響?

再舉個例子:

歐元產生至今,在國際大宗商品使用的比例不到5%,RMB的比例不到3%,兩者加起來不到10%。盧布在國際貿易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些國家都難以影響美國霸權,一個被制裁到吐血的伊拉克怎麼影響美元霸權?

其實,美國在伊拉克獲得的是難得的戰略支點。

要知道伊拉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什葉派為主的國家,第一大是伊朗。

而伊朗是一個宗教國家,如果對這種勢頭不加遏制的話,伊拉克早晚也會成為一個宗教國家。

這會讓伊朗的陰謀得逞,進而損害美國的戰略利益。

美國在伊拉克的存在,確保了伊拉克的世俗國家地位不會受到伊朗的蠶食。

舉個例子,幾個月前,伊拉克的一個知名人士代表團竟然能訪問耶路撒冷,和以色列高級官員見面交流,包括遜尼派、什葉派和庫爾德人。

這在伊朗這樣的宗教國家是不能想象的。

另外,美國對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勢力的支持,也是制約敘利亞和伊朗擴張勢力的一個武器。

伊拉克戰爭開始後,美國人不是從美國本土派兵進入敘利亞的,而就是從伊拉克越境進入敘利亞的。

越境進入的地區,正是敘利亞的河東庫爾德區,通過所謂的反恐,美國對庫爾德人的支持以及對巴沙爾和伊朗的制約,都有了很重要的推動。

所以,美國人對伊拉克戰爭,其實要從長期看他們的作用和影響。作為中東核心區域的伊拉克,成為美國勢力範圍,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進可退,在戰略上可比石油重要多了。


木春山談天下


伊拉克戰爭後,美國雖沒有從伊拉克運走原油,但美國卻通過這場戰爭達到四個方面的目的:震懾了不聽話的國家(尤其是中東的產油國);控制住了中東,確保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繼續實施美元石油綁定戰略,確保美國的美元霸權;繼續推行美國的軍事霸權。

震懾了不聽美國話的國家。雖然在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美國是支持伊拉克,那時的美國和伊拉克關係緊密,但後來薩達姆政權開始與美國背離,專門與美國對著幹,為了殺雞儆猴,2003年,美國以伊拉克存在化學武器為名,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薩達姆政權跨臺。美國通過這場戰爭,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如原獨立特行的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向美國低頭。

控制中東,確保美國的戰略利益。中東是產石油的地方,而石油可以說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血液,只有控制住產石油的中東地區,美國才能控制住世界。因此中東歷來是美國的重心。在該地區出現個別刺頭的情況下,美國必然會運用自己的軍事力量來解決他們。現在伊朗不服從美國,因此受到美國的全面制裁,而且美國有再次運用武力解決伊朗問題的打算。

繼續實施美元石油綁定的戰略。二戰以後,美元與黃金綁定,稱為”佈雷頓森林體系“,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再也無法實現美元與黃金綁定的戰略,而是通過與石油綁定來繼續實現美元霸權。繼續享受鑄幣稅,繼續通過美元擴張政策薅世界各個國家的”羊毛“。

繼續推行美國的軍事霸權。美國軍事力量世界第一,但光威懾,可能大家也不覺得如何,但通過伊拉克一場真刀真槍的戰爭,使世界各國看到了美國真正的軍事力量。以後,對世界各個國家來說,美國軍事力量的威懾作用將大大增強。

因此美國打下伊拉克,並不是要掠奪石油,而是達到以上四個方面的目的。

心有主宰33 期待你的 關注!

你對美國的美元和軍事霸權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


心有主宰33


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得到了什麼?當然有好有壞,但加強了美國掌控中東的力度。

一.控制全球石油資源,掌控石油定價權。

1.瘋狂開採伊拉克石油攫取高額利潤

在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主要石油公司後臺大股東都是歐美公司。

糾正一個誤區,不要認為中國能從伊拉克大批量購進石油,就簡單的認為伊拉克石油是伊拉克人說了算的。

西方資本控制的伊拉克石油公司賺的錢,大部分進了這些大股東口袋裡。

所以戰後,伊拉克石油恢復很快,並且採油量迅速提升,得益於西方資本攫取利潤的需求。

2.提升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中的定價權

全球石油資源具有定價權的組織是歐佩克,而歐佩克原先沙特一家獨大。伊拉克戰爭後,科威特和伊拉克背後都有美國的影響力,再加上沙特需要美國的保護,使得歐佩克成了為美國全球戰略服務的工具。

最明顯不過的是,為了打壓俄羅斯,石油價格瘋狂下跌,導致俄羅斯經濟舉步維艱,若沒有中國支持,還真垮了。



二.伊拉克戰爭後,對中東控制力加強了,維護了其全球霸主地位。

1.將戰線推進到伊朗邊界,讓伊拉克成為美軍圍堵伊朗的基地。

2.解決中東刺頭伊拉克薩達姆後,讓美國騰出手來解決中東其它反美勢力有了餘力。後續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導致了中東老牌勢力的垮臺,如埃及,如利比亞。

3.為以色列減輕了戰略壓力,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基石。伊拉克戰爭後,反以同盟大幅削弱,甚至美國開始扶植庫爾德人,準備讓庫爾德人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交界處建國,準備培養另一個以色列。



三.伊拉克戰爭後,美國窮兵黷武導致國力衰退。

1.伊拉克戰爭讓美國高科技武器大放異彩,讓世人知道戰爭還可以打的如此輕鬆。

這些導致中國、俄羅斯等國的覺醒,加大對武器的研發仿製力度,利用美國深陷戰爭漩渦的機會,大踏步拉近了與美國武器的差距。

2.美國因為戰爭導致戰爭費用舉高不下,大大拉低了美國對國內其他領域的投資。

正如最近美國前總統卡特說的,美國浪費了3萬億美元在軍費開支上,如果拿出這3萬億美元用於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擁有高速鐵路、不垮塌的橋樑、良好維護的道路,還能剩下2萬億美元。所以,美國產業空洞化不是沒有原因的。

四.伊拉克戰爭後,中俄等主要大國對美國全球戰略的意圖開始警惕。

伊拉克戰爭後,中俄的警惕隨著利比亞卡扎菲政權的垮臺,讓世人充分認識到了美國霸權企圖。

在美國準備解決敘利亞時,中俄聯手阻止了美國進一步整合中東的戰略,同時也讓伊朗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就如最近的委內瑞拉局勢,都是中俄看清美國真實目的的反應。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還望各位讀者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