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走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是這樣嗎?

愛因書坦


是的,從某種角度說,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走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但是,你的旅遊是你自己的,不是其它人的,他們看慣了,待膩了的地方,對你卻是陌生而又新奇的地方,那裡有你平時看不到的風景,有不同的人土風情,有你需要的東西(購物),或者帶給你不同的感受和愉悅。

旅遊,本就是要給自己和平時不一樣的感覺,或是愉悅,或是釋放生活的壓力,或者像徐霞客一樣,走遍千山萬水。古語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喜歡旅遊,可沒有能力說走就走,但只要有機會,我還是要去的,哪怕只是去郊外走走,看看,去踏踏青。

或者換句話說,旅遊,讓我享受了生活帶給我的不一樣的美好。



紅塵陌如煙


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走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可又不盡然。就說我吧,一旦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喜歡東遊西逛,滿眼都是新奇。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一種“旅遊”吧!

一個景點,早就存在在那裡,可“養在深閨人未知”,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也不覺得有什麼希奇之處。一旦被外人發現,卻新奇的了不得,一傳十,十傳百,去的人多了,便成了景點。比如張家界就是如此,人們從吳冠中的畫中知道了還有這麼美好的地方,引起人們的注意,開發成了旅遊景點,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種說法確有一定道理,可那陌生的地方須確有好山好水,名勝古蹟,不然的話就難以有持久的巨大的吸引力。一般來說雖然是陌生的地方,城市與鄉村的景象基本上來說是大同小異的,其給人的新鮮之感也只能是短時的,有限的。就這一點而言,別人呆膩的地方雖然對自已有吸引力,但這吸引力與著名旅遊景點相比還是不可同時而語的。

所以我認為,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卻不盡然。








趙拓方


是的!旅行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就好像雖然家鄉也有好多美景,有的人卻一生不去看看一樣,但別人的家鄉卻要認真看一看究竟。

可能的一種心理是:自己在此不急,別人的地方可不是說去就去!

也許,人從生下來那天起就一直對未知的產生了好奇。

有人嘗慣了自己的味道,要到別人那裡去換換空氣。

也有人把它當作“讀書”的過程,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眼界大開,心也豐富。

有的人則是累了倦了,到外面去放鬆放鬆,不在乎去了一個新的地方,還是熟悉的別人的故土。

我常常是這樣,越熟悉越願意飛身而去,一種親切感的眷戀,更妙不可言的是置身其中的“參與式”之樂。

你呢?



聽鸝小屋


真正的旅行不是過別人的生活,看自己的風景;而是換個場景,換個心境,養一顆靜心,平和一份心性,惜一番真情!認可並回歸終究註定離不開的那個城。

“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走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這句話流行了許久。可是,有沒有發現,還是有很多人走在路上,而且與日俱增。

其實,我覺得“旅遊”更多的是那句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看看大自然的風光旖旎,看看人文的厚重,看看曾經因為忙碌忽視的親情,友情,看看自己。

1、旅遊是親近自然。有時間,有閒情,隨意遊走在陌生而又嚮往的大自然中,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風雲變幻,都有不一樣故事和心得,逃離於熟悉的工作生活空間,只賞這天之佳作!奔跑在草原上,赤足在溪水間,雪地上翻滾……那一瞬的快樂無可替代。所以,我覺得旅遊也是自己的一種放歸和放縱。


2、旅遊是親近文化。每一處名勝古蹟,每一做城市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與深深的地緣特色,一座博物館,一條街道,一道美食,一句方言都透著別樣的風情和厚重。

3、旅遊是親近家人,友人。與家人,友人同遊,多了歡聲笑語,少了家長裡短,鍋碗瓢盆,喝酒品茗,呆座痴看都充滿溫情,心是暖的,感情交流多了。情意,友誼加深了。


4、旅遊是親近自己。一個人的旅行,是一種放鬆與放空,是一種對自己的再審視,是一種心緒的整理,是一種整理之後的再提升。心遊是旅行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旅行不是過別人的生活,看自己的風景;而是換個場景,換個心境,養一顆靜心,平和一份心性,惜一番真情!認可並回歸終究註定離不開的那個城。


語絲卿


的確如此,旅遊就是從一個待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待膩了的地方。此話有理,百分之五十一以上是正確的。

旅遊的目的,或有或無,有也是千差萬別。但從功效來講,無外乎幾點:

一、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環境,換一種心情。也許能讓你在嘈雜中找回安靜。

二、去看幾處風景,讓你的心靈感受到衝擊,精神上有所開明。

三、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氛圍,體驗到文化積澱的魅力,促使自新。

四、見幾個老友,聊聊人生,風景不外乎過往的曾經。

五、曬一堆百無聊賴的擺拍照片,讓自己羨慕過的人羨慕一下自己。

六、獨自去,獨自回,收穫自知。

七、去之前不爽,回來之後更不爽。

凡此種種,與待膩和沒待膩無關,關乎自己的心境。

若你豁達,到處都是風景,散步即是旅行。

若你揶揄,天堂亦是地獄,旅行也是遭罪。

讓自己開心一點,畢竟,人間不值得。



笑傲一書生


有些道理,“誰的新歡,不是別人的舊愛”?

交友如此,旅遊亦然。

但同一個人,在別人是舊愛,對於另一個人確是新歡。同一處景物,在別人認為是平淡無奇,在你看來卻是天下獨有。

所以說旅遊就像交朋友,談戀愛。

別人認為美好的你不一定認為。

別人覺得膩煩的地方也許你能看到新奇。

我們曾很多次組織一幫文友去同一個地方採風,要求回來後要寫稿編專輯的。

一些文友認為風景很熟悉,時限過了也沒能交上稿子。一些浮光掠影寫了一兩篇,質量不高。但一部份文友,卻在別人忽略過的地方找到了靈感,找準了情感和哲理抒發敘寫的出口和路徑,一兩篇飽含詩情畫意人生哲理的美文就呈現在隊友面前,讓人拍案叫絕,自嘆:我怎麼沒發現呢?

“世界不缺乏美,只是缺乏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這道理,大家都懂。



簡半坡的讀創世界


旅遊不是你想象的,每個人都隨心所欲的去遠方。那些漂泊在外,尋找生計的離家人,也是在旅遊,所到之處都是新鮮的。有的人,說白了就是在流浪,你也渴望看世界,也想高級賓館,日式服務,花花草草山山嶺嶺,如詩如畫,漫步其中,可能麼?旅遊你在燒錢,燒時間,累兩腿,眼飽肚飢,特別外國去玩,一碗飯可能要上千,哎,幹啥子吆!種種遭罪還要被導遊罵,不買不買,你去死!這叫旅遊嗎,叫冒險,你骨子裡就不想安寧,折騰是你對生命的挑戰。隨你去,去到哪,別忘了回家,回家最安全,男旅女旅們!


東島明士


【旅遊是身心的愉悅】

其實我是不贊同這種說法的,因為生我養我的故鄉是自己最留戀的地方,不論走到哪裡,不論看到多美的風景,故鄉是我們每個人值得回憶的地方而不是待膩的地方。

我認為旅遊是一種釋放壓力的選擇,有時候人們在急促忙碌的工作自己的身心早已經疲憊,適當的換一種環境生活不失為好的選擇。

作為一個很少出去過的人來講,旅遊其實是一次美好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不同的風景,見到不一樣的特色產物這些都是一種收穫。

其實所謂的待膩只不過是想逃離現實生活的壓迫罷了,旅遊不就是去換個環境放鬆一下壓力嗎,不然你去旅遊做什麼。





心理雜談二事


三月下旬赴杭州,兩遊西湖,一晴天,一雨日。漫步在在白堤、蘇堤,真切感受到了什麼是“水光豔漣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詩句終不再錮於書頁,而是活色生香跳出來,繪成一幅空靈水墨畫。

我覺得歷代詩人都把美景寫全了,今人觀景,脫口而出的還是他們的句子,彷彿隔著時光的唱和。歐陽修說“人在舟中便是仙”,確實美麗的景緻,能夠讓人暫時忘卻紅塵煩惱,飄然若仙起來。

誠然,近幾年城市建設大同小異,高樓大廈好像複製粘貼一樣,走到哪兒都似曾相識。但自然景觀是獨一無二的,若不身臨其境,這些美景只能存在想象中。

記得小學時有篇課文《美麗的日月潭》,一直搞不懂怎麼北邊像太陽,南邊像月亮。後來有幸去遊覽,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樣,我還停留在小學二年級的記憶呢。親眼看了,親身感受到了,至此這個景觀才鮮活了,從眼裡走到了心裡。

所以,我一直有個夢想,就是遊遍天下美景,詩詞裡的,書裡的,屏幕裡的,圖片上的,都想去看一看。肯定也有失望的時候,覺得言過其實不過如此,觀景不如聽景。無所謂,這都是經歷。有句話說,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路上,其實,那種出發後躍躍欲試迫不及待的心情,也很美。

我還有個夢想,是吃遍天下美食。雖說世界趨於大同,很多美食在網上在自己城市都可以買到,但總是原產地的味道最純。在杭州吃了糟油鳳爪,念念不忘,回家自己買了太倉糟油,做出來卻完全不對味。在大連吃的鍋包肉,天津嘗過的鍋巴菜,長沙的臭豆腐,韓國的烤肉,臺灣的夜市小吃……別處吃不到嗎?吃得到,但就不是那個味。貧窮如我,吃不起米其林,嘗一口當地特色美食,足以慰我一路辛勞了。

旅遊是從自己呆膩的城市,到別人呆膩的城市嗎?不出門,看到的永遠是平庸熟悉的景緻,只有在路上,才會有期待,有不期而遇的驚喜。

外面的天地很大,我要帶著我的夢想出發了,你呢?


喃喃自語的婉如清揚


旅遊,就是從一個自己熟悉的地方,去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體會不同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色。

陶冶身心、增長見識。

在北方長大的我,見過無數次雪景,天地一片潔白,美得如童話裡的世界。我會靜靜欣賞,體會不到南方人見到雪花的驚喜。

我喜歡江南,溫暖、溼潤,連空氣都瀰漫著花的清香……

在內陸長大的我,喜歡大海,喜歡海風。

所以,我去過江南,去過海邊,領略了不同的景色。

今後,我還會去更多地方,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