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坐月子中,如何護理可以加強產後身材恢復?

晴天6616485109404


懷胎10月,終於迎來了寶寶誕生的時刻,雖然緊張疼痛,但是卻非常的興奮快樂。但產後最關鍵的時刻也如約而至。就是坐月子,如果沒做好,不只簡單留下腰痠背疼、四肢嚴寒、掉頭髮、頭暈頭疼等症狀,並且還會使皮膚變老。所以別不把坐月子當一回事,坐月子禁忌仍是需求留意的。產後是寶媽身體恢復最重要的時刻,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為了小寶寶將來的幸福,寶媽可不能大意,尤其是以下幾件事兒,要牢牢記住

一、產後飲食注意事項

1、過早大量喝湯 適當地喝補湯是可以的,但如果孩子剛剛落地就讓產婦大量喝湯,容易使產婦大量分泌奶水。而剛剛出生的嬰兒胃容量小,吸吮力也較差,吃得也少,過多的奶水會淤滯於乳腺導管中,導致乳房發脹,不僅造成產婦痛苦,還會影響正常哺乳。

2、喝紅糖水太久

過多飲用紅糖水,不僅會損壞產婦的牙齒,如果在夏天裡坐月子的產婦喝得過多,還會導致出汗過多,使身體更加虛弱,甚至引起中暑。

3、吃硬、鹹、生冷食物

產婦在產後身體虛弱,活動量較小,吃硬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鹹食中含鹽較多,容易引起產婦體內水鈉瀦溜,造成浮腫。

4、過早的用人參滋補

產後是比較虛的狀態,過早的滋補造成身體的負擔,前期還是以清淡為主

5、過多吃雞蛋

醫學研究表明,在整個產褥期間,新媽媽每天需要的蛋白質約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雞蛋3~4個就足夠了。過量食用雞蛋會增腸胃負擔,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二、坐月子環境要注意

室內的溫度不能過高,要經常通風換氣。可以採用不對流的形式,在房間換氣的時候,也可以讓產婦在另外一個房間裡。天氣炎熱的時候,可以使用空調、風扇或手搖扇。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6℃左右,以新媽媽感覺舒適為宜。但一定要避免直接吹到媽媽和寶寶,可以在客廳開空調,產婦的房門打開即可。當空氣中溼度過大時,可以使用空調的排溼功能。室內溼度保持在55%左右最合適。空調的過濾網一定要經常沖洗,防止細菌滋生。

三、產後要注意運動

產後儘早下床活動,但不宜過於勞累。產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走走,做些簡單的體操,這些活動能夠加速對身體的恢復。可以散步,但一定要避免提重物,以免子宮脫垂。

四、產後穿衣注意事項

衣物材質應該選擇棉製的,既保暖又吸汗。產後出汗多,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身體在以出汗的形式排除孕期體內增加的水分。應該穿長衣長褲,穿薄襪子,為了避免風對關節的刺激,如果天氣炎熱的話,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減少衣物,千萬不要一味地“捂”,以免中暑。

五、坐月子日常護理小常識

1.忌用冷水洗漱或清潔物品。洗手、洗漱或者清潔奶瓶等都應該用溫水,切記不能直接用冷水,否則會導致身體更加虛弱,甚至受涼感染風寒。

2,忌提重物。產後提重物可能導致用力過度而使腹部肌肉受到拉扯,對於身體還沒有恢復,並且經常會伴有腰痠背痛的產婦,用力不當很可能會發生內部出血的情況。此外傷口癒合的階段提重物也可能導致傷口再度開裂。

3,忌過度勞累。產婦身體很虛弱,需要及時補充營養,調理身體,要多注意休息,最好不要幹粗活、體力活,以防止過度勞累影響恢復,但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溫和的運動。

六、心態情緒方面

1·忌傷心流淚。一些沒有生產經驗的媽媽會因為產後的系列挫折,如身材走樣,哺乳失敗等原因而憂慮、傷心哭泣,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此外經常流淚、看電視等,對眼睛的傷害也大。

七、夫妻關係方面

1,忌有性行為。

月子是產婦調理身體,恢復元氣的最佳時機,性行為如果進行得過早,可能不利於傷口恢復,也可能進一步對女性身體造成傷害。產後6-8周子宮差不多能恢復正常,此時恢復性生活更為合適。

八、記得收復

其實利用生產的機會來調整體型,或者改善身體上的一些症狀,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機,所以很多人會在這段期間用束縛,套裝,達到調整體型的目的!鬆弛的肌膚、堆積的脂肪和凸出的肚子!這情況對於剛生產完的媽媽而言,一定不陌生。甚至還有好多,寶寶都六七個月了,看上去仍舊像懷孕5個月的樣子。

曾經,我也跟許多媽媽一樣,天真的認為只要寶寶一出世,就會恢復到孕前的體形和尺寸。但實踐證明,實際上,這一過程遠比我想象的時間更長,而且更難[鬱悶]後來產科上班的醫生介紹我去購了一套,束縛的,試了試挺好的,餵奶很方便,看起來很小可是穿上舒服極了,不覺得勒,於是我就每天堅持穿了,大概倆月下來,我減了有 23金,大肚子完全緊緻了,整個人都不臃腫了。真的很高興

九、產後母乳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母乳餵養對寶寶的好處,但母乳餵養對媽媽的好處卻常常被忽略。研究表明,母乳餵養不僅僅是延續受孕和懷孕之後的自然生理過程,它還能帶來很多短期和長期的健康益處。

1.有助於子宮恢復

嬰兒的反覆吸吮讓母親的腦下垂體釋放催產素(縮宮素),這種激素不僅讓乳房分泌乳汁給寶寶(即所泌乳反射),同時還能引起子宮收縮,由此產生的收縮可防止產後出血,促進子宮恢復(回到非妊娠狀態)。奶瓶餵養的媽媽們通常在寶寶出生時會接受點滴靜脈注射人工合成催產素,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是產後出血風險最高的時候,她們只能憑自己的力量面對。

2.預防缺鐵性貧血

同常情況下,如果媽媽只有母乳餵養,沒有替代的配方奶、食物和奶嘴,她恢復月經的時間常常會延遲,經常可以好幾個月沒有月經,不像人工餵養的媽媽一般在產後6-8周恢復月經。這種現象對母體保存鐵質有重大的好處,而且經常達到自然避孕,保持一定的生育間隔。

研究顯示,母乳餵養的媽媽患缺鐵性貧血的風險比配方奶餵養的媽媽低,這是因為媽媽身體分泌乳汁所需要的鐵量,遠小於月經中失血所流失的鐵量。且媽媽母乳餵養時間越長,閉經的時間越長,這方面的益處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