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七歲男孩跳橋自殺,究竟是現在的孩子承受力太差?還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豔瑋雜談


一個人如果好端端的會產生自殺的衝動?產生這種想法肯定是心靈上遭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孩子公然跳橋自殺,為什麼我要自殺。而且走的那麼決絕。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17歲正值青春期,心裡和生理都有了變化,情緒波動很大是青少年的特性。孩子跟別人打架了,媽媽為什麼要跟我吵,你為什麼不問問我因為什麼打架,不問問我做的對不對,打個架而已嗎,有沒把他怎麼著,哪裡那麼嬌氣,可是媽媽的做法真是太絕了。

世界上最大的打擊莫過於心靈上的打擊,自殺這種事情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想法,只不過條件不成熟。跟媽媽吵架了,肯定媽媽說了許多難聽的話,比如你為什麼不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你為什麼要打架呀,我辛辛苦苦打工給你掙學費讓你上學,為的是讓你成材,打架那是混混乾的事,給你上學有什麼用,就為了跟別人打架,諸如此類家長說的話,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而父母的不認可,言語上的傷害我們不能還嘴,但是它的威力卻是巨大的,媽媽言語上的攻擊讓我產生了自卑的想法,產生了自殺的念頭,這是造成孩子自殺的根本原因,而媽媽在高架上不好好開車,一直想著跟孩子吵架,她是覺得自己開車技術太好是不是,再者開車為什麼不鎖門,居然在高架上停車,這是在考驗自己還是考驗自己的孩子,孩子產生了自殺的念頭,這是造成孩子死亡的根本原因,媽媽又在高架上停車,又為自殺提供了條件。孩子死亡了,究竟誰的過錯。倘若媽媽即使說了難聽的話,不在高架上停車,回到家裡,孩子氣消了,說不定什麼事情都沒了。

媽媽做為成年人她可能知道人世間的人情世故,也可能懂得如何掙錢,如何規劃孩子的未來,給孩子一個她想看到的未來,但是孩子卻因為她自殺了,作為媽媽她沒有發現孩子情緒上的波動,甚至在關鍵時刻沒有救回自己的孩子,孩子走的如此決絕,可見作為媽媽她沒有合格。


大魔王TUAN


非常巧,我就住在這個男孩所在學校附近。

這個職校老實說是一個非常非常爛的學校,很多人在同情什麼學業壓力、父母責備之類的,我只能勸這些人別想當然了。

這個學校有多爛?去年我路過這個學校,正好一群學生放學,有5-6個女學生,穿著校服揹著書包走出校門,從口袋裡掏出香菸,熟練的開始噴雲吐霧。有誰見過5/6個女孩在街上大搖大擺的抽菸嗎?反正我以前沒見過。

今年有一次路過這個學校附近的地鐵站,將近30個這個學校的男生站在雨里拉開架勢準備群毆。人不大,社會氣息濃厚!

很多人說什麼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要求太高,老實說,這根本不屬於這個個案,最近幾天這個事情在附近傳得沸沸揚揚,警方也確實介入了這個學校進行調查,只能說,事情很毀三觀,這麼毫不猶豫的跳下去,絕對不是因為捱罵,而是真的很難活下去!

最後奉勸一句,爹媽逼你們好好讀書,就聽話好好讀書,別到時候進了一個垃圾學校垃圾環境遇到一大幫垃圾人,只能用死來解脫自己!


sherlock80514248


看到這條視頻,我覺得心都要碎了。

一個17歲的少年,一條鮮活的生命,一念之間,轉瞬即逝。只留下家人捶地痛哭,只留下一片狼藉。

我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我太瞭解這些孩子了。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易怒、焦慮、容易衝動,他們的心理很脆弱。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害怕成績不好,害怕父母嫌棄,害怕老師討厭,害怕同學孤立。又因為處於青春期,身體有著急劇的變化,他們的心理很脆弱。

有時,一件小事,一件我們大人都認為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就能讓他們情緒崩潰,讓他們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

沒有辦法,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我們作為老師,作為父母,不得不去面對這樣的孩子。

網上很多人在罵孩子媽媽,認為是她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

看著孩子媽媽不顧車流去拉孩子,跪在地上痛哭,我相信,這位媽媽是愛孩子的,也是可憐的。

如果她當時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不責罵孩子,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可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要工作養家,要養育孩子,孩子還出各種狀況,中年人的脾氣又能好到哪裡去?

所以,這位母親會選擇當街停車,會選擇責罵孩子,因為她也滿滿的負能量,她也需要發洩。

中年危機的媽媽,遇上青春期衝動的孩子,悲劇就發生了。

我常建議父母,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當你對孩子很生氣的時候,你先深呼吸三十秒再開口。或者先離開孩子,自己冷靜一下再說。

再就是,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壞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沒有能力承擔大人的壞情緒。

我也常建議孩子們,找到發洩情緒的正確方法。

孩子們你們可以大吼大叫,可以哭,可以去運動,可以跟同學老師聊聊,可以做一切事情,唯獨不要傷害自己和他人。

活著不容易。孩子不容易,父母也不容易。

希望這件事能夠讓我們學會寬容,理解;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學會珍惜生命。

我是柳柳老師,有趣有料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關注我,我們一起前行,活得精彩。


我是柳柳老師


一個孩子的離去,意味著一個家庭的支離破碎。我能想象到,一個養育了17歲的孩子說沒就沒了,他的父母該有多麼的悲痛欲絕!

4月17日晚,因與母親發生口角,一個男孩從上海盧浦大橋引橋處跳橋身亡。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在車流中,一輛白色小轎車打著雙閃停在路中,突然間,後座上的小孩從轎車左側走出,然後快跑至橋邊縱身躍下,女子緊隨其後,試圖將其拉住,但沒能成功。

整個視頻也不過幾秒鐘的時間,男孩跳橋後,這名女子向墜橋者方向張望,然後跪在地上,雙手多次拍打地面,痛哭流涕以及無盡的自責。

據瞭解,跳橋者是一名17歲男生,系某職業學校二年級學生,視頻中的女子系其母親,跳橋前,該男生曾與其母親發生口角。男孩母親反映,當時正駕車載著男孩,他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趁其駕車途經盧浦大橋引橋處,靠邊停車時跳下,

現在的小孩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以至於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從小被溺愛慣了,長大了受不了一點挫折,聽不進一點責備,這樣的小孩將來怎麼能在社會上立足呢?

小孩的教育問題可是個大問題。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父母一定要掌握方法和尺度,既不能慣著孩子,也不能太過嚴厲,另外還要從很小培養孩子遇到問題的承受力,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遇到問題,心平氣和的溝通很重要,誰的錯就是誰的,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不能推脫責任,要敢於承認錯誤,勇於承擔責任。





悅遊四方


●孩子的承受能力不會這麼差,不會僅僅因為母親的一次責罵而選擇結束自己如花的生命。

但是這一次批評,絕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是我們不是當事人,我們不能隨意猜測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男孩的跳橋。

他究竟經歷了什麼,可能是壓抑已久,也可能是在學校受到霸凌,我們不清楚。

但挺不喜歡那些指責孩子脆弱、不孝順、不懂事的評論的。


那麼,不是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差了,那是什麼造成一位17歲的少年義無反顧的跳橋呢?

其實,我更傾向的,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據其母親稱,當時正駕車載著男孩,他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跳橋。

如果這位母親不是一味批評孩子,而是敞開心扉,放平心態問一下孩子是因為什麼與同學產生爭執,和孩子好好交流,是不是可以避免慘劇的發生呢?


在此,小熙想分享一下我在初中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那時候,英語老師佈置了過量的背誦任務,搞得全班怨聲載道,小熙一時沒忍住,不小心爆了個粗口,當場被老師拎到辦公室叫了家長。

我當時深知自己犯了錯,造成的影響也很惡劣,已經做好被老媽痛批的準備。

可是令我意外的事,我媽媽在領我出校門之後,並沒有批評我,因為正值飯點,所以將我載到了火鍋店,點完餐後開始與我交流。

全程都是詢問式的與我交流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也通過交流,讓我意識到了衝動的後果,也讓我媽媽瞭解到了學校有些過重的負擔。

事後,雖然學習任務還是一樣繁重,學校的處分也以就發到了我手上,但是它拉近了我與母親之間的距離,讓我知道了溝通的重要。

所以,我真的很感激母親當時的處理措施,要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有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我相信,這種悲劇就不會發生。


小熙帶你看世界


說孩子承受力差,也對也不對。衝動的一瞬間敢跳橋,成人有這勇氣嗎?沒有,這只是我們成人以成人的標準來看待的,並不是一個17歲人該有的標準。但是我們的教育一直都有問題。

就從我的親外甥說起吧。小時候外甥,一到了晚上只讓我姐姐抱,姐夫抱著就哭,白天還行。有一天晚上是我抱的,沒哭。姐夫姐姐親家爺都很驚奇,為什麼我抱沒有哭。是的,我那個時候就已經準確無誤的判斷出外甥膽小,長大後必定軟弱。現在外甥讀書高中,就是軟弱。姐夫姐姐根本不知道怎麼教育呀,甚至都認為是正常的。大多父母也是認為正常的吧,長大了就明白了,就好了。

其實人一出生性格就定型了,後天的改變其實是圍繞性格本質的以曲求全的,本質改變不了的。所以父母可以做的就是首先發現性格缺點,然後加以引導。而現在的父母沒有這個能力,而且也沒有意識到錯誤。

中國近代傑出的人很少也是教育的問題。中國教育是以知識的方式傳承的,而一些國外是以激發個人天賦來教育的。中國孩子就是考試機器,這種教育沒有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在獨立的道路上,其實是孩子摸爬滾打而來的,自學成才,會犯很多錯誤。犯錯了,父母只是一味指責,沒有好好溝通,以成人標準來要求孩子。3到12歲是孩子性格逆轉的黃金時間,孩子都不知道性格怎麼變成:脆弱,暴躁,衝動 接受不了拒絕,不想和父母溝通。

過了這個時間還是有機會的。可是大家永遠看的是成績和孩子乖巧。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需求。孩子受委屈了也需要傾訴,孩子其實也希望你瞭解他的內心。在成年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代價,就是有得必有失。

就像某教授說的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不是看成績,而是看性格。

一個孩子正常成長的教育離不開父母,親戚,學校,同學,但是性格培養父母最重要。我見過一對法國父母在中國帶孩子,房間裡牆壁上沒有一條亂寫,沒有一條亂畫的痕跡。他們的教育是尊從人性的,孩子在父母當面把腿放茶機上,孩子有的是玩具,生活很多姿多彩。中國孩子為什麼有網癮,就是孩子沒有滿足過,滿足了就不會成癮了。國外孩子近視多嗎?

孩子成長期間,也要讓他自己做一些決定,哪怕決定是錯的。做一些事情,哪怕沒有做好。體驗一下工作,哪怕耽誤了成績。不要總是替孩子完成他該完成小事,不要總是替孩子做決定,不要太嘮叨。僅僅教孩子說:謝謝,對不起,是不夠的。更不要隨便教孩子善良。讓孩子慢慢獨立。我曾經就說過一個成年的中國人不會正常的使用筷子就是教育缺失了一部分。如果家庭正常孩子也不會使用筷子,就是說明父母不會教育孩子,性格太好。小事反應大問題。

跳橋當時的想法就是讓這個母親後悔。但是孩子怎麼長大就是父母的責任。這個孩子即使沒有這一幕,將來這社會上也會出現類似情況。母親即使這次抓住了他,以後不可能每次都抓住他。

中國現在當然孩子缺點:軟弱,懶惰,太自我,不願意吃苦,不獨立 ,心裡上的獨立。有些東西真的應該向國外學習,而不是以學習成績來沾沾自喜。中國的父母是最愛孩子的,正是父母的愛太多造成了孩子不獨立。

自我看法可能不正確,歡迎各位補充。謝謝各位


水冰GG


17歲少年跳橋自殺,為人父母,能體會男孩媽媽的崩潰和痛苦,內心非常沉痛。

有人說,這個男孩的心理承受力太差,經不起批評、不禁說,進而感慨現在的孩子太脆弱、甚至欠揍。

實際上,現在的孩子之所以,輕生、尋短見的事件屢屢發生,有這樣那樣的過激行為,家庭和社會有很重要的原因。

家庭結構決定,父母對孩子,好是真的好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家庭結構決定,集父母、祖輩六人的關愛於一人,極盡呵護、寵愛。

大人對孩子,好是真好,關懷倍致,全方位滿足,捨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苦,遭一點罪。孩子沒有獨立的意識和行動,缺乏責任心,沒有機會面對人生的風雨挫折,沒有應對問題的能力和機會,就像個沒穿盔甲的人,在人生路上裸奔。

社會現狀決定 ,父母對孩子,差也是真的差

社會發展快,父母自己的生活、工作壓力也很大,孩子逐漸長大,一旦出現玩手機、學習差、與人有矛盾等問題,對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長,馬上表現出不肯接受孩子不出色、不優秀、不聽話,把對孩子的失望和焦慮,加上自身的壓力,一股腦倒給孩子。

這樣的父母,不管孩子有沒有能力接受,只是發洩情緒;不管心志尚不成熟的孩子能不能消化、處理,只是說說說,不吐不快,不說不行!

父母不肯控制自己的情緒,出現問題或狀況,只是第一時間選擇發洩,選擇甩鍋、歸責,把負面情緒發洩給孩子,而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又無法匹配,生命無法承受之重,重壓之下,就會出現17歲少年這樣,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乾貨,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我都不敢點開這個視頻,我也是一位母親,我的孩子也是差不多的年紀。只要看一眼,我會流淚,我想擁抱這位媽媽,或許這一輩子都會活著自責中。我更加為孩子哭泣,花還未開就凋零了,什麼樣的事情可以把最重要的生命拋棄。我們有時候不能說孩子讀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成績,難道評論者都是211、或985的嗎?不一定吧。我有時候想,70後的上海人很多都只生了一個孩子,沒有玩伴,一直是家裡的寶貝,保護太好了,就像溫室裡的花,嬌弱,易碎。還有如果學校裡有心理醫生,孩子碰到心理問題是不是也可以干預一下。再有,父母和孩子要多溝通,尤其是青春期的娃,很多時候要平等對待,把他們當成人來交流。以上是我的觀點。最後願孩子的靈魂安息。🙏


雙子座不背花心的梗


你們這些說自己以前捱了多少打的,這些孩子嬌生慣養的,你們只是想吐槽,自己以前的不公,看不慣這些孩子,我只能說你們別再一直以自我為中心了,你們得看現在的時代,現在已經不同了,時代在發展,教育在進步,那教育進步了有什麼用呢?看看那些美國的孩子吧,從小爸媽就賦予了他一個成年人的權利,他們只是陪伴著他,引導他走向正確的方向行走!只是一個指路人!所以美國孩子從小自己有主見,有創造力,想象力,我不詆譭中國,但也不盲目愛國!中國教育就是缺乏這種東西!用爸媽的權威來逼迫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強壓給他們!磨滅他們的自尊!打壓著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這就是中國的強權教育!其實小孩從小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自尊!我們不應該讓他泯滅掉!希望這些事情能夠喚醒中國的強權教育,別再來這麼多批評責怪孩子的,他們只是孩子啊!你們和他們較真什麼呢!!!父母是孩子在最後的港灣,讓我們好好的愛他們吧!


比你優秀的比你還努力


我們不知道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但是他媽媽肯定是心痛欲絕,如果就這一個孩子的話,這該是多大的打擊,這讓她怎麼活,在自己面前死掉,任何一個母親都接受不了這個打擊

他的衝動毀了自己,也像一把刀狠狠地捅了最愛自己的人。

不管教育有沒有問題,就社會普遍現在來說,我們需要加強挫折教育,家庭教育。我們的教育只有寫作業,是不是因為社會評價標準的唯一性造成的。

挫折教育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來達到,經歷比賽,一起輸一起贏,這個我們現在中小學基本沒有

家庭教育可能因為家長水平有限和忙於工作而缺失,知識分子。這需要父母多學習怎麼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多花些時間去陪孩子。

畢竟死者為大,我們越討論,家人越傷心,完全不能承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