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臀位還會入盆嗎?自己會發動嗎?

墨藍雅軒


胎兒的臀位還會入盆嗎?自己會發動嗎?

正常的胎位就是胎兒以頭朝下腳朝上的姿勢蜷縮著,在32周後就能慢慢的以這種姿勢固定下來,然後入盆。但如果胎兒不是以這種姿勢入盆的話,那就是屬於胎位不正了,比如說臀位、橫位、顏面位等。


那麼,胎兒臀位還會入盆嗎,會自己發動嗎?

1.胎兒臀位當然會入盆,很多孕媽還因為臀位順產的呢,不過這是個複雜的過程,並不是所有臀位的準媽媽都能如願順產,一定要聽醫生的安排,因為臀位順產存在很大的風險。

2.胎兒發動和胎位、入盆沒有任何關係的,有的媽媽是最後幾天才入盆,有的邊入盆邊生。只要時間到了,自然就瓜熟蒂落。


3.胎兒是在預產期前後兩週發動都屬於正常情況,但早於37周發動就是早產,晚於42周發動就屬於過期妊娠。

4.孕28周後如果還是臀位的話,孕媽可以通過胸膝臥位法幫助寶寶糾正胎位,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防意外。

所以,題主現在也不要因為臀位而太擔心,還是有機會轉正的。分娩方式到時提前由醫生評估,但也不能盲目堅持順產。

你好,我是希媽,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希媽育兒


胎兒入盆一般指的是胎兒頭部進入準媽媽骨盆的過程,而胎兒臀位是寶寶頭朝上,屁股朝下的姿勢呆在準媽媽的肚子裡,因此胎兒臀位是不會入盆的。



胎兒的臀位還會入盆嗎,自己會發動嗎

其實只要胎兒還沒入盆,其體位隨時都會發生變化,此時胎兒是臀位,過一段時間也有可能轉成正常胎位,隨後寶寶會自己入盆。


當然了,越到孕晚期胎兒越大,想要轉成正常胎位的可能性也會越小,如果胎兒一直是臀位,那就很難入盆了。

至於胎兒會不會自己發動,其實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有些寶寶臀位,準媽媽會出現破水等臨產徵兆,但也有一些寶寶臀位早早就被剖腹產了。

胎兒臀位在生產時風險較大,因此為了安全起見,一般醫生都會建議準媽媽在孕39周左右提前剖腹產。

總之,胎兒臀位一般是不會入盆的,除非寶寶又轉成了正常胎位。另外,胎兒臀位建議準媽媽一定要按時產檢,聽從醫囑。


學而時習之育兒


什麼是入盆?

入盆是指在妊娠晚期,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使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



所以說臀位的寶寶是不會入盆的。

臀位大多數情況為剖腹產。一般醫生都建議媽媽提前住院,一有不舒服,見紅或者破水就立刻手術。

什麼是臀位?

臀位其實是胎位不正的一種,是指孩子的頭在上腳在下的一種情況。一般情況下寶寶在30周以後就會由各種姿態轉換為頭位,即頭朝下,為媽媽生產做準備。

臀位有辦法糾正嗎?

大部分臀位會隨著孩子的運動自己轉下去,但是有一部分寶寶卻遲遲不肯,醫生就會告訴寶媽一些辦法,比如趴一趴,慢慢的孩子的頭會隨著地心引力轉下去,這也僅限於34周之前且臍帶沒有繞頸的情況,如果臍帶繞頸再趴有可能導致孩子缺氧,有生命危險。



還有的醫生會叮囑孕媽要注意運動,不能總是坐著或者躺著,也有利於寶寶轉位。

臀位可以順產嗎?

臀位也是可以順產的,但是僅限於胎兒較小的情況,胎兒太大,如果堅持順產,在生產時有可能因為頭太大出不來,造成孩子缺氧,對於產婦來講也可能有危險。



其實臀位的寶媽也無需過分擔憂,現在醫學技術很發達,已經將手術的風險降到最低,剖腹產和順產的孩子沒有傳說中的差別那麼大,關鍵在於後天教育。


丁媽親子時光


首先,科普一下醫學知識。


什麼是臀位?


就是指寶寶的臀部在媽媽骨盆入口處。是最常見的異常胎位,約佔足月分娩總數的3%~4%。


分為三種


1、單臀先露


2、完全臀先露


3、不完全臀先露



那麼,胎兒的臀位會入盆嗎?自己會發動嗎?


肯定會的,要不怎麼會有一定數量的臀位分娩呢!


單臀先露為例


在妊娠晚期,胎兒的臀部會進入媽媽的骨盆入口進行銜接,此後,隨著預產期的接近,媽媽身體的催產素分泌增多,到達一定量時就引發規律性的宮縮,開始分娩旅程。


與頭位不同的是,臀位是寶寶的臀部在媽媽的骨盆裡旋轉、下降,以最小的經線娩出臀部、軀幹和下肢、上肢,最後娩出頭部。



哪些情況適合陰道分娩?


1、胎齡>36周。


2、單臀先露


3、寶寶體重在2500~3500g之間。


4、無胎頭仰伸。


5、媽媽骨盆大小合適。


6、無其他剖宮產指徵。



哪種情況的臀位不適合陰道分娩?


1、產道異常:骨盆狹窄、軟產道異常等


2、胎兒大小:寶寶偏大,體重>3500g,或者有胎兒胎心監護異常情況。


3、年齡達到或超過35歲第一次生寶寶的產婦。


4、其他:有臍帶先露或膝先露、難產史、不完全臀先露、瘢痕子宮等。



臀位分娩的危險性有哪些?


1、因為胎兒的臀部不如頭部規則有硬度,所以,對羊膜囊的壓力不均,易造成胎膜早破,可引發臍帶脫垂的危險。


2、胎兒臀部不像頭部能貼緊子宮下段和宮口,所以,不能很好的刺激宮口和宮旁神經,故會導致宮縮無力、產程進展慢和產後出血。


3、容易造成寶寶的損傷:比如,寶寶出頭困難導致窒息或臂叢神經損傷、腦出血等。

所以,現在的臀位基本上都是剖宮產,因為害怕萬一。



我是有著多年助產經驗的產科工作者,有什麼孕產方面的疑問可以加我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哦!


產房說


胎兒的臀位還會入盆嗎?自己會發動嗎?

從前常聽說難產這個詞,一般都是把分娩時間過長,出血過多,母體和胎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叫做難產。在婦產科學不發達的年代,死於難產的嬰兒和產婦不在少數。而臀位入盆也屬於難產的一種。


什麼是臀位?

1. 臀位是指胎兒臀部為先露部位,最早進入骨盆的入口,而胎兒的頭部朝上,在子宮底部以臀位分娩稱為臀位產。

2. 引起臀位的原因,是胎兒比較小,妊娠未足月,羊水過多,胎兒在宮內有較大的活動空間引起的。還有就是胎兒在宮腔內活動受到限制,雙胞胎,羊水過少,子宮畸形等都有可能造成臀位的發生。


3. 臀位分娩的方式各種各樣,比較複雜。有可能屁股和腿先出來。腿貼著臉,屁股先出來。也有可能劈叉著一條腿先出來,五花八門皆有可能。

臀位分娩的危害

1. 臀位分娩有可能會導致臍帶先出,就是在嬰兒出來之前,臍帶搶先脫出,夾在胎兒腿部和骨盆之間,無法及時供應氧氣。而胎兒頭部是最晚出來的,所以分娩時間越長,胎兒越容易引發缺氧。

2. 臍帶脫垂對胎兒的生命威脅很大,胎兒有可能因為臍帶受壓,發生宮內窘迫甚至死亡。還會造成胎兒心率過緩而死亡。


3. 臍帶脫落對母體也會產生危害,因為要加速娩出胎兒,所以會利用到產鉗等助產術,這樣母體受感染得幾率也增加。

胎兒的臀位很難入盆,但是會自行發動。而孕媽一定要重視產前檢查,如果發生臀位,孕媽可以每天胸膝臥位堅持30分鐘。持續1-2周,有時不用糾正,胎兒都會自己轉過來。如果沒有效果,最後應該諮詢醫生的意見,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以防止意外發生!

祝大家好孕!

我是二胎全職媽媽,多平臺作者;歡迎關注(逗媽育兒路),一起探討孕產、育兒專業小知識;您的隨手點贊是我寫作的動力,歡迎狂點,感恩遇見!

逗媽育兒路


一般來說,在懷孕36周之前,寶寶在子宮內的狀態呈臀位姿勢是很正常的,孕媽媽不需要格外擔心;在36周之後,大多數寶寶會自己轉成頭位,極少數的寶寶沒有轉動仍呈臀位姿勢,這就是胎兒臀位。我當時懷孕的時候是雙胎,32周孕檢時一個臀位一個橫位,到36周孕檢時都轉成了頭位,38周+2順產生下兩個女兒。不知道你現在懷孕多少周呢?


如果小於36周還是有機會轉成頭位順便的哦!如果已確定臀位,是很難入盆的,建議還是選擇剖腹產方式生產,這樣對準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最安全的方式。如果順產,對準媽媽和胎兒都存在一定的風險。臀位分娩時,常常出現臀部、肩部出來了,但胎兒頭部較大無法順利娩出的情況。如果胎頭卡在了陰道內,那麼臍帶就會被擠壓在胎頭和陰道中間,如果擠壓超過5分鐘,容易發生胎兒缺血缺氧甚至死亡的危險。同時臀位生產容易導致準媽媽生產時出現宮縮乏力的現象,從而使生產時間過長,甚至是產後出血的嚴重情況。


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最安全的分娩方式。


伶動星空


我就是臀位,沒入盆,37+1的時候破水了,剖的


快樂小吃貨3


我就是臀位,剖腹產的,36周的時候宮縮嚴重,疼了幾天,去醫院就被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