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有時,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足以殺死一個孩子。”


昨天,一段“上海17歲男孩跳橋身亡”的視頻傳遍網絡: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視頻中的男孩因與同學發生矛盾而遭到母親的批評,情緒激動的他衝出車門,穿過車流跑到橋邊,幾乎毫不猶豫地跨國圍欄,縱身一躍。

母親來不及抓住他,眼睜睜看著孩子墜落橋下,她跪地痛哭,無助地拍打著地面,然而一切於事無補,17歲的生命就此離開了這個世界。

時間無法倒退,現實無法假設,我們也不忍心對這名悲慟的母親加以苛責,失去孩子已是對她最大的懲罰,這個枷鎖會扼住她一輩子。

但我還是忍不住嘆惋,如果換一種溝通方式,甚至是另一種語氣、語調、措辭……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畢竟那還是個鮮活的孩子,畢竟他本該擁有無限可能的外來。


語言暴力,真的可以殺死孩子

我堅信父母愛孩子是一種天性,只是他們選擇了一種反向的表達方式給孩子傳遞愛的信息。

所以,他們往往內心堆滿了愛意,卻表現得滿目猙獰。

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鼓勵的。

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是正面評論的十倍有餘。

“你怎麼這麼笨?”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為什麼別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

“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

“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這些,都是父母責罵孩子的常規用語,他們並非有意傷害孩子,也不是為了發洩負面情緒,更多的只是想當然的脫口而出,心想:這麼幾句都承受不了,以後還怎麼走上社會?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真人秀《嚮往的生活》裡,宋丹丹帶著兒子巴圖做客,習慣在眾人面前吐槽自己的兒子。

看到別人的孩子為大家做早餐,宋丹丹會說:“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當巴圖為她手忙腳亂生火煮雞蛋時,她卻一邊奚落兒子笨手笨腳,一邊埋怨兒子揚起的菸灰弄髒了自己的臉。

像宋丹丹這樣的父母在中國並不少見,他們其實一心想著孩子,只是錯以為說點讓孩子大受刺激的話,就可以幫孩子變得上進,有時甚至只是為了客道謙虛,就得在親朋好友面前把孩子數落一頓。

正因如此,我們才會聽到那麼多永遠追趕不上的別人家對孩子。


好好說話是父母的必修課

2012年5月,我拿到了人生第一筆薪水,恰逢我母親的生日,雖然工資不高,但為了給她一個驚喜,我花光了所有的錢給母親買了個新款手機。

飯席上,親戚們都誇我懂事孝順,只有我媽一臉不高興,她把手機推到我面前,劈頭蓋臉地罵了起來:

“你現在能掙錢了,翅膀硬了是吧?買這種不實惠的東西幹什麼?我又不是沒手機用!本事沒學到,花樣倒學了不少!就不能省著點,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就不能讓我少操點心嗎?!”

原本歡快的場面一下子暗淡下來,我感覺自己從天堂墜落地獄,臉上的喜悅瞬間被悲憤所代替,我徑直離開了包廂,頭也沒回。

後來舅舅告訴我,我媽其實很喜歡我送的手機,舊手機已經快報廢了,她早就想換個新的,只是一直沒捨得買。

我想,也許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家長,他們似乎永遠無法直視孩子的好,選擇一種錯誤的方式予以回應,用打擊,挖苦和諷刺來表達對孩子的讚揚和肯定。

很多孩子都經受過這種“打擊式教育”的摧殘,他們尚處於不斷尋找自我認同的階段,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因為反覆遭受這樣的打擊,而變得不自信,甚至自卑,最後不願與人溝通,甚至疏遠父母。

一項針對 1000 多名未成年人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在家“經常被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徵最為明顯,這些孩子中,表現“自卑”的佔25.7%,表現“冷酷”的佔22.1%,表現“暴躁”的佔56.5%。

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別用你的狠話磨滅孩子的尊嚴

去年,重慶一個11歲的男孩小文因為沒做完作業還頂嘴,在公交車上被母親扒掉衣服褲子,全身只剩下一條褲頭和一雙襪子。

扒完衣服後,孩子的母親頭也不回地下了車,孩子獨自一個人在車上不知所措地站到了終點站。

當民警找到孩子時,孩子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把孩子送回家時,母親的第一句話,不是心疼和後悔,而是嫌棄和不滿:

“你回來幹什麼,就待在外邊吧!”

我不知道,那位媽媽是在多麼憤怒的情況下才表現出如此激進的態度,但我知道,這些言行,一定傷透了孩子的心。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發佈過這樣一則海報。

一個失落的孩子,拿著26分的考試卷。他眼角下垂,神情緊張,看起來十分害怕的樣子。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你腦子讓豬吃了嗎?”

“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


孩子不小心弄碎了花瓶,低著頭,不知所措。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天天毛手毛腳,你上輩子是闖禍精啊?”

“家裡有你,真倒大黴了!”


小孩抱著足球回家,還沒來得及跟父母分享喜悅,就開始被嫌棄。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沒見過這麼髒的孩子。”

“你是從垃圾堆裡撿出來的?”


一句句來自父母的責罵深深刻在了孩子身上,就像一道道傷疤。


父母不該是孩子的職業差評師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被父母罵得想自殺是種什麼體驗?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讓人心痛:

在我傷心難過得哭到虛脫的時候,父母卻看著我說:發什麼神經。

當語言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懂得和孩子交流的父母不會對孩子肆意批判,他們會用更溫和的方式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著名心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就提到了幾種和諧的親子溝通方式:


觀察

父母要對孩子們的行為進行仔細觀察,說出觀察的結果。做好觀察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對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比如當老師告訴父母孩子沒交作業,不要對孩子說:“你怎麼又不寫作業了?”

只要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有評判,就會引起孩子心中的逆反情緒。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你為什麼不寫作業?”這是客觀的疑問,孩子就會說出,因為作業太難、太多,或者不喜歡老師等原因,父母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導。


感受

不少父母喜歡急於求成,卻忽略了孩子的心情。

比如,父母叫孩子打掃房間,孩子有情緒,灑了一地的水,就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這對孩子的感受是極大的傷害,也許孩子只是想偷懶,卻被冠以笨、無能的標籤。

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都應該說出各自的感受,父母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教育孩子不要那麼懶,要是孩子還是不願意,態度可以適當強硬點,但不能胡亂指責。


正面鼓勵

當孩子遭受打擊,或者對做某些事情猶豫不決時,父母可以用正面鼓勵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正向引導,讓孩子重拾自信。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在電影《奇蹟男孩》中,奧吉容貌怪異,無論走到哪裡,都飽受同學們的非議。

但媽媽一直鼓勵奧吉:

“孩子,心裡的地圖將指引我們要去往哪裡;但是,臉上的地圖是記錄著我們曾經去過哪裡。”

正因此,奧吉才能樂觀而勇敢地對同學說:“我可是拼了命才讓自己這麼帥的。”


明確要求

清楚地告訴孩子,希望他們做什麼。

比如孩子出門磨蹭,家長通常對孩子說:“你能不能快點呀,總是磨磨蹭蹭,每次都得催你,讓人等你。”

孩子一般聽到這些,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繼續慢慢悠悠。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對孩子說:“我們快要遲到了,五分鐘後出門吧。”

這才是對孩子提出具體的要求。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我們總是把最好的態度留給陌生人,最壞的態度留給身邊親近的人。

愛之深,但未必就要“責之切”,別讓那些過於嚴厲的表達,遮蔽了愛的流動。

父母永遠是孩子內心無可替代的港灣。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語言暴力,真的會殺死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