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所有的皇帝中,為什麼有人說乾隆皇帝是清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呢?

不失君


▲紫禁城掠影

由於那時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剛剛起步,各項變革都還沒有真正完成,所有他們對清朝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還是持有一定尊敬態度的。為了與清國打好關係,西方各國在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時,紛紛遣使來賀,就連遠在千里之外的英國也不例外。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王喬治三世以祝賀乾隆帝八十壽辰名義,派遣貴族喬治·馬戛爾尼伯爵率團訪問清國,希望通過談判讓兩國互通有無。馬戛爾尼使團此行特意攜帶了許多貴重禮物,以表示其對古老東方帝國的崇敬,據英國史料記載,這批禮物是全英上下激烈討論後挑選而成的,光是研究給乾隆皇帝的賀禮,喬治三世就曾特意請教了兩位曾在中國傳教的教會人士,請他們推薦中國皇帝喜好的禮品。

▲英王喬治三世畫像

為提高通商成功率,馬戛爾尼使團絞盡腦汁,不僅在禮單上增加了英國最先研發的高科技產品,如蒸汽機、棉紡機、織布機等,還想通過向滿清朝臣展示榴彈炮、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等先進武器來脅迫大清與英吉利通商。然而,當清廷眾臣見到英國使團進獻的規模龐大且裝備有110門大口徑火炮的“君主號”戰艦模型時,並沒有表現出多大興趣,因為在這些傳統文人看來,洋人的火槍火炮,不過是些無用的奇技淫巧罷了,到了戰場上只能逞一時之威。

▲故宮所藏西洋鐘錶

另一方面,傲慢的乾隆皇帝在隨便翻看英使禮物清單後,發現其中並沒有他心中所想的奇珍異寶,只有一些精巧但不怎麼值錢的鐘表儀器,於是命令內務府將禮物入庫後,便不再關注英國使團,只是讓軍機大臣和珅代為招待。如果當時乾隆皇帝對英使所送國禮有所重視的話,也許中國就不會有屈辱的近代史了,可惜這只是如果,乾隆皇帝永遠也不會想到,大清在幾十年後就會被這些英國人強行打開國門。

▲英國人所繪馬戛爾尼覲見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清廷官員在安排馬戛爾尼使團與乾隆帝會面時,兩方還因為下跪禮儀產生了爭執,而這也直接導致乾隆皇帝下旨降低了對英國使團一行的接待規格。在當時的清廷官吏看來,普天之下莫非皇土,英使覲見大清皇帝時也應行三跪九叩之禮,而馬戛爾尼伯爵以自己不是清國之人拒絕了這一無禮要求。會見時,馬戛爾尼只是向乾隆單膝下跪,以表誠意。在覲見乾隆之時,馬戛爾尼當面呈遞了英王喬治三世寫給大清皇帝乾隆的國書,由於國書極為正式,清朝禮部官員不想惹得乾隆不悅,在翻譯時將英王口氣翻譯得異常卑微,通篇都是喬治三世對乾隆的阿諛奉承之語,這令乾隆更加自大盲目,以為英國是在求著與大清通商。事後乾隆以“小國無禮,妄圖與天朝平等交往”為由直接拒絕了使團通商請求,並聲稱只要英國擁護大清,願以天朝上國馬首是瞻,無需每年朝貢,天朝自有賞賜。

▲工業革命

失敗而歸的馬戛爾尼使團回國時,和珅給他們送去了乾隆帝寫給喬治三世的回信。當使團回到倫敦,向喬治三世呈上這道來自東方的聖旨時,英國上下笑掉了大牙——乾隆皇帝認為大清乃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不需要與小國進行通商,如果英王喜歡大清瓷器、絲綢等物,那就向大清主動稱臣,大清每年都會對英國進行賞賜。由於英國位於蠻夷貧瘠之地,距離天朝上國路途遙遠,因此無需每年上貢,只要心向天朝便可。殊不知,當時英國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國力強盛,全球各地都有它的殖民地,英王遣使大清,只是不想與一個完全不瞭解的國度貿然開戰罷了。如今,人們隨時可以在大英博物館見到乾隆皇帝這封如井底之蛙一般盲目自大、妄圖令英國俯首稱臣可笑“聖旨”。

《馬戛爾尼回憶錄》《清高宗實錄》


趣觀歷史


乾隆時期吏治敗壞無可救藥也好,滿洲貴族多數喪失了進取心也好,歸根結底可以表現為國庫收支情況。在康熙和雍正期間,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基本是盈餘的。在乾隆年間,由於十全武功,以及後來的白蓮教大起義,讓清政府國庫嚴重虧損,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窘境,這是清朝由盛轉衰的重要標誌。


近代以前,古代封建政府主要收入可以歸結為土地稅和人口稅,次要收入包括海關稅和食鹽專賣收入,其他只能算零星收入。最大的支出是維持政府運作所需的公務開支,皇室及其宗室費用,其次是軍事費用、大型工程營造費用(比如說治理黃河、營造帝王陵墓或園林、修繕長城等)。

首先我們看一下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情況:

可以看到,一直到乾隆中期,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歲入)一直是穩步增長的,說明在康熙、雍正、乾隆前期統治下,國家經濟一直是向好發展。但是到了乾隆萬年,以及嘉慶和道光年間,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是持平並有所有下降的,說明經濟情況一般。這個轉折點正好是乾隆年間。

在收入結構方面,土地和人丁稅比例逐步下降,鹽稅和關稅在上升。


在清政府支出方面


對於古代政府而言,軍事支出一直是支出的大頭,清政府需要維持20萬人的八旗軍隊和70萬人的綠營兵,每年耗費的軍費大約是財政收入的50%,即2000萬兩左右。順治年間的,政府官員官俸總計為200萬兩;乾隆三十一年,官俸達到543萬餘兩。在康熙和雍正年間,花費雖然不小,甚至還有平定三藩之亂、征討噶爾丹等戰爭,但是總體上國庫是有家底的。


乾隆皇帝登基時,他的祖父康熙和父親雍正,給他留下了欣欣向榮的一個帝國,當時的帝國,每年的國庫收入約為4000萬兩白銀,支出大約為3000萬兩,每年有1000萬兩白銀的盈餘。根據記載,康熙48年(1709年),國庫存銀5000萬兩,雍正6年(1728年),國庫存銀6000萬兩。乾隆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到了統治中期的乾隆22年(1757年),國庫存銀進一步增加到7000萬兩,是相當寬裕了。
在乾隆統治的60年裡,先後發起十次對外、對內戰爭的勝利,乾隆驕傲地自號為“十全老人”。這十全武功是:1747至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戰、1755年的平定準噶爾達瓦齊部之戰、1755至1757年的平定準噶爾阿穆爾撒納之戰、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亂、1762至1769年的清緬戰爭、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至1788年平定臺灣林爽文叛亂、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至1792年兩次征戰廓爾喀。

由於乾隆連年用兵、靡費巨大,導致國庫日漸空虛。比如準噶爾之戰,清朝耗費白銀2311萬兩(相當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賠款)、大金川之戰耗費755萬兩、準回之戰耗費3300萬兩、小金川之戰耗費6000萬兩(相當於鴉片戰爭賠款的3倍)、鎮壓臺灣林爽文耗費800萬兩、徵緬甸之戰耗費911萬兩、安南之戰耗費100萬兩(《中國財政史》)。
上述幾次戰爭合計約1.5億兩白銀。這種不計代價的戰爭給國家財政帶來了極大壓力。當時的軍機大臣阿桂就曾經上書:“國家經費、驟加不覺其多,歲支則難為繼”。洪亮吉也在著作中抱怨:“四川只金川用兵以來,又承製府福康安,徵調賦斂無藝,倉庫乃空如洗”。
更為嚴重的是,乾隆末年,以和珅為代表的貪官開始肆無忌憚得進行貪汙,國庫收入減少不說,百姓的負擔則更加嚴重。終於在嘉慶初年(乾隆當時已經退位為太上皇),釀成川楚白蓮教大起義。清政府為了鎮壓這次規模空前的大起義,耗費白銀達到空前的2億兩,歷時9年半,才將這次起義鎮壓下去,平均每年需要額外增加軍費2000萬兩,讓本已不堪重負的國庫更加雪上加霜。
乾隆末年和嘉慶年間,為了籌措越來越大的軍費支出,不得不開始納捐,也就是賣官鬻爵,進一步導致了朝政的腐敗。(以上引自拙作《清朝乾隆的“十全武功”反而導致清朝由盛轉衰》https://www.toutiao.com/i6522428550841106958/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的頭條公眾號查看原文)

可以說,乾隆的“十全武功”,基本把所謂康乾盛世積攢的家底全部搭進去了,給自己兒子嘉慶留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所以說,乾隆時期,是清朝開始由盛轉衰的開始。


象眼觀天下



乾隆好大喜功、奢靡浪費,他六下江南,不僅耗費巨大,而且遊山玩水的成分大大多於實際工作的需要。為了滿足其奢靡的需要,不僅在江南大修園林,沿途也擾民甚巨。而且重用貪官和珅。乾隆晚期,貪汙盛行,造成民不聊生。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爆發了白蓮教等農民起義。而且乾隆還盲目自大,認為天朝無所不有,不需要與外國通商,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逐漸在世界上落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