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攝影必須使用35mm才會出彩嗎?有什麼好建議?

色影君


人文攝影必須使用35mm才會嗎?有什麼好建議?

當然手機也能拍好攝影,攝影在達到一定程度是表達的則是心性。

如果讓我建議拍攝人文攝影,當然我還是會推薦35mm1.4 35mm焦段,標準的人文攝影視角。這款鏡頭體積也不小,35mm視角可以對環境更好的交代,也可兼顧人像絕對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環境人像鏡頭,人文利器。


或者拍攝美女人像,則推薦50mm f1.4體積相對於那款較小質量不錯,性價比高,50mm的焦段太經典是人像經典之作,拍攝半身人像的不錯選擇。


這二個鏡頭都是1.4的光圈,都可以更好的虛化背景,達到想要的虛化效果,提高光線不足情況下的快門速度。如果是拍環境人文作品,那就上的35MM F1.4,因為更能兼顧人像和周圍的環境,更好的交代人文攝影.

如果喜歡半身人像,人像特寫更好的背景虛化,50MM 1.4是個非常好選擇,而且人文大師一般都選擇16--35到50mm


希望能幫到大家,我是頭條攝影不是師,看後點個贊,爸媽都說棒!


攝影不是師


35mm鏡頭焦段視角的包容度來講,確實是拍攝人文題材攝影的最佳焦段,但卻不是絕對的焦段。

退一步24mm焦段適合拍攝風景,但同樣適合較大場景或人物眾多的人文拍攝;進一步50mm焦段適合人像拍攝,但同樣適合拍攝距離較遠情況下的人文,或人像特寫,局部小品。



35mm焦段就是比較符合人文攝影的中和點,掛機35mm定頭去拍攝人文的話,一個鏡頭就可以輕鬆搞定了。其實,更多的時候,掛機24-70mm去拍攝人文攝影,反而會更加得心應手。

因此出彩的人文作品,不一定都是出自35mm焦段。但是出自35mm焦段的人文佳作一定很多。


當然,同樣拍攝人文作品,還要看你傾向地理風景多一些,還是人物人像多一些,這種內容的不同,也直接決定著你焦段的選擇。對我而言,這也是為什麼我一般會選擇用24-70mm鏡頭去拍攝人文的原因了。焦段可選擇性大,自然拍攝題材的彈性空間就大。

配圖:劉二強


陌上小麋鹿


不整那些廣告公司的虛頭巴腦的東西,咱又不是造相機,造鏡頭的,懂那些幹啥?

這個得看相機的底片大小才能決定要多少焦段!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絕對優秀的相機📷但是“底大一級壓死人”……嗚嗚~(>_

人文攝影一般分兩種。

一種是:記錄片,帶有濃烈的景觀寫實藝術感和文化感,用定焦鏡頭比較多!特別是“大光定”也就是“牛頭”,全手動才是最好的……

另外一種是:新聞記者專屬用的鏡頭都是“狗頭”,也就是“狗仔隊鏡頭”,全自動變焦的,偷拍盜拍,緋聞鏡頭,也被稱為間諜鏡頭……

(盜拍明星緋聞的記者一般都叫:爛仔,大爛仔,爛文人)

(盜拍社會黑暗面交給公安作為證據的叫:英雄)(記錄戰場的叫:大英雄,鬥士)

這叫規矩!

所謂的35mm鏡頭也就是個APS畫幅機上的標準廣角鏡頭,這個畫幅和老膠片的135膠片是一樣的(如果你玩過海鷗就懂了)

大片!就是大底子,定焦頭,手動黨,數毛黨。不管啥焦段要的是“大片兒感”“鏡頭感”!

鏡頭焦段和底片大小是直接掛鉤的,多大的底子就得多長的焦段!

玩單反不能玩得像靈脩班兒似的,一堆沒用的廣告技術參數在哪裡糾結😖

比較牛逼的傢伙會選擇一款懷舊版的相機配上最標準的一顆鏡頭講故事……這才叫藝術!

(單反都是一樣的,什麼樣的人拿上什麼樣的鏡頭,你就知道什麼樣的人品)


剛繪圖者888


說人文攝影必須是使用35mm的鏡頭有點絕對了。

一般的人文攝影師多使用28一50mm間廣角鏡頭進行拍攝,使用廣角鏡頭可以貼近拍拍人物的臉和身體,拉近了被拍攝對象的距離,從而營造一種親切的感覺。

廣角鏡頭還有一個優點:大的景深。這個特點使得攝影師可以不必嚴格地進行對焦就能迅速地進行拍照。

在光線不足的時候,攝影師可以使用相對慢的快門速度拍照,如28mm鏡頭可以在1/30秒拍出清晰的畫面。



廣角鏡頭拍攝時,要知道廣角鏡頭的使用技巧,否則容易出現因為放大透視效果造成畸變。

使用廣角鏡頭近距離拍攝一個人的全身鏡頭,畫面的人物頭部好像大籃球,腳則小得可以穿下嬰兒的鞋。但聰明的攝影師會避開這種情況,站得遠一點進行拍攝,讓人物在畫面中顯得小一點。

至於使用那一個焦段的鏡頭,視乎個人的使用習慣,沒有統一的標準。


36旅行


人文攝影中沒有使用那個焦段的鏡頭會更出彩這一說,包括35mm的鏡頭。人文攝影,需要用一定的元素和信息量來交待環境和人物的關係和關聯性。所以,一般選擇廣角鏡頭拍攝居多。但使用廣角特別是超廣鏡頭,會帶來畫面的變形。相對來說,35mm鏡頭拍出照片的變形程度不是很大,且拍攝的面面比較廣,能滿足人文攝影的一般要求。所以,一些人比較喜歡用這款鏡頭。但有些拍攝題材,如能合理使用超廣角鏡頭變形的效果,同樣也會使作品更加出彩。


海哥攝影工作室


首先人文也是我之前回答問題中提到的膠片問題,因為膠片是錢,每按一次快門你都是可以計算出你的消耗. 所以在拍攝膠片時我們人一般都會比數碼更加講究分寸,不會胡亂拍攝. 而且膠片的顏色在掃描出來是24bit,顏色上也會加分很多,特別特別在高光中是可以給予數碼給不了的調整空間. 35mm膠片黑白負片,會給你很多對比度的空間以及精細的細節調節,如果你會黑白暗房就不難發現doge和 burn 手法給你的控制的快感.

如果樓主問題是關於35mm焦段的話我個人認為在拍人文焦段的選擇上是很自由的 只是35mm焦段是一個容錯率高和鏡頭穩定性好的頭. 數碼方面前期最大光圈夠大,最小光圈過關,是一個綜合能力好的焦段鏡頭.

最後推薦你兩個攝影師你可以學習參考

Luis Carle

GERARD H. GASKIN


下水道里的香餑餑


什麼是人文攝影?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義,我個人認為人文攝影如果用一句話來解釋,是不是可以這樣表述:忠實的記錄和反應一個民族生存方式的照片。

人文攝影是記實的,不是擺拍,也不是後期製作完成的。所以用什麼鏡頭出彩與鏡頭本身關係不是很大,反而與拍攝現場情況和攝影師的使用習慣有關。我個人就習慣使用長焦抓拍人文照片,不打擾被拍攝對象,畫面自然生動。



陽光山水111


人文攝影不是光用35mm的頭就能出彩,而是鏡頭後面的腦子。有的攝影大師愛用28mm的頭,有的大師愛用50mm的標準鏡頭,照樣都很出彩。就我個人在使用過35mm頭的感覺是,既可以控制鏡頭變形,又可以拍到想要的場景,所以很多攝影師長用這種頭。


荊亮8111


拍攝只與鏡頭有關,與焦段沒關係


濟南莽撞人


28mm涵蓋的信息量太大,相對難駕馭;50mm涵蓋的信息量太少,景深也淺,不利於抓拍;35mm透視不太誇張,可攻可守,景深好控制,以下照片是我最近用35mm手動定焦拍的。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