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上輩子當過皇帝,這輩子才幹了服務業


一定是上輩子當過皇帝,這輩子才幹了服務業

vx搜索:今夜景闌


我最佩服從事這3個職業的人:

一是人工智能,因為他們掌握著我的未來;

二是醫生,因為他們掌握著我的生死;

三是服務業,因為他們做了份“非人”的工作。


01.

態度是服務業一項重要的KPI,顧客對服務人員態度的滿意度,決定著獎金的係數。

而態度是情緒的表現。

所以,一個標準的服務人員是沒有情緒的。

在顧客面前,即使你剛被男朋友劈腿了,你也不能哭出來。

碰到個好領導會給你5分鐘到廁所去哭,哭完馬上補好妝回來微笑面對每一個上帝。

你被心儀的女生表白了,高興的想上躥下跳,你得忍著,任何程度的開心,你都只能得體的笑。

然而,得體的笑是情緒嗎?

不是,它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表情!

哦,no!上面我說錯了,在顧客面前,沒有情緒也是不行的。

我的前前舍友小麗,她在一家五星級酒店行政酒廊工作,面對的客人非富即貴。

她曾經最自豪的是:工作2年,從未被投訴過。

直到...

那天她一個人服務3桌客人,一直在來回穿梭,拿酒、拿菜、遞毛巾、遞咖啡、清理垃圾...

最後一桌客人還沒走,經理就上來找她談話了。

原來剛剛在這裡吃飯的客人在退房的時候投訴她了,說她一直低著頭服務,話不說幾句,聲音還很小。

小麗聽後,忍了很久的眼淚啪地就掉下來了。

其實,在客人落座的之前,她剛接了家裡的電話,她媽媽在雪地裡摔了一跤,骨折住院了,問她今年過年回不回家?

還來不及問清更多的信息,客人就來了,她只好趕緊掛了電話去迎接客人。

一直低著頭是因為怕客人看見她眼眶裡的極力忍住的淚水。

不說話是因為怕一開口就是哭腔。

她沒有向經理解釋她“不得體”的理由,她知道自己從事的就是一份不該有不得體情緒的工作。

哭完之後,她又像往常那樣忙了一整天。

下班後,她交了辭職信,給家裡打電話說,下個月就回家。

她說,在這份工作中,她壓制住了太多的情緒,拎著行李離開酒店的那天,她感覺自己輕飄飄的。

02.

有一次飛機臨近起飛,空姐正忙著引導乘客規範操作。

我前面一個穿著細高跟鞋的大姐抬頭找位置,沒看路,一腳踩在空姐腳上,自己差點摔倒。

那位空姐臉都痛扭曲了,只啊了一聲,趕緊扶住了那位大姐,嘴裡不停地說著對不起對不起,沒關係沒關係......

服務人員就是那個說對不起是自己,說沒關係也是自己的人。

在“顧客至上”的規則面前,忍已經變成了是服務業工作的一部分。

忍受顧客的隨意、挑剔,忍受顧客離去後的髒亂差,甚至還要忍受謾罵、拳腳相加。

更厲害的是:

他們在忍受這些之後,還得繼續保持得體的情緒去面對下一個顧客。

我想他們一定是經過了千百次的捶打,才練就了剛一樣的耐心!

然而,除了得體的情緒和超人的忍耐力,體力更是一個日常考驗。

服務業裡有那麼一群人。

她們一天連續工作10-12個小時,沒有午休,沒有下午茶時間,連吃飯上廁所都規定好了時間。

整天穿著標配(制服標配,通常都很不舒服)的高跟鞋,馬不停蹄的圍著顧客打轉,每個腳趾頭上都磨出了一顆顆梆硬的小黃豆,終身難去。

還有那麼一群人。

他們從上班的第一秒就和椅子粘在了一起,坐到腰痠背痛時,也不能起身做個伸展運動,下班時關節都僵硬了,兩條腿跟筷子似得。

不僅如此,他們還是一群沒有周末、沒有小長假、沒有黃金週的人,甚至回家過年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奢望。

他們的休息時間和我們是有時差的,

我們休息的時候,正是他們最忙的時候,

除了在假期,他們甚至都不能和家人朋友同桌吃上一頓飯。

服務業,是一份除了專業能力之外,還需集情緒管理、語言能力、忍耐力及體力於一身的工作。

但這樣一份工作,卻不僅普遍上升空間有限、薪資水平偏低,還走在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最前列。

從事服務業的好友說:上輩子一定是當過皇帝,這輩子才幹了服務業!

03.

心酸的是,服務人員面臨的最大的難題,不是工資低的尷尬,也不是上面所說的種種不容易。

而是幾十年來,顧客就是上帝的市場環境,導致服務人員屢屢不被尊重的問題。

華住酒店CEO季琦就曾在節目上說過:

服務人員缺的不是錢,缺的是尊重和認同。

在不被尊重的環境裡日積月累,很多從業人員會產生自卑心理,再加上凡事忍耐的工作要求,使他們在面對不當行為時,往往連自我保護都會產生自我懷疑!

簡而言之就是,自我保護的本能都在這份工作裡放下了。

一個順豐快遞員因為派件三輪車與京牌小轎車發生了輕微碰撞,被車主接連辱罵,扇了6個耳光。

期間快遞員一直在道歉,面對呼過來的耳光擋沒擋一下。

順豐總裁王衛看了心痛到炸。

除了討伐追責車主之外,還發聲明要求員工在恪盡職守的同時要保護好自己。

然而,不是每個不被尊重的服務人員都有這個快遞小哥那麼幸運,能得到老闆的維護。

2016年,江西一個超市收銀員因制止顧客小孩搗亂而被多名顧客擊打,收銀員在雙方調解後當即在超市自殺。

面對顧客的強硬態度,如果超市管理人員竭力維護了她,想必事情會是另一種結局吧!

徐特立說:尊人卑己是不對的,尊己卑人也是不對的。

時至今日,“顧客就是上帝”這種不平等理論早該被摒棄了。

顧客花錢買服務,買的應該是專業和品質,而不是工作人員的卑躬屈膝。

面對不專業,顧客可以投訴,可以維權,但絕不能自詡高人幾等,把別人的尊嚴踩在腳下。

我們都是勞動者,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份職業都值得被尊重。

中國從事服務業的人超過一億人,酒店、餐飲、外賣、快遞、空乘、廣大店員、銷售、旅遊、廣告......

遍佈我們衣食住行的每一個角落。

尊重他們,也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的生活!

所以,當你在購買服務時,請記得給予服務人員得體的尊重。

畢竟你尚不可知,十數年後,當你按著機器人冰冷的屏幕時,會不會懷念服務人員曾給過你的熱情周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