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變革 聯想新生之路

4月9日,聯想集團在美國羅利舉行了全球誓師大會首站,今年的主題是"Smarter Technology For All(智能,為每一個可能)"這個slogan也被定義為聯想全新的品牌願景。

對聯想來說,我們像在登山一樣,登上了一個山的山頂就會考慮下一個要登的高山是什麼,然後制定新的戰略去爬山。

——楊元慶在2019聯想全球誓師大會上講話

在2019年中國科技企業中,聯想正處於一種非常微妙的位置。躊躇滿志與前所未有的壓力並行,這是目前聯想的處境。

今年,作為聯想董事長的楊元慶在動員表示,一年前,自己在這裡曾說過聯想集團不僅要向前走,更要奮勇向上,如今我們做到了。

智能變革 聯想新生之路

楊元慶的自信不無道理,相比於商業教父柳傳志的老練與深沉,外界評價計算機專業出身的"理科男"楊元慶多多少少有些"意氣風發"。從"Lenovo"品牌的塑造到收購IBM - PC部門,讓聯想成功國際化,大膽的決策,銳意改革,大踏步的邁進,在看似意氣風發的背後,其實藏著楊元慶更大的"野心"

智能變革 聯想新生之路

楊元慶的務實

"要用清晰的戰略和硬朗的業績說話。"這是一年前楊元慶在朋友圈留下的一句話。

楊元慶的務實自然是體現在過去一個財年裡,聯想的業務的逆勢上揚。據聯想集團公佈的截至2018年12月31日第三財季(去年第四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8%至140.35億美元,連續第六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聯想移動業務,自2014收購摩托羅拉以來首次扭虧為盈。在個人電腦行業,聯想重回全球第一。聯想集團的PC市場份額佔比24.6%,開創歷史新高。盈利水平在行業內也處於領先水平。據權威諮詢機構Gartner的報告表示,2019年,聯想在筆記本市場依然是第一,市場份額佔據了22.5%。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曾這樣評價楊元慶:"在我的心中,國家領導人受到尊敬,楊元慶同樣受到尊敬,因為他們都是敢於高舉大旗,迎接困難,不屈不撓,奮勇向前的人。","我是喜歡迎接困難的人,一遇到挑戰就興奮,楊元慶更甚於我。楊元慶正在領導聯想集團的管理層認真分析形勢,反覆研討制定中期發展戰略。"能受到一個親手締造了400多億市值商業帝國的"教父"如此之高的評價,這是55歲不到的楊元慶自信的資本。

聯想的內部突圍

早在去年5月份,在遭遇被"踢出"恆指、遭外界做空的陰影下,楊元慶選擇斷臂求生,宣佈成立全新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新業務集團是整合了聯想原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PCSD)、移動業務集團(MBG),與原數據中心業務集團(DCG)協同發力"智能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用楊元慶的話來說,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將進一步加強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地位,在移動業務領域繼續減少虧損,推動業務重回正軌、健康發展,同時將聚焦智能物聯網設備、建設UDS平臺(連接用戶、設備和服務的平臺)、提升服務滲透率。

在本次聯想的誓師大會上,楊元慶提出了聯想集團的下一個目標,要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這也意味著聯想的營業額在現階段基礎上至少要提升50億美元。雖然要應對市場疲軟和競爭加劇的挑戰,聯想集團的個人電腦方面還是要新增營業額30億美元。

質疑聲中的迴歸

從去年5G事件開始,聯想的聲譽就不斷遭人質疑與詬病,把聯想以及楊元慶都推上了風口浪尖,有人說聯想不愛國、搞"中美價差",是"美帝良心想",有人說楊元慶拿錢不幹事,是最沒有能力的CEO,有些陰謀論甚囂塵上,口誅筆伐者把聯想都被壓得抬不起頭。一向不善言辭的楊元慶選擇站出來直面謠言,對之前被傳的沸沸揚揚的"聯想,不是家中國公司"這種斷章取義的言論給出了正面回應。聯想官方聲稱這是某些外媒公司別有用心,為了流量才使用這句話當標題。並且曲解了楊元慶的意思。這件事聯想是完全被原冤枉的,聯想做為中國互聯網的巨頭,目前是在走向全球化的國際公司,楊元慶的話的本意是:聯想不僅僅是一箇中國公司,更要做一傢俱有包容力的全球化公司。

智能變革 聯想新生之路

迴歸後的聯想自然不會安於PC第一的現狀,下一個頂峰勢必就是其一直宣傳的智能化變革。利用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五大技術將驅動行業完成智能化變革是楊元慶對聯想提出的新戰略,目前來看,楊元慶顯得信心十足,全力押寶的人工智能是否真的能夠讓聯想這個"巨人"重回巔峰?這一切都是一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