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是一流作家嗎?為何感覺如今幾乎無人知曉?

花鵬翔


關於如何評判郁達夫是不是一流作家,文壇眾說紛紜。在筆者看來,郁達夫稱得上是現當代舉足輕重的作家,但還稱不上是一流作家。因此,郁達夫本人及其作品如今幾乎無人知曉,也是有諸多複雜原因的。接下來,筆者將依次從兩個方面來分別回答這兩個問題。

一、郁達夫文壇地位

要回答郁達夫是不是一個一流作家,首先需要理解,到底什麼是一流作家?我們以何種標準來把作家劃分等級?通常我們評判一個作家,主要從作家的作品入手。郁達夫奠基了現代文學史新的里程碑。他創造了與西方文壇比肩的一系列"零餘者"形象(《沉淪》),開闢了文學新的領域,大膽赤城地描寫同性題材《茫茫夜》和《秋柳》。除小說家身份之外,郁達夫還是一個有著卓越成就的文學理論家,他的《藝術私見》和《文學上的階級鬥爭》都為我國文學理論注入了新鮮的血脈。

提起郁達夫,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稍有了解的人,總會第一時間想起"私小說"這三個字。毫無疑問,郁達夫初出文壇,首先引起注意的就是他獨特的文學體裁。曾在日留學十年之久的郁達夫,不可避免的受到當時正風靡日本的"私小說"創作理念的影響,將創作對象和創作視角內化,積極關注作家本身的真實生理感受和複雜心理活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郁達夫一反常規地從"性"反面切入,以性的苦悶和變態來反映現實生活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壓力,將處在世紀之交人們無處安放的動盪情緒,由超乎常態,甚至逾越倫理的性心理和性行為表現出來。

古往今來,但凡出現一位打破傳統敘事的天才作家,總是會遭到眾人非議,批判的聲音尤其激烈。處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的郁達夫(1896.12.7----1945.8.29)敢於人先,大膽突破傳統兩性關係的牢籠,崇尚自然,抨擊現代工業文明對於兩性關係的禁錮和壓抑,尋求精神困境的出口,探索廣大青年"時代病"的深層原因。青年是祖國發展的中堅力量,把握住青年的動向就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和靈魂。在這一點上,郁達夫創作了大量發人深省的文學形象,例如《春風沉醉的晚上》、《沉淪》、《蔦蘿行》、《楊梅燒酒》裡的人物。但,一部好的作品,一位一流的作家身上是肩負著文學的使命的。一流的作家不僅要具備敏銳的感知力、微妙情感的捕捉能力、文字的運用能力、情緒的感染力更要具備拷問歷史和社會問題的鋒芒、經久不衰的影響力。郁達夫是一位非常傑出的作家,但迫於歷史侷限,他對於文學的探索還未觸及社會的更深層次,因此距離一流作家還有一定距離。

二、郁達夫及其作品的知名度

郁達夫是文學史上著名的浪漫主義抒情小說作家,他的自敘傳抒情小說有著獨特的"傷感美"和"寧靜美",他小說中呈現的獨特憂鬱風格很是符合現今眾多青年的審美,能夠引起青年的共鳴。然而,如今郁達夫的作品在當代感覺幾乎無人知曉,筆者將從以下幾個側面分析原因。

1、性描寫的大膽暴露

《沉淪》是一部自敘傳小說,其中的主人公是空有一腔熱血卻手無縛雞之力的窮苦留學生,留學在日本,因祖國還未富足強盛而常有寄人籬下之感。主人公常常獨來獨往,膽小孤僻,處於青春期的他由於生理知識的匱乏,導致了心理的異樣。他偷窺房東女兒洗澡,在春天的早晨常常手淫,甚至用僅有的生活費去小酒館,但他的心裡一直是愧疚的,他不知道這是他正值青春身體健康的象徵,認為這是自己人性的汙點,時常自責。該小說一直圍繞著主人公的隱秘性心理和異化了的性行為來描寫,用大量筆墨來刻畫這些為封建道德所不齒的情節,在當時的時代受人詬病。封建倫理道德將其視為末流之作,大肆批判。時代不容許暴露大膽的性描寫,使得《沉淪》長久以來遭到大眾的誤解,降低了知名度。

2、同性題材突破禁忌

《茫茫夜》和《秋柳》是郁達夫諸多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是被"雪藏"的作品。這兩部作品之所以沒被大眾所熟知,主要是他標新立異的題材,也就是聚焦同性的性生活。郁達夫善於從性心理的描寫來展現人的生存困境。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論將人的意識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投射在郁達夫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郁達夫更著重表現人的本我層面。本我是人格金字塔的奠基,是不可忽視至關重要的,我們傳統的儒家思想刻意迴避人的生理本能慾望,然而這些東西一旦得不到釋放,便會物極必反,以一種更超脫於常態的方式出現。作家的作品更多地關注現實生活,反應一部分的社會生活面貌,郁達夫只是較為客觀地描述了超乎兩性之外的同性生活,並不是為了宣揚或者詆譭。同性的慾望敘述不僅在當時,而且在文化多元,更為包容的當下社會為也仍為大多數人嗤之以鼻。主流的意識形態使得郁達夫超前的同性慾望書寫,被迫遊走在文學的邊緣,很難有機會面見大眾讀者

3、頹廢色彩

郁達夫的小說總體來說潑墨最多的就是對性的描寫,他筆下的性描寫無一例外都籠罩著抑鬱頹廢的濃厚色彩。如文章前面提到的《沉淪》,主人公由於精神痛苦而手淫,又在手淫中感受到更為強烈的痛苦,這樣的頹廢尚且有精神的掙扎,在郁達夫從未公開發表的小說《銀灰色的死》中主人公則完全放棄掙扎,隨波逐流,全權聽從自己的本能慾望,毫無尊嚴地苟活於世。在常年被疾病纏身的妻子離世後,主人公看不到黎明的曙光更看不到生的希望,他將自己日日處在聲色犬馬之中,放縱自己的感官世界,靜兒姑娘給予他的溫暖轉瞬即逝後,他一頭扎進慾望的世界最終倒地身亡。縱使這樣的人生選擇背後有著讓人難以承受的痛苦,但我們面對這些無法消解的疼痛時也不應該自甘墮落。當然,做出這樣的選擇是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力,郁達夫將這樣的一面描寫出來折射出社會生活的一角,這一書寫行為本身並無不道德。對於部分讀者來說可能這樣的頹廢色彩,是讓人掃興的,因此流傳範圍狹小。

4.舊體詩創作

<strong>

郁達夫留日時已是作舊體詩的行家裡手,這一點從《沉淪》的字裡行間也可見一斑:

峨眉月上柳梢初,又向天涯別故居, 四壁旗亭爭賭酒,六街燈火遠隨車, 亂離年少無多淚,行李家貧只舊書, 後夜蘆根秋水長,憑君南浦覓雙魚。

郁達夫七歲時進入私塾,“九歲題詩四座驚,阿連少小便聰明”(《自述詩》)。從此,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一直伴隨著郁達夫的一生,傳統士大夫的文學理想、人格趨向、思維方式等,制約並影響著郁達夫的為人與為文。因此,舊體詩對於郁達夫來說,猶如一種生命的存在,好像缺了它,就讓人感到不再是郁達夫一樣。這與所謂的用理性設置、用生命去追求的對象不同,它與郁達夫完全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在傳統文化圈裡,“作詩”並不像今天那樣意味著特殊職業者(作家)的特殊文學活動,而是作為一種人文修養,此乃士大夫階層所必備的生活化了的精神活動。郁達夫早期的舊體詩創作亦屬此範圍,是一種傳統文學修養的自然流露和表現。

以上便是筆者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郁達夫雖然稱不上一流作家但他的文學作品在文學史上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他本人及其作品在當今面臨幾乎無人知曉的境地實屬不該。我們應該以歷史的角度,包容的心態去重新審視郁達夫和他的作品。


一往文學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很多人都喜歡這兩句詩,其正是出自郁達夫所寫《七律.釣臺題壁》中的頷聯。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郁達夫是否一流作家,自然非我輩可評。但他一定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繞過的作家,因為他創作的《沉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文短篇小說集。

郁達夫出生於書香門第,有著很好的古代漢語基礎,閱讀其詩詞,便可感受到這方面的功力與才氣。



但初接觸這個名字時,並不是因為詩詞。記得那時,我是剛踏入初中,很想了解和閱讀一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文學作品,在老師開出的書單中便有郁達夫創作的短篇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和散文《故都的秋》,但在當時,我並不認為他的文字能達到同時期如朱自清、冰心、愈平伯、魯迅等作家的高度。

直至畢業多年,再捻起他的集子《沉淪》,才對郁達夫的文字有了新的認識,其在我心目中的排名也迅速上升,因此我認為,閱讀郁達夫的作品,是需要一定的閱歷和靜心閱讀方可感悟。

“他近來覺得孤冷的可憐。”多年以後,我依然記得《沉淪》首篇的這起句。一個人孤冷到了可憐的地步,會是怎樣的一種情緒?而這種頹廢悲切也是郁達夫很多作品的基調。他往往能通過散文化的抒情方式,將心中的迷惘和憂鬱表露於筆端。



至於說到郁達夫在今日的知名度,肯定不會是“幾乎無人知曉”。何況郁達夫的散文作品《故都的秋》也入選了小學的課文。

最後借用胡愈之先生的一句話作結:

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的名字,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紀念碑上,也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烈士的名字。


詩詞書院


相較於郁達夫的小說,元元更喜歡他的散文。

《故都的秋》一文,入選中學課本。比起朱自清的溫情,魯迅的哲思,老舍的天真,沈從文的行雲流水,郁達夫的確有"鬱郁乎文哉”的書生清氣。

該篇成於1934年,與傳統的文人傷秋悲秋不同,郁達夫筆下的秋悲而不傷,近乎自虐地擁抱故都的悲涼,幾分頹廢中,渲染著秋意的樂觀之趣。



郁達夫出身富陽書香之家,三歲喪父,早早品味了家道中落世事的酸楚。自幼早慧被母親寄與厚望,成為三兄弟中唯一以讀書為出路的兒子。

由於兒時營養不良,瘦骨嶙峋的他耳朵顯得更大,外表清瘦儒雅的文人,才氣不容置疑,舊體詩尤佳。一句"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成其最為人知的作品。


△鬱氏三兄弟

早年投考外交專業,意圖從政不成,流學日本也曾意氣風發,創造社發起人之一的郁達夫,發表了代表作《沉淪》,這是我國第一部白活短篇小說集。

在文中他寫道: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裡受苦呢!

在《蘇州煙雨記》中,表現出對崇洋媚外思想的鄙棄,如《春風沉醉的晚上》取材獨特,是現代文學最早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赤子之心可見,使之成為五四新文學代表人物之一。


沈從文說過,郁達夫的名字,成為年青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皆覺他是個可憐的人,是個朋友,可以從他作品中,發現自己的模樣。

但相較於其他作品中濃烈的性壓抑,不倫之戀等。這個性情中人,又對史沫特萊說過:我不是戰士,只是個文人。大概因為此,一流文筆也降級了,日後郁達夫在文壇的影響也削弱了。

而相較於非同凡響的文筆,郁達夫的愛情更驚世駭俗,縱情聲色自言奮不顧身的天真,與鬧劇狗血的結局,渣男一詞甩不脫,與被稱"神仙眷侶”的王映霞,最終也黯然神傷。

一個多情的江南才子,在家國動盪的時代,築得"風雨茅廬"也難安穩,且忘卻兒女私情,以筆為刀奔赴戰場,後來被日本人殺害於馬尼拉。有人說他是"文壇不明飛行物",死後連遺骸都找不到,也有稱他為"中國版的拜倫”。

半生因風流而浪漫,半生因熱愛而悲情的郁達夫,終是傳統意義上細行不檢,大節無虧的中國文人。


元元的天下


如果以中國現代文學史作為標準,郁達夫當然是一流的。

首先,郁達夫是優秀的小說家。他的小說集《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他的小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出現的以自我暴露的“自敘傳”形式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頹廢派作家。郁達夫還是通日、英、德等多種文字的語言高手,他的小說裡充滿了日本私小說和英國、德國浪漫主義時期文學的影子,說他的小說屬於世界文學的一部分毫不誇張。具體談到作品,我力薦《茫茫夜》。這個作品是以他在安徽安慶任教時期經歷為背景寫的,比著名的《沉淪》生動得多。後者太概念化,概念化了就沒有文學味了。

其次,郁達夫的散文、遊記、小品文其實比他的小說寫得更好。大家最熟悉他的散文莫過於入選過中學課本的《故都的秋》。文中突然談及了一段文人頌秋的文字,當年考試總愛問為什麼這麼寫。似乎就沒有中學老師講明白過,因為他們自己也沒讀明白過。其實,很簡單,郁達夫談了談自然層面的秋,又聊了聊人生層面的秋,最後吹了吹文化層面的秋。無論散文、遊記還是小品,郁達夫的文字的文化味都是很濃的。這與他的名士氣息息相關。至於他遊記寫的好,人家所到之處都是一邊攬勝,一邊翻讀當地的地方誌,真是沒有把你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喝啤酒。

最後,不得不說郁達夫寫得最好的其實是舊體詩。不服不行,郁達夫是個天生的詩人。他在九歲時就能寫得一手好詩,如其自述:“九歲題詩驚四座”。加之,偏好吳梅村、黃仲則,詩風自成一家,在中國現代作家中論舊詩無人能出其右,包括大儒魯迅爺。在日本留學期間,日本大漢詩家服部擔風經常把這個小青年請到家中聊舊詩。郁達夫走的時候,服部擔風還總是把他送上人力車後,自己跟著人力車走路,再送上一段路。你說這個老頭對這個小青年佩服到了什麼程度?不過郁達夫也許“詩魔”太重,與王映霞的家醜也要作詩並且註釋,在報紙上發表出來。《毀家詩紀》寫的是真好,不過也確實把家給毀了。他後來流亡東南亞,最後死在日本憲兵手上其實與這段“毀家”經歷多少都有點關係。

總之,郁達夫在中國現代作家中絕對算得上一流,其小說不錯,散文更佳,以舊詩為大成,不愧是個現代士大夫。至於為什麼其知名度不高,這是個偽命題。在一個不讀書的社會,名聲不振的未必只有郁達夫。


沽上談屑


我感覺,郁達夫是一個一流的詩詞大家,他的“曾因醉酒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對仗工穩、涵義獨特,確實是很難得。但他的小說相對就單薄了一些,讓我評價算是個二流作家吧。



在五四以來的新文學史上,郁達夫是以小說而聞名的。他的小說《沉淪》《遲桂花》《春風沉醉的晚上》也都開一時之風氣,比如他描寫年輕一代的性苦悶,那種孤寂、躁動是非常貼切的。我不是說只寫短篇小說顯示不出作家的才華,而是說郁達夫的作品總感覺輕薄了一點,缺少能夠代表作家分量的厚重之作。



但是不可否認,郁達夫是一個才子,不但他的作品有才子氣,為人也有才子氣。他與王映霞從相遇相戀,到他拋棄原配與王映霞結婚,直到最後登報解除婚約,都有很強的意氣用事存在。如果郁達夫稍微理性一點,就不會出現生活的悲劇。

直到郁達夫最後遠走南洋,死於日本人手下,都非常可惜。應該說,郁達夫是一個大才未完全顯露、對文壇應該有更大貢獻的作家,或者說是一個未完成的作家。希望在當代,每位作家都能得到充分發揮,不要產生此類悲劇。


迷樓


郁達夫是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我覺得他的文章有的寫得很含蓄。我很喜歡。

看過他的<><><>等。

從書中知道沈從文在北平(現在的北京,窮困潦倒時,得到過郁達夫的幫助,他請沈從文吃過飯後,還給了他三塊多大洋。幫他度過難關。後來又把沈從文介紹給<>主編,使得沈從文從此步入文壇。後來沈從文在文壇上有了名氣。

如果誰喜歡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作家的文章,看郁達夫的文章 ,會得到很大的收穫。


胡五妹1964


1、郁達夫在當時是毫無爭議的一流作家。涵蓋小說和自由體詩。

2、當時的一流,在現在當然是一流。因為這多年沒出幾個出類拔萃的。

3、他的作品比當年的同輩作家還新潮。我觀察放到現在也不落伍。

4、我印象郁達夫是在東南亞某國繼續從事抗日活動時,被日本人殺害。死因不愧為華人。

5、缺乏宣傳的原因可能,一是郁達夫很花,比一般文人花的多。二是與中共沒有什麼聯繫。三是作品屬於自由主義風格。

另外,我不希望國人再提周作仁,不管什麼原因,一個十足的漢奸。無論他是魯迅的什麼人,無論他多麼的才華橫溢。提了他,會讓廣大國人反胃的。我現在想不明白的是,周作仁那麼膽小,為什麼不隨聯大教師去重慶?


魚磊衛靜


“郁達夫是一流作家嗎?”昨天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莫明的有一股空虛和感懷,作家,什麼是作家,還有多少人在看作家的文字,現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新鮮事物如此繁多,先聲奪人的奇葩觀點層出不窮,網絡大V專欄寫手上串下跳,向世界播撒著沒有盡頭的新鮮刺激,帶領著我們每天浸染在新聞娛樂的海洋裡早早的就退去了深入求知的渴望,就連一篇幾百上千字的資訊恐怕都沒有時間去把它從頭看到尾,一目十行,缺的是耐心和急功急利,更不要說作家的大塊頭,翻開來,興致沖沖的打開第一頁封皮,再到最後的封底,這中間的距離猶如從火星到地球,遙不可及。作家,似乎已經遙遠,永遠的留在了小學初中的記憶裡,今天的作家已經不是作家了。我渴望曾經擁有過閱讀的踏實重新回來,依然很難很難,浮躁的社會,浮躁的我。

郁達夫,知名度已然不如老舍魯迅甚至當代莫言,但是,他是一個作家,一個只有在中學課本里才能接觸到的憂鬱王子,他是一代中國中學生繞不過去的話題,因為每一次語文考試你都會遇到他,他告訴你雨巷的纏綿久遠,他告訴你油紙傘的婀娜多姿,他告訴你透過窗戶看到的細雨濛濛如何演義多情……

他的名字讓我聯想到民國動亂與共榮,他的名字讓我聯想到煙雨江南和悱惻情愫,他的名字讓我知道到文字也能猶豫文字也能傳遞人生態度,文字能與一切共生,文字能讓情感更豐沛,感懷又何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近代文學史不吝嗇為郁達夫留存一席之地。

敬文學,敬知識,敬精神的傳承。


三八線上的槍手


郁達夫是現代文學的重要作家,學習文學史是不能繞過他的,其作品《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都是現代文學的精品,因此,不存在被"遺忘”的問題。在抗日戰爭暴發後,郁達夫雖然沉醉於不太正常的情愛中,但依然表現出了應有的愛國熱情與抗戰決心。由於郁達夫英年早逝,當代人對他知之不多,但他的文學成就是值得肯定的。


張建軍176101937


三觀隨著時代的發展,己發生了變化!當今社會有幾個人會捧著書靜靜的去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