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大年初一天不亮就開始起早給長輩們拜年,這種習俗有什麼講究嗎?

談學習聊教育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大年初一,我國民間是有拜年的習俗的。這一天啊,人們都是早早起床了,穿上漂亮的衣服,當然了現在沒有那麼講究了,但是都是打扮得整整齊齊的。拜年一般當然都是從家裡開始啦。晚輩呢,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長輩叩頭,小時候就是這樣的,祝願長輩健康長壽,然後依次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長輩受拜以後,當然最重要的啦,那就是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同輩親友也會互相登門拜年,施禮道賀。

再就是呢,過年拜年是中國傳統習俗,拜年從大年初一開始,一直拜倒正月十四。大年初一除了給祖父、祖母、父親、母親拜年外,在農村還要去給本家的長輩及街坊鄰居家的長輩拜年;在城市除了自己家的長輩拜年外,也可以給同學、鄰居、同事家的長輩拜年。當然了,現在最多的還是發紅包。

你們的家裡是不是也是這樣過年的呢,今年回家過年嗎?歡迎朋友們閱讀,點贊、轉發。


糊里糊塗的蟲


大年三十晚上,給祖宗牌位前,擺上各式各樣的水果丶糕果糖,大饃饃,俗稱"上貢"。以前沒有電視,一家人圍在熊熊的火爐四周,聽長輩講故事,講奇聞,講二十四孝,一直到交新年(24點整),放鞭炮,慶祝新年到來,然後各自睡覺,長輩要求孩子鞋翻過來放,說什麼百神下界,有瘟神會來散災,見到鞋翻著,轉身就走,平安一年。初一,大約四點,就起來給長輩拜新年,開門要放炮,俗稱"開門大吉",長輩給壓歲錢,平輩問好。家家戶戶吃餃子,湯糰,表示順順利利,團團圓圓。還同時在院內燒香燒紙放鞭,名叫"炮天地",意思是敬天敬地,求平安。互相走動,互相拜年,熱鬧非凡,還有戲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夜,新年結束。


頑皮的小老頭


其實從臘月三十下午從墳塋把先人請回家裡,即同族五服的老家裡,供上牌位。同族叔侄弟兄行禮完畢,就要給先祖守夜,一直守到天明,才能給在世的長輩拜年。


丁懷亮734


我們這裡除夕夜還在院子裡放然火的習俗,你們知道嗎?有什麼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