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你最欣賞哪個詩人?為什麼?

神筆皖南彡


中國歷史上的優秀詩人真的太多了,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眾多的優秀詩人當中,有一個詩人的經歷,是和任何一個人的都不一樣的。

當然了正是因為他的經歷不一樣,所以,讓他在詩詞的世界裡,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恰恰我最欣賞的就是這樣的詩人,他的詩詞大氣磅礴,包羅萬象,而且充滿著大無畏的革命情懷,相信說到這裡,很多人已經猜到了我要說的這個人是誰了。

沒錯,這個人就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

大家都知道,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人之一,新中國的成立,讓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也讓中國人民從世界的舞臺上徹底的翻了身。

正是毛澤東的這些經歷,讓他擁有別人不具備的眼光和胸懷,氣度和魄力。所以,他在詩詞上的表達,也是別人不可比擬的。

我喜歡毛澤東詩詞在革命時期,充滿的大無畏的精神,以及取得勝利後的喜悅心情。

正如他在《漁家傲》裡寫道的: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住了張輝瓚。

這是蔣介石發動第一次圍剿戰爭的時候,毛澤東帶領的紅四軍取得勝利後寫的。儘管那時候敵人異常的強大,但是,我們通過毛澤東的詩詞,看不出他有任何的緊張感。

我們看到的只是,他對革命的前途的樂觀,以及對革命勝利的喜悅之情。

毛澤東對革命從來就沒有怕過,正如他在革命時期寫到的“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即使敵人是蒼龍,是世界上最為兇猛的動物,他也不怕。

毛澤東的自信是有原因的,因為在他的身後,站著是數以萬計的中國人民,在革命當中,他是為人民的自由而戰。為人民而戰的戰爭,是不可能輸的。

所以,這就是毛澤東的自信。這就是毛澤東不怕任何強大力量的緣由。

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毛澤東最為經典的代表作,也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民最為熟知的一首詩詞吧。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你看毛澤東的詩詞裡有別人寫不出的灑脫,有別人意想不到的雄心壯志。在他的詩詞裡,總是能夠發現不一樣的美。總是會有神來之筆,讓人充滿無限遐想。

正如他所說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好看今朝。


漢史趣聞


我欣賞大氣磅薄的詩詞,尤其是毛澤東的詩詞。

他的詩詞裡氣象萬千,包羅萬象,既有大無畏的革命情懷,又有傲視群雄的一種姿態。總之,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始如終,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人民的自由和平而奮鬥。

關於毛澤東的詩詞我喜歡: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儘管革命的歷程十分的艱難,但是,我們還是走到了最後,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有了一番新的天地。

人民在這片新天地裡,活的才能更加的灑脫,更加的自由,更加的幸福和美滿。

關於毛澤東的詩詞,我喜歡: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我們大好的山河,我們遼闊的邊疆。盡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我們的敵人異常的強大,但是,我們的雄心,我們的鬥志,比天高比海深。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你看哪些昔日的帝王將相,哪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如今看來也只不過是過往雲煙了。如今要看最灑脫,最得知意滿的人,還是在你我之間呀。

關於毛澤東的詩詞,我喜歡: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我最喜歡的就是毛澤東對革命積極樂觀的這種態度,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即使戰場上,血流成河,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我也要越戰越勇。因為我們的革命是為人民而戰。我們的身後是數以萬計人的支持。

戰場上氣氛雖然異常的緊張,但是花香還是依然的沁人心脾。

當然了毛澤東的詩詞,我喜歡的還有很多。這些都是他在革命當中的體驗得出的感悟。是我們中國人民無價的財富。


史學達人


贊同,我也喜歡毛主席的詩詞。

毛主席詩詞不僅深受中國讀者、詩人喜愛、欽佩,而且外國讀者、詩人也喜愛、欽佩。 因為毛主席的詩詞親切自然,雄偉瑰麗,思想性高,想象豐富,藝術感染力強。他以傳統的形式,描繪了全新的天地,表達了全新的境界,給舊形式注入了新生命。在對中國的歷史典故、神話傳說、民歌民謠、文言詞語及當代口語有廣博的知識,有高超的分辨、取捨、改造、錘鍊、點化、駕馭、驅遣的能力,每一首詩都吸引人,使人愈讀興致愈濃,愈覺有新意,也愈感受到受益多而深。

如:《水調歌頭.游泳》,一開始就化用兩句民謠和典故中的話,來點出自己的行蹤:“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從長沙來到武昌,這樣的開頭,顯得親切自然。

毛主席多次遊過長江。僅1956.6月初就接連三次遊過,這首詞寫的就是第一次遊的情景,即:6.1日,從武昌游到漢口;第二次是6.3日,從漢陽迴游武昌,穿過正在修建的武漢長江大橋橋洞;第三次是6.4日,從漢陽游回武昌。4天裡,一連三次橫渡長江,當年主席已是63歲的人了,可見他堅強的體魄和意志是多麼驚人!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主席一面遊進,一面仰望,可以想象,當時主席與驚濤駭浪搏鬥的征服者的雄姿和氣勢。緊接,描寫主席不管風如何狂、浪怎樣兇,都從從容容地向彼岸游去,這比在有限的庭院中“信步”更勝一籌。上半闕的結尾,作者妙用孔夫子“逝者如斯夫!”使其意味更加雋永,典故用活了。

詞的下半闕,自然展開在風浪中“起宏圖”的描繪。把成為“天塹”的長江,變為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還要在上游築起一道高大攔河壩,把奔騰的長江水攔腰截斷!而在鄂西川東長江三峽一帶,聳起一座蓄水發電巨型水壩——“西江石壁”。長江水、巫山雨水,將匯入“高峽”上出現“平湖”。神女看到此景奇蹟,也會驚呼:世界大變樣了!在這裡,毛主席借用楚襄王夢見巫山神女的故事,預指古代神話已變為現代神話的事實。

這首詞啟示我們:大風大浪考驗人!





另一首《七律.登廬山》,是毛主席1959.7.1日適逢中國共產黨生日,作為黨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毛主席揮毫走筆,將38年的風雨雲煙注入筆端。





首聯從動態入手,“飛”是詩眼,從“飛”到“躍”,“躍上蔥蘢四百旋,這是詩情的自然伸展,豪情盡在不言中。頜聯是這首詩的名句,“冷眼向洋看世界”是登高望遠,是虛寫;“熱風吹雨灑江天”是就地取景,是實寫。一情一景,一實一虛,情景交融,虛實交錯,耐人尋味。

頸聯寫詩人登上廬山後的目之所見:西望黃鶴,天上雲橫;東眺三吳,雲煙浩渺。西望東眺,詩人極目千里的長江流域。

尾聯又將遠望的目光又收回到廬山,於是想到曾在廬山腳下生活過的晉代大詩人陶潛,將現實的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與陶潛虛構的桃花源對比,強化對今日祖國的禮讚。

詩人最後以發問做結,問得深沉、風趣,只問不答,蘊藏了無盡韻味,給讀者留下無限想象空間!

我個人一直有個感覺,毛主席的詩詞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新境界,不論在世界文學史上,抑或在我國文學史以及詩史上,都是一種獨特的、崇高的文學景象。他的全部人格力量,在他的詩詞藝術中所散發的文學異彩,是獨一無二的!他在文學上的貢獻,是他的革命功勳的組成部分,與他的整個革命業績同樣永垂史冊!


抱朴姐姐


對於毛主席的詩詞,不僅喜歡、欣賞,而且膜拜!

毛主席的經歷和地位,決定了毛主席詩詞與歷代文人詩詞的不同。毛主席從年輕時就志向宏大,心繫天下(世界),博覽群書,文采飛揚,人生經歷更是驚心動魄,地位超然,領袖氣概,所有這些集一身,成就了毛主席詩詞的氣勢磅礴、縱橫四海、曠古爍今的風格,古今中外僅此一人矣! 像是,沁園春.長沙,憶秦娥.婁山關,清平樂.六盤山,念奴嬌.崑崙,七律.長征,沁園春.雪,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嬌·鳥兒問答,水調歌頭·游泳,七律·冬雲,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等等。

讀毛主席的詩詞,像是讀歷史畫卷,會帶我們以古論今,以史鑑今;讀毛主席詩詞,就是讀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讓我們領略上世紀中國人民的飢苦,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史;讀毛主席詩詞,我們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對人民群眾的情懷,把普通工農兵大眾寫進詩詞並加以歌頌,這是人民領袖對人民的感情所在;讀毛主席的詩詞,讓我們感受詩人的雄才大略,曠世文采;讀毛主席的詩詞,會讓讀者暢快淋漓,舒發情懷,領袖帶著你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毛主席的詩詞,超脫文人境界,獨具的領袖特質,讓我們熱愛、欣賞、頂禮膜拜!








靜遠


我最喜歡毛澤東的詩歌,大氣磅礴,氣貫長虹,充滿正能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激勵人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告訴我們,對待敵人要毫不留情。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動態的文字躍然紙上,刻畫出長征的艱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充滿革命的樂觀與嚮往。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讚揚青年的熱情。

總之,每每讀起毛主席詩詞,都有不同的感想!


我愛大自然之賞賜


我最欣賞宋朝的詩詞大家蘇軾,不但欣賞他的詞作,也欣賞他的為人。

蘇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正廉潔,應該說是文人為官的典範。

誰都知道,杭州西湖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名勝。可是在蘇軾剛到杭州任職時,卻不是這樣,西湖水常在暴雨過後氾濫成災,淹沒附近農田。蘇軾到任後,召集當地百姓,在西湖修了一條大堤,控制住西湖水的泛濫。為了紀念他,這條堤取名“蘇堤”。現在的“蘇堤春曉”,是一道有名的風景。

蘇軾的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和磨難,妻子的早逝,父親的病逝。因為答謝表的事,被關入大牢九死一生,後來發配到黃州,在黃州靠朋友接濟的幾十畝地養活一家老小。他把這塊地取名“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一個文弱書生,生活非常艱苦,就是這樣的環境,他仍然樂觀風趣。

蘇軾的詞沒有生活帶來的“哀婉”,而是雄輝、豪邁、奔放,很有男子漢的氣概。他是豪放派詞人的先驅,對後世影響極大。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曲“大江東去”唱響了古今,唱響了中華大地。

在這首詞中,重現了當年赤壁之戰的壯觀景象,也表達了他對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和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無比熱愛。

在詞中,也總結他自己多年來的不幸遭遇,傾吐了自己苦悶的心聲。

這樣的為人,這樣的氣概,怎不令人敬佩。



戈壁灘上的駝鈴


🌹詩聖杜甫,李白詩仙;屈原楚辭,三曹佳篇。俱往矣,數詩壇百家,還看當代——毛澤東!

📒毛澤東的詩詞,也是一位偉人成長鬥爭的記錄;是毛澤東思想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革命各時期的文學反應。

📔毛澤東的詩詞,氣勢磅礴,浩然奔放;有偉人的底蘊, 具雄渾的氣魄;充滿著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

📒青年時期,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大革命時期,毛澤東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農民運動風起雲湧。“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井岡山斗爭,艱苦卓絕:“早已森然壁壘,更加眾志成城”。保衛根據地:“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消遁。”

📔中央根據地時期,發動群眾,粉碎敵人圍剿:“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不周山下紅旗亂,前頭捉了張輝瓚。”“天將曉,莫道君行早”。

📒長征時期,充滿著革命英雄主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重慶談判時,公開發表了寫於1936年冬的《沁園春.雪》,轟動了山城,傳遍了全國:“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三大戰役後,渡江戰役開始:“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號召全軍“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蔣介石政權為什麼滅亡?“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個人情感極其豐富,看了李淑一的文章後,賦詞《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淚飛頓作傾盆雨”。

📒面對中蘇關係及國際形勢的緊張,毛澤東寫下《卜算子.詠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又詩云:“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1965年,毛澤東重回井岡山:“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到處鶯歌燕舞,舊貌換新顏。”“可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毛澤東在晚年用詩詞號召我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毛澤東: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中國人民喜愛的詩人詞家!


笑看東籬


至始至終我都認為毛主席的詩詞是唐宋大家非能及的。毛主席的詩詞不是那種偏安於一隅的幽情小敘,也不是那種嘆人生不濟的自我唏噓。也不是那種偶嘆山河,疏於民生的淺唱低吟。

毛主席的詩詞之所以氣貫長虹,勢蓋唐宋。是因為他的取材來源人民大眾之疾苦,來源社稷憂患,來源於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來源舊制走向復興,貧窮走向興旺的歷史使命。以“萬水千山只等閒"的樂觀主義思想走過了“烽火連天,彈橫遍地"的艱難歲月。終於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天安門城樓上,一句"人民萬歲”使沉睡千年的帝王汗顏,使江河倒流幾萬年。就因為毛主席把江山社稷,和勞苦大眾放在了高於自已一切的高度才寫出了氣勢磅礴,會炙人口的豪邁之作。


塗鴉55639153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這浩澣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湧現很多優秀詩人,從《詩經》等早期群眾創作,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他們都是很優秀的詩人,但個人還是此較欣賞唐代的偉大詩人杜甫,無他,因為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留下了很多關心民間疾苦,反映當時勞苦大眾的生活的作品,最廣為人知的“三吏“,“三別“真實表現當時普通民眾為戰亂所害,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的悲慘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發開了“安得大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千古吶喊!鑑於他偉大的現實意義,所以後世人尊稱其為“詩聖“,就是對他的崇高讚賞!基於此,他是我最欣賞的詩人!


播州府帶刀護衛


中華民族是一個詩的國度,富有豪情壯志,聯想善思的族群,從古到今詩篇煌煌,佳作綿綿。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一脈相承,屈子、三曹、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賀,蘇辛、柳永、元好問,星河燦爛。詩言志,歌詠言,藝術和情懷總是密切關聯,高度統一者必是上品。說到此處,古往今來,偉大領袖毛主席當是蹬峰造極,首屈一指。詩品二十四,意境第一,偉人的情懷,豐功偉績,是無可比擬的。李杜詩篇萬口傳惜政績微不足道,秦皇漢武功高至極嘆文彩無華,數風流人物當真只有千古偉人——毛澤東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