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京海的成功教育: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劉京海的成功教育: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差生老爸遭遇差生女兒

出生於五十年代初的劉京海,是成功教育的創始人。他是全國優秀教師,第二屆“全國十傑中小學中青年教師”,1997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由劉京海創導的成功教育有效地轉變了大批的學習困難學生,成功教育的有關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國獲獎。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教育專家,當年曾經是差生,而他的女兒,也曾經是差生。

劉京海讀小學的時候,就是差生,所以,當他剛到上海著名的“差生集中營”——閘北八中工作的時候,一點也沒在意。聽著“八中八中,大門朝東,流氓成群,打架成風”的順口溜,他萌發了蓬勃的鬥志。他認為:差生之所以學習差,是因為經歷了學習反覆失敗的過程,反覆的挫敗讓他們失去了自信心,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要使差生變成優秀生,方法非常簡單——老師得把差生當成天才來教育,不斷幫助他們在學習中取得成功,在反覆成功的體驗中,培育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成功。隨著他推行的成功教育,八中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然而伴隨著他教育事業的成功,他遇到了另一個難題——他的女兒也是差生。

那一年,劉京海在學校裡剛開完會,教育老師們要學會“誇”差生,回到家,妻子施月芳就生氣地告訴他,女兒思灝的考試成績在班裡是倒數第10名,老師又氣又急,把施月芳狠狠地說了一頓。施月芳滿肚子氣,給丈夫下了最後通牒:“你要不把女兒教育好,就別再研究差生教育。”

女兒成了差生?劉京海非常吃驚,要知道他曾經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培養女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啊。

為了培養女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女兒上學前班的時候起,劉京海就教導她:“上課認真聽,事半功倍;不認真聽,下課再努力也補不回來,事倍功半。” 為了培養思灝的注意力,他根據女兒的喜好教她畫畫。星期天一大早,父母還沒起床,小思灝就坐在陽臺上,對著滿天的朝霞畫母雞、公雞,畫媽媽、爸爸,甚至把動物園裡所有的動物都畫了出來,60多張飛禽走獸。劉京海高興地把這些畫貼在樓道里,挨家挨戶敲門,請鄰居來看女兒的畫展。

上小學的頭兩年,小思灝的成績也還不錯,可沒想到,剛上三年級,她就成了差生,劉京海陷入了反思。這天晚上,他讓女兒把數學試卷拿過來,一一指著上邊的試題問:“你會做嗎?”小思灝點頭:“因為馬虎才得了82分。”劉京海說:“既然你全會做,那我把分數還給你。”他鄭重地在卷面上寫了100分。那一刻,小思灝驚呆了,眼睛亮閃閃的,主動拿出語文試卷給爸爸。作文的題目是《可愛的玩具》,要求寫出玩具的名稱、玩法和玩的效果。劉京海認真讀女兒的作文,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還搖頭晃腦地讀出聲。他對妻子說:“你看這開頭,語言流暢,充滿詩意。思灝真是天才呀!”妻子將信將疑,小思灝一臉疑惑:“爸,我作文才得了20分!”劉京海說:“那是因為本來有三項要求,你只寫了玩具的玩法,沒寫名稱與玩的效果。”小思灝眼睛更亮了:“爸,你真覺得我有寫作的天分?”劉京海認真地說:“那當然!爸是語文特級教師,還從來沒看走眼。”

當年的差生爸爸和今天的差生女兒終於聊到了一起,最後劉京海問女兒:“你覺得以你的實力,在班裡成績應該排多少名?”小思灝想了想,脫口而出:“前十名。”劉京海當即和女兒拉鉤:“英雄所見略同!”

一個多月後,施月芳再去開家長會。老師拉住她的手,不停地說:“謝謝家長配合,思灝的成績已經進入前十名!”施月芳回家就興奮地跟劉京海彙報了老師的話,劉京海這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從復旦退學:我的成功我做主

劉京海的成功教育激發了小思灝的學習興趣,加上從小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她一路從重點初中、重點高中走過來,成績總在全校前三名。

不僅僅在學習上,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劉京海都很注意培養女兒的自信心。女兒第一次煎魚,他連說好吃;女兒第一次挑選衣服,他說好看極了。就連女兒第一次自己從學校回家,他都讚不絕口,還興奮地要女兒說說是怎樣過馬路的。結果小思灝說:“我讓一個叔叔拉著我過馬路,那傢伙是壞人,過了馬路還不鬆手,我就低下頭咬他一口,撒腿就跑!”劉京海笑出了眼淚,說:“你真是人小鬼大,明天還自己回家!”於是,小思灝成了生活學習樣樣都成功的學生。高中畢業,她考上了復旦大學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世界經濟,同時香港中文大學也要錄取她。劉京海讓女兒自己做決定,思灝選擇了復旦。

在劉京海的成功教育下,思灝不僅沒有成為書呆子,還是一個學習生活樣樣在行的鬼精靈。她知道上海哪一家餐館的菜最好吃,她知道怎麼穿衣最時尚最漂亮。她還一個人坐火車到杭州去玩,在西湖邊柳樹下靜靜地坐一天,看湖裡的天光雲影。對這些,劉京海統統一句話:“這小姑娘,好玩,有個性。”為了鼓勵女兒成功,他還拿出兩萬元鼓動學經濟的思灝炒股票:“賠了是老爸的,賺了是你的!”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事情,孩子都能夠看到正確的一面,但是一味的反對,只能夠讓他走向極端。小思灝進入復旦剛一個月的時候,就跟父母提出退學,原因是當初報世界經濟專業時,只因為它是復旦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不想浪費分數才報的;現在才發現自己對經濟一點興趣也沒有,她要復讀,明年考清華大學建築專業。施月芳聽了女兒的話大驚失色,叫嚷著:“你瘋了,考上覆旦還不上!”劉京海卻誠懇地跟女兒說:“自己的事情當然自己做主。但是,你能不能讀完這一學期再作決定?”結果,一個學期讀下來,思灝不想退學了。

正當劉京海和妻子施月芳以為剩下的幾年都將順風順水之時,剛上大三的思灝又給父母出了個難題,她輕鬆地跟父母說:“我要休學,休一年。”施月芳驚得直呼:“你好端端的休什麼學?”可思灝卻理直氣壯地說:“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在每年的開學典禮上總是對學生說,休學是你們的一種權力,你們可以在自己認為任何合適的時候停下來,去做想做的事,學校隨時歡迎大家再回來。”劉京海聽了女兒的話,開心地笑了,稱讚女兒:“不錯,你終於覺醒了。雖然你是應試教育下的好學生,但你沒有磨滅個性,還知道用自己的腦子想問題!”

思灝在父親的鼓勵下,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了休學,她要停下來看一看,到底什麼是自己最喜歡的未來。很多人對此感到很吃驚,親戚們更以為她瘋了,路上遇見她時目光充滿了憐憫。可不管思灝行事在常人看來如何怪異,劉京海永遠理解她、尊重她.

思灝利用一年的時間,學習了很多東西,她跟著調酒師學調酒,到東北學滑雪,還揹著包走西藏,在吉普車的後備廂裡坐了七天七夜終於到達羅布泊的腹地。下車後,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支起相機架,拍一張自己號啕大哭的照片。在尼泊爾境內看到高聳雲端的銀白色的珠峰時,她深深地迷醉了……

一年後,思灝重回復旦讀大四,這一次,她的求知慾空前強烈,因為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文化學,她要考復旦文化學研究生。她要讓爸爸看看:“我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