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以後,哪些職業可能會消失?

曾是良君


現在就有很多職業在逐漸消失,按照10年這個階段來看。我覺得以下幾個行業受到的衝擊會比較大。

1.出租車司機

首先私家車越來越普及,價錢一路下跌。其次滴滴等互聯網打車軟件的普及,方便、快捷,又廉價。最後,自動駕駛技術的日益完善,人工智能逐步代替人工,所以出租車司機沒落和消失,只是早晚的事情。

2.銀行櫃員

隨著電子銀行和移動支付的普及和發展,銀行的窗口越來越少,ATM的功能越來越全,所佔比例也越來越多,無論點鈔,驗鈔還是安全係數,機器已經遠遠超過人工服務了。

3.流水線裝配工

伴隨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工廠引入機器人手臂作業,隨著機器人成本的下降和普及,裝配車間的工作將不需要真人插手了,既安全還不知疲倦,24小時開工,未來製造業,機器人將取代人工機械操作。

除此之外,傳統意義的記者、超市服務員的可替代性越來越強,也是處於逐漸沒落的職業,


朝5晚九


職業消亡大概有兩種原因:其一是社會需求的降低,其二是職業本身的內部結構優化和生產方式巔峰性的轉變。而後者往往與人工智能的發展密切相關。

如果說原來我們對於求職的恐慌可能源於自身能力的不足,或者是競爭對手的壓力,但在人工智能技術日漸完善和強大的未來,人類很有可能會因為人工智能丟掉飯碗。聽起來似乎有些恐怖,但絕非危言聳聽。據悉到2020年預計將有500萬個工作崗位將被人工智能取代!

也許10年內,絕大多數職業將繼續被人類牢牢掌控,但是放眼更長的時間,的確有一些職業存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研究者們預測:2024年翻譯語言,2026年撰寫高校論文,2027年駕駛卡車,2031年零售打工,2049年編寫暢銷書,以及2053年實施外科手術…這些職業都有50%的概率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

馬雲曾經這樣說過:未來30年的業務核心在於創造力。因此,很多事情已經改變了。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只教知識,因為機器學知識更快。伴隨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極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機械性、重複性、程式化的工作未來將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低級勞動力將面臨失業的威脅無疑也是現實的問題。毫無疑問人類即將進一個以知識自動化為特徵的嶄新科技與生產時代,智能技術在其中會起到關鍵和核心的作用。

那麼人工智能的崛起是否意味著人類的價值在降低?能力在弱化?我認為恰恰相反,因為將有更多的人從低級勞動中解放出來,參與到更高級、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中,人類的發展也將會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和層面。


從不加班的程序猿


文員,翻譯,大部分操作工都會失業,人工智能越來越發展的今天,還有更多的工種將被淘汰


岩土俠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十年之後,高速公路收費員,加油站加油員,銀行櫃員和售貨員都會大量減員,大酒店的廚師也有可能被機器人所取代,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高速公路收費由ETC搞定。

加油站,電子交費後,自行加油,這在美國已經普及。

銀行許多業務已經由機器代替人工,銀行職員縮減是必然的。

有的電商已試點了無人超市,雖然目前還不成熟,但是無人售貨櫃已經進入社區,這對於售貨員這個職業已經構成威肋。

廚師機器人已經誕生,只要配好菜,輸入佐料,炒好的菜就能上餐桌,不過,味道如何,沒嘗過。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有些職業被逃汰的速度可能會出乎意料。等著瞧吧,未來三十年,你的豔遇都有可能是個智能人,只要你還活著,就可能見到。


情繫彼岸


自動駕駛汽車出來以後,代駕就沒有了,長途汽車司機也沒有了,無人酒店已經有了,服務員慢慢的沒有了,被智能系統,機器人給取代了。快遞人員也會少很多,工廠的機器人化,工人也會少一部分,農民也會少一大部分,都是大型農耕機械,一人管理上千畝地。

就是重複性高,重體力勞動,會被智能機器取代,服務人員會被取代一部分。維修人員,技術員,管理人員,程序員,會大大的增加。


學會洞察


紙質類媒體的編輯,包括雜誌、報紙、畫報等。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十年的時間跨度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如果你不確信,可以回溯下2009年的世界,智能手機剛剛嶄露頭角,信息化網絡化綻放萌芽,當時的主流媒體依舊是紙質媒體,記得當時還有許多傳統紙質化媒體和新媒體之間誰是主流的爭辯,現在來看,是不是覺得這樣的較量太欺負人太不公平了?


這話我真沒說過


會計,銀行櫃員,收銀員


永54073021


這些都是真的嗎?


海英


那人們活著還有神馬意思


錢勇77


機器人統一天下,肉身人完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