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桃花”為題寫一首詩詞?

摸金校尉1895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唐)周樸《桃花》


桃花一般3、4月盛開,花期在7到15天左右;其花色一般為粉紅色,也有白色、深紅色、紅白色;花味較淡,氣味清香。該花多出現於文人墨客的詩畫之中。就比如上面我引用的這首《桃花》,還有崔護的那首《題都城南莊》更是將桃花注入了國人心尖(人面桃花相映紅和桃花依舊笑春風)。

在古人的那些詩畫作品中,“桃花”不僅僅是一種花,還有將它與美人融合的,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比如: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還比如:若將人面比桃花,面自桃紅花自美……也正是因為桃花與春天的緊密組合,以及桃花與美人的相互融合,所以才造就了我們塵世的“情緣”(桃花運與桃花劫)。但不管怎樣,“桃花”總是美的,即使是太過妖嬈,也總是令世人沉醉其中無以自拔。

通過上面的簡單概述,我們對“桃花”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如此,我們的答題思路有了個大概。

本人不才,現胡謅幾句,如有不妥之處,萬望指教。

《春賞桃花》

群芳未紅汝先紅,

滿園春色香自濃。

執手美人今何去?

彩蝶雙飛入花叢。


一刀斷髮


百果園桃花

已是深春四月中,

千枝萬朵送香風。

逞奇鬥豔三千樹,

不勝初時一點紅。

陽曆四月初的一天,陽光很好,我們一家人到縣城西百果園遊玩。園裡十幾畝桃花已經全部盛開,爭奇鬥豔,香氣湧動。我卻回憶起十幾天前,在某個村莊裡一所民居前,一株一人多高的小桃樹。入眼都是花骨朵,只有向著東邊的枝條上,有一朵桃花剛剛綻開了八九分的樣子。就那樣不起眼的一朵,卻勝過了眼前這滿山怒放的桃花。



磊落故人


問:如何以"桃花″為題寫一首詩詞?

1、桃花:

三月詠春花,芳菲逐影斜。

初開方數朵,再放已千家。


2、桃枝:

酷似寒梅影,繁花一束紅。

芳菲苞欲放,應節待春濃。

3、清平樂,桃花:


清明過半,初始芳菲現。

舉步尋遊瑤仙苑,方曉春光爛漫。

但見蝶舞花間,蜂兒蕊上盤旋。

陣陳和風輕撫,平添幾許嫣然。


金蘋果老楊




張潮《幽夢影》雲:“多情者必好色,好色者未必多情。”此話真的很在理!筆者認為桃花乃多情者之花,乃世間男女愛情之花。何以見得?君不見中國自古至今就有走桃花運之說!因此,愛桃花者多是多情之人,猶以男士為然。就像是我,因為今年開春工作忙,錯過了去鳳凰洲看桃花,待到去時,已是錯過了花期!惟見桃樹的枯枝和滿地的落花,結果讓我惆悵了好幾天。

下面筆者不羞淺陋,就應題來寫一寫我鍾情喜愛的桃花。



《桃花》

桃花本是美人花,

春態春姿豔情多。

亭榭臺閣嫣紅笑,

傾城一顧意難說。

2018年5月2日作

潮州夢江南


潮州夢江南


桃花非紅杏,出牆不含情。

常來喻人面,乍看戲子顏。


白這個顏色


七絕 桃花

二0一八年十二月十日

冰摧雪化起春風,

萬嶺千山綻秀容。

紅豔一枝開笑靨,

五洲四海喜相同。

以“xx”為題目寫一首詩或詞,這樣的題目,與以“xxxx”幾個字做一首藏頭詩是截然不同的。藏頭詩,雖然也不是好做的,但是,最起碼它要用某些字做開頭,這也就為我們的思維有了一個起點。

然而,不是說用某字開頭,然後在後面隨便堆砌詞藻就可以做好的。有的“詩”就是這樣。一個句子,就堆砌詞藻;四句相連,又互不相干。根本不存在什麼啟承轉合,更不要說什麼平仄對仗,有的甚至不押韻。你不押什麼平水韻,我是很贊成的。我們是現代人,何必把心思永遠留在過去。但是,你最起碼要做到用現代人的習慣來押,何況山歌民歌那也是很押韻的。這不是反對有興趣的朋友研究、學習和運用平水韻等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還是要有部分朋友來發揚光大這些東西。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朋友來說,用現代新韻也是可以的。畢竟我們做詩是給大眾看的。

以“xx”為題目寫詩,與寫藏頭詩不同。首先,我們要想想這個詞語所代表的事物,以及這個事物裡能蘊含什麼比較深刻的含意,能引伸出什麼情感和思想甚至哲理什麼的。

梅花是在冬天開放的,所以她可以用來代表堅強不屈的性格和品節。所以我詩中才用了“冰摧雪化”四個字。梅花開後,冬天過去,接下來的就又是春天了。所以有“起春風”三字。而後面的三句,就都是寫春天來了,桃花,甚至杏花、李花等等春天開放的花兒,地上很小的不起眼的花兒,都開放了。春天真是個萬物復甦、萬象更新、欣欣向榮、生機無限的季節。所以才說:“……萬嶺千山綻秀容。紅豔一枝開笑靨,五洲四海喜相同。”

花兒開放,的確能使人心情變得喜悅。但是,這始終是外物。使我們的心情變好變壞的,主要還是我們自己——人。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源。正如李白詩《贈汪倫》所說: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楊順達93182540063ysd


如何以“桃花”為題寫一首詩詞?

首先,根據題目構思,我準備用七律的格式來作答。先和朋友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七律。

七言律詩,即律詩(中國近體詩的一種,也稱今體詩,分為絕句、律詩二種,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的一種。起源在南北朝,成熟於唐初,共八句,兩句為一聯(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必須對仗,即(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第二、四、六、八句同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現也將律詩的格律規則用於對聯的創作上。

拙作如下,還請朋友們多予斧正:

<strong>

《桃花》

【雨天出品】

春風夜伴催紅雨,纖指推軒蕊扮窗。

花放千枝頭朵獨,鷹翱萬嶺影軀雙。


朝曾倚頰觀紅海,夕奈揮師伐碧江。

憐望殘花鞍錦去,低揉落瓣淚溫龐。

附平仄如下:

春風夜伴催紅雨,纖指推軒蕊扮窗。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花放千枝頭朵獨,鷹翱萬嶺影軀雙。

{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朝曾倚頰觀紅海,夕奈揮師伐碧江。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憐望殘花鞍錦去,低揉落瓣淚溫龐。

{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中,“窗、雙、江、龐”:據《平水韻》平聲“三江”。首聯中,“紅雨”:桃花的別稱。

“獨、頰、夕、伐”古仄《平水韻》


其次,整理兩首作品,請朋友們賞讀:


《風入松·危樓古鏡影猶寒》
【宋】張炎
危樓古鏡影猶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畫人間。寶光丹氣共迴環。水弱小舟閒。秋風難老三珠樹,尚依依、脆管清彈。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到深山。

《水調歌頭·遊覽》
【宋】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裡,紅露溼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最後,請朋友們多多指教!


雨天出品


如何以“桃花”為題寫一首詩詞。

在寫詩之前,應首先了解古人筆下,是如何寫此詩的。古詩人眾多,寫桃花最感人的是唐伯虎的《桃花詩》。

首先看開頭幾句:

桃花塢裡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桃花”二字反覆吟唱,把人思緒帶入花海之中。唐伯虎選擇在桃花塢裡一小庵名曰“桃花庵”,顯示浪漫清新,給人快樂地想象。又在桃花庵周圍種上桃樹,以摘桃花換酒錢,日常生活都與桃花緊密相連,應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童話般的美好。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

花開花落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

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

酒盞花枝貧者緣,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唐伯虎是不得志的人才,他參加國考,因作弊案差點坐牢,後被人推薦作謀士,卻發現主子有意謀反,不得不裝瘋避世,不然小命早沒了。這也是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正解。他只能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過生活。從他的詩句中可以讀書,都是無奈之舉。人不逢時,只能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吟詩賞花作畫來消磨時光。活出了人性的灑脫自由超然,人格得到了昇華,這也是他能流傳千古的原因所在!

桃花吟

七律

桃花一世最風流,

下賞觀光美景收。

結義桃園三英在,

相約十里鳥鳴幽。

桃花豔麗宜作畫,

春水明清蕩九州。

才子佳人結成隊,

鍾情一見靚回眸。











新浪陽春白雪


,每年春三月,到處是桃花盛開,非常好看!每見桃花都很開心。這是我前年時路過一個桃林寫的。

偶過桃林看桃花,春光沈醉忘還家。忘卻人間多少事,富貴名利沉流沙。 ___過廟灘桃林

2017年3月26日

岸上櫻花塘中魚,魚羨櫻花岸邊依;

櫻花不知魚之意,兀自笑在春風裡。

2017年3月2日過石花櫻花塘




楊柳依依201432516


問題:如何以“桃花”為題寫一首詩詞?

引言:

春的使者,非春風莫屬。當第一縷春風過後,不寒人面的楊柳風,便會悄悄地告訴她——該上場了!於是桃花便偷偷地帶著醞釀已久的風情粉墨登場,一夜之間點亮整個春光——

陽春三月,春光嫵媚,桃花“爭開不待葉”綻放在枝頭。芬菲爛漫,嫵媚鮮麗,如一朵朵紅霞,她與垂柳相襯映——構成的是桃紅柳綠,柳暗花明的遊春圖。



人們褪去臃腫,身著春裝,沉浸在這花紅柳綠的春天裡。十里桃花,滿園怒放,這時我們生命中一些令人唏噓的塊壘,早已被三月桃花的風情,填充的詩意濃濃。


  • 在詩人的眼中,春色濃,桃花紅 。情根已深種,惜花人在春風中 歲月匆,轉千重;
  • 在詩人的筆下,物是人非,人去樓已空,但桃花依舊笑春風;
  • 在導演的作品裡,春風化雨,憂思難忘,桃花落盡不見你,輕拾相思一籮雨。


我也不能沉默,就用自己的詩詞來謳歌這個季節,這一精靈——心有桃園,春光明媚。

【打油詩•憶桃花】

其一:

文/兵法天下

那年崔郎那首詩,去年今日卻還遲。

桃花吹盡人何在?門掩殘紅客不知。

其二:

十里春風漾柳堤,萬縷絲絛煙依稀。

那年蛺蝶逐誰去?眼前桃花墜滿衣。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原創不易,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