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借貸消費,中年人淪為房奴,中國人再也存不下錢了?

“愛攢錢”曾經是中國人的一個優良傳統,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居民儲蓄率,人們把自己捨不得花的錢存在銀行,銀行借給企業去投資,這是中國經濟過去很多年中通過投資拉動增長的部分秘訣所在。

但是,現在情況正在起變化。

2018年,我國居民儲蓄率為44.91%,相比2018年曆史高點的51.84%,已經連續十年下滑。而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23年,中國居民儲蓄率將繼續下滑至41.61%。

年輕人借貸消費,中年人淪為房奴,中國人再也存不下錢了?

中國人為啥突然不愛存錢了呢?看看身邊的親戚和朋友的財務狀況就能明白。

普通中國家庭最大的一筆財產是房子,這是由於中國房地產業在過去20年的發展中帶來的財富效應,同時也讓房價與居民收入的差距越來越大。

一箇中國百姓在十年前把100萬存在銀行,這筆錢按照複利計算到今天也不會超過150萬。但如果十年前他用100萬買房,到今天房子的價值會翻3到5倍,也就是擁有了300萬到500萬的資產。

年輕人借貸消費,中年人淪為房奴,中國人再也存不下錢了?

所以,不要責怪中國百姓炒房推高房價,在過去的十年裡,買房確實是收益最穩定、風險最小的投資方式。

這個習慣到現在仍然發揮作用,雖然房價已經很高,雖然國家開始限購限價,但沒有其他更好投資方式的中國百姓,仍然願意通過按揭的方式加槓桿投資房產,這讓很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房貸負擔,自然用於儲蓄的資金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達到了25.75萬億元,佔到了居民總貸款的54%左右,同比增長了17.8%。這一增速遠高於存款增速。

近期國內六家大型銀行發佈的年報也顯示,他們把2018年新增貸款的近一半都放給了個人房貸業務,資金量驚人。

年輕人借貸消費,中年人淪為房奴,中國人再也存不下錢了?

中年人淪為房奴,年輕人則是另一個極端。

85後的人買房意願明顯下降,但不代表他們更願意存錢。相反,這一代年輕人更願意通過借貸超前消費。

“315”晚會曝光的“714高炮”高息網絡貸款現狀觸目驚心,大家除了震驚於放貸機構的吸血本性,也對年輕人在物慾面前的毫無節制深表擔憂。

這些為了買新款手機都敢於去借高利貸的年輕人,很難指望他們會去儲蓄。

年輕人借貸消費,中年人淪為房奴,中國人再也存不下錢了?

​大家都不存錢,就造成我國儲蓄率連續十年下降,而且這個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這就讓以往通過高投資拉動高增長的方式變得不可持續。因此,今年開始政府出臺一系列降稅減費的舉措,讓企業的負擔減輕,讓商品的價格降下來,通過提振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分別把中年人從房貸當中,把年輕人從網貸當中解救出來。

您對我國儲蓄率連續十年走低有哪些觀點?歡迎在節目下方留言,與薏菲共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