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會計,不是“警察”而是“嚮導”!

一個頂尖的會計師,不是警察,而是嚮導。

不是告訴業務部門這個不行,那個有問題,而是要提供出路與可能的選項。


我們做財務的,最容易說的一個詞就是No,不行。這不符合SOX內控流程,這個沒有預算,這個不符合會計準則……諸如此類。這樣的回答,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財務,就太廉價了。

一個真正的專業財務管理者,應當把No後面的標點從句號變成逗號。No,but I can……“這不符合規定,但我可以想出一個方法來規避這個問題”。

由No到Yes,背後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商業頭腦與專業套路

早在2013年,財政部就談到了管理會計是我國的短板,正因為在我國管理會計是短板,我國要通過發展管理會計可以打造我國會計的升級版。

可以看到,國家把

管理會計提的很高。會計改革成效顯著,但管理會計是“短板”。要打造中國會計升級版,重點在於大力培育和發展管理會計。財政部成立管理會計專家委員會,並於2014年10月發佈《關於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國管理會計涵蓋盈利組織、非盈利組織和政府機構,利用3~5年時間使中國管理會計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管理會計是一種職業,作為管理決策的夥伴、計劃與績效管理系統的設計師、財務報告與控制的專家,協助管理當局制定和實施組織戰略。管理會計師不再僅僅是CEO的參謀和助手,而應該是夥伴關係

為什麼強推管理會計?


財政部頂層設計

1、指引體系。

包括基本指引、應用指引與案例,是管理會計龍頭上的眼睛。建立專家諮詢機制,鼓勵企業與學者合作總結經驗,編輯案例。財政部有三套東西:會計準則、獨立審計準則、內控制度,這三套制度裡面基本的框架,有一個一般的準則,有一個指導準則,然後底下有個說明,套路差不多。管理會計裡面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指引體系,就像會計準則、獨立審計準則、內控制度,就可以去用了。

2、人才隊伍。

包括工作中的管理會計實踐、管理會計的學習和培訓兩個方面。將管理會計納入到會計後續教育、CF0素質提高和會計領軍人才培養,以及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建立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企業實踐基地,將管理會計職業化。

3、信息化。

將管理會計納入企業信息化規劃,建立和升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鼓勵會計軟件公司和中介機構拓展管理會計服務領域,注意引進流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

4、管理會計諮詢。

過去所謂管理諮詢大部分屬於管理會計諮詢,特別是源於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諮詢。管理會計諮詢的顯著特點是將財物價值與戰略結合、與業務結合、與IT結合、與激勵結合等。

契合經濟強國戰略的實施

世界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世界經濟的強國,世界經濟強國總是以世界一流的企業群為依託,而世界一流企業又是以管理會計創新為特徵。這個國家要強大必須要有強大的企業,企業要強大必須要用管理會計。這個過程當中,管理會計必須有所作為,發揮推動與維繫作用,否則你只是大國,但不是強國。

我國強國戰略即實現兩個百年目標。一方面通過一路一帶、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雙創運動等向未來牽引,另一方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解決“三期疊加”問題以清除路障。

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果

我們國家過去30年經濟發展非常快,可以說創造的成果輝煌令世人矚目,但我們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後遺症,後遺症包括:效率低、成本高、管理落後、經營粗放、貪汙腐化等等。清華大學陸佑楣院士測算,2012年單位GDP能耗,中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國的3.3倍、日本的7倍。

機會成本和隱形成本高。國企ROI3%,銀行利率7%,道瓊斯工業指數成份企業ROI7%,因價格扭曲有些國企績效不真實,國企效率低也間接反映行政事業單位效率低。

波士頓諮詢公司:中國製造成本與美國接近,原因是人工成本增長過快而生產率提高速度過慢。由於利益被制度性割裂,企業喪失了自我保護機制,上級無力監督,下級或員工對上級、對同級袖手旁觀,致使貪腐氾濫。對國企使用的管控方法(如思想工作、法人治理、內控制度、政府任命高管、國資委考核、內外部審計等)是否全部失靈?

解決方案:一是要設計良性激勵機制(貪腐屬於惡性激勵,被反腐運動不斷清除,但因良性激勵尚未完全替補而形成激勵真空),二是要發揮責任會計、重構激勵機制、建立管理控制系統。

我國管理會計未來發展


管理會計是幹什麼的呢?

1、管理會計是價值創造的信息系統。

管理會計是一個創造企業或者組織價值的體系系統,能夠創造企業價值,之所以創造企業價值因為管理會計是一個管理控制系統,它是一個創造企業價值的信息系統和管控系統。創造價值是管理會計的社會功能,是賴以存在的基礎。

相對財務會計而言,管理會計不僅關注財務價值,而且關注財務價值創造和保持,也就是關注客戶、業務流程、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組織資源等與財務價值的關係,解決價值如何創造的問題。不僅關注整個企業的財務價值,而且要保障企業各層級單位各成員如何創造價值、各自創造了多少價值,關注的是責任以及與責任關聯的權力與利益,解決價值誰創造的問題。

2、管理會計是決策支持系統。

之所以創造價值,關鍵是把管理會計信息提供給決策者(如CEO及各級經理等)用於管理決策。主要體現為管理會計報告,在我國習慣分為事前支持(規劃)、事中支持(監控與反饋)、事後支持(評價與兌現獎懲),借鑑國外劃分可分為前饋報告、反饋報告與專項報告。

3、管理會計是管控系統。

在技術層面,決策者的管理決策與管控系統有關,由制定戰略、制定標準、監控標準執行、設計獎懲等要素組成。組織層級可以分為高層、中層和基層,因此,管理會計分成高層管控系統、中層管控系統和基層管控系統。控制標準可以分為成本管控系統、全面預算的管控系統、基於平衡計分卡的管控系統、管理駕駛艙、基於企業社會責任的管控系統,等等,至少有五個管控系統在企業可以做,但這五個管控系統之間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相包容的。另外,從核算角度看,每一類標準下的管控系統又可以分為戰略管理會計、老闆會計、資源會計、績效會計、社會責任會計、行為會計等六個模塊。

4、管理會計是調節組織成員行為的槓桿。

在社會層面,決策與組織行為有關,激勵制度是當代管理會計的核心內容,管理會計信息的用途之一是作為成員的績效標準,也就是獎懲資源分配的基礎,牽涉到組織成員利益,不可迴避地誘發組織成員行為,通過調整獎懲總量、調整績效標準的種類及其權重、調整績效標準與獎懲掛鉤方式,便可引導組織成員行為,使之取向戰略目標。

管理會計落地

1、問題導向。

對於企業存在的問題,從管理會計角度給出解決方案,最容易被接受,但對會計人員是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比如應收款的回收,可以將原來年度考核調整為月度回款的考核,同時結合銷售回款激勵辦法等措施,促進問題的解決。

2、系統性建設。

問題導向屬於戰術性,而系統性建設則屬於戰略性的,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管理必備的條件。結合管理會計軟件,推動管理會計的落實實踐。

管理會計落地的建議:由問題導向向系統性建設過渡。

管理會計系統建設

1、企業頂層設計。

“一把手”自我設計:建立直接發揮影響力的通道,如擔任跨部門的預算委員會主任,直達“一把手”的管理會計報告系統。組織架構:重點是劃分和銜接責任、權利和利益,堅持可控性,設計責任中心、事業部、SBU或阿米巴。

2、財政部管理會計指引。

包括基本指引、應用指引和案例庫。基本指引具有統馭地位、是制定應用指引和編寫案例的路線圖;應用指引是各類組織管理會計應用的依據或路線圖,是基本指引的具體化;案例庫支撐示範應用指引。

3、管理會計不僅僅是成本。

很多人認為管理會計主要是成本,是誤解。美國管理會計更注重業績評價與激勵制度,還有預算、業績評價、激勵制度、管理控制等,涉及到供產銷、人財物、技術、市場等組織運營的所有方面。

4、管理會計人才建設。

沒有管理會計人才,管理會計落地難、創新更難。管理會計人才有幾點非常重要:一是為組織創造價值;二是管理會計人才不僅是財會部門搞管理會計的人員,也包括那些在非財會部門利用管理會計知識的人員,包括董事長、總經理等;三是管理會計人才的職業化發展;MA職業生涯每個階段都會得到知識支持和知識更新,中國註冊管理會計師一是依靠民間組織,另一個就是改革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製度。

總 結:

國家會繼續大力發展和創新管理會計,這對國家、對企業、對行政事業單位有百利無一害,也為我國管理會計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會越來越追求財務和非財務的價值創造,管理會計人才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