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生榨粉怎麼做啊?

震哥001


南寧生榨粉,作為南寧的傳統小吃,現在在南寧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它以香、滑、軟的口感獲得了很多人的厚愛。但是,卻少有人知道它的製作方法,如何做才更好吃。

下面就有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南寧生榨粉的神秘製作方法。其製作方法主要分為六道工藝,選米、發酵、打漿、壓團、打團、榨粉,每道工藝都不能馬虎。

首先要選擇新鮮的優質大米,選米過後就要浸泡發酵,浸泡時間則按照季節不同有所長短,夏天一般浸泡40分鐘就可以了,冬天則時間要長許久;待米發酵後就要把米打成漿,再用布袋過濾

首先要將用水泡好的新鮮大米磨成米漿,然後裝入布袋中瀝去水份得到成團的米粉團。加入1/5用煮熟米飯搗成的米糊,再經充分揉和,得到榨粉用的米粉團,

把米粉團放入一個底部有數十個小孔的壓榨機內,將米粉團從小孔榨出,形成一條條圓形的米粉,米粉直接掉入下面一口大鍋的開水裡,燙上十數秒即可

生榨米粉有兩種吃法:  

1.是把米粉放入大碗中,在粉面上鋪上一層碎豬肉,加進高級醬油、鹽、熟豆芽、酸菜、生蔥各適量,倒入滾熱的骨頭湯即成,這種叫湯榨粉; 

2.是幹撈,不加入骨頭湯,用由醬油、酸醋、鹽、味精等多種調味料熬成的滷汁淋入粉內,加上叉燒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勻,就成為清涼爽口,適宜夏季食用的叉燒乾撈榨米粉

有興趣學習更多的美食做法歡迎關注“小蘇的美食日記”帶你見識更多的美食。


小蘇的美食日記


南寧的生榨粉經過發酵,有一種天然的酸酸餿餿的味道,像泔水味,這種泔水味就是生榨粉的精粹,正如南寧的酸筍一樣,有人說是酸香...

所謂的生榨就是現吃現榨,4/5的新鮮大米用水泡透,再用石磨溼磨成米漿,然後放入乾淨的白布袋中瀝去多餘的水分,得到較乾的米粉團,將1/5的新米煮成爛飯,放到乾淨的石臼中搗成糊狀,直到完全粘成一塊手感柔軟的大白糕,再和米粉團拌在一起,揉到完全融合後進行發酵,才可以成為榨粉時用的粉團。在所有的生榨粉的店中,必然有一口大鍋,配一個傳統的榨粉器,底部有數十個小孔,用一個削成圓形剛好能放進鐵罐的木頭,把發酵好的粉團放到榨粉器中,用力使勁地壓緊塞進罐中的粉團,將米粉團從小孔榨出,形成一條條圓形的米粉,米粉直接從孔中掉入已經煮開的一口大鍋中,燙上十數秒即可快速撈出,講究口感的馬上將米粉過一趟冷水,然後再回鍋略燙,將燙好的米粉放入大碗中,最後在粉面上鋪上一層炒香的碎豬肉,加入醬油、鹽、熟豆芽、青菜絲、生蔥、紫蘇等,淋入滾熱的骨頭湯即成。

南寧的生榨粉經過發酵,有一種天然的酸酸餿餿的味道,像泔水味,這種泔水味就是生榨粉的精粹,正如南寧的酸筍一樣,有人說是酸香,有人非要說是酸臭,但無論是酸香還是酸臭,對於南寧土著來說,這種天然的酸爽才是心頭大愛。無獨有偶,走南聞北見多識廣的宗老師,每次到南寧都要請我帶他去吃一碗天天生榨,他覺得這種不經過任何加工,現吃現榨的粉,很對他吃麵的腸胃。

真正講究的生榨粉一定要自己親手榨,可惜現在懂得“榨”這種傳統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我有時甚至會有些小小擔憂,怕這種需要時間需要技巧的老傳統在這個速食麵的時代會慢慢被拋棄......好在,一切都總會有解決的辦法,在南寧壯族人居住的武鳴、馬山一帶,也有一種把榨出來的生榨粉曬乾,做出乾粉條收藏的傳統,這種乾粉買回家後泡軟、煮熟,也能得到那種酸酸餿餿的味道了,不過味道就真的不如生榨那麼濃郁啦!

上回吳姐去馬山,幫我帶回一紮馬山生榨,她說這就是她小時候一直吃的生榨味,正好阿冰帶給我一小瓶豉膏(用豆豉、生鹽、老抽熬成的膏狀物),她也說這是在她們武鳴老家吃生榨粉必須要配的配料之一,既然如此合拍,生榨粉,必須走起!

生榨粉做法步驟:

原料:豬肉丁100克、生榨乾粉一小把、生菜1顆、高湯1碗、豉膏5克、薑末、蒜蓉、香菜、紫蘇各適量

做法:

1、準備好食材;

2、將乾粉用冷水泡軟備用;

3、煮開一鍋水,把泡軟的粉放到鍋裡煮熟;

4、炒鍋燒熱,把肉下到鍋裡用小火慢慢煸出豬油,加入姜蒜末和豉膏炒香;

5、放入香菜紫蘇調味做成肉醬備用;

6、生菜洗淨後切碎,燙熟放在碗底,上面放上煮熟的榨粉;

7、最上層放上肉醬;

8、淋入加熱的高湯即可。





吃在廣西


生榨米粉

生榨米粉又稱生榨粉,最傳統的生榨米粉來自南寧蒲廟鎮,生榨米粉以軟、滑、香,還有與眾不同的微酸而聞名。

據說,這種微酸的形成並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過程中由於產生了一種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的作用後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吃生榨米粉就要吃這種‘餿味’,那才叫正宗

主要食材

大米,肉末,蔥花,油豆腐,醬油膏,熟豆芽,生蔥,骨頭湯

分類

廣西南寧,小吃

口味

微酸

是壯族地區的一種傳統食物,其中又以廣西的最為出名,總體來說有很多地方會做並且有很長的歷史了:上林、武鳴、蒲廟、馬山、都安、南寧、扶綏、崇左、百色、平果等等。生榨米粉在壯話裡稱為“粉拉餿”。

蒲廟鎮是邕江河畔一個小小的古鎮,位於 廣西自治區 南寧市區東南面,這個小鎮的生榨米粉是比較出名的生榨米粉的產區之一。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和九月十五,是附近各壯族鄉村的大節,各家各戶除了準備大魚大肉,大擺筵席外,做生榨粉是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米漿提前磨好,滴乾水份,用布包起來,放進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兩三天的時間,讓米漿微微地發酵,帶一點點酸味,會客當天,支起大鍋燒熱水,榨粉,另一頭熬上一大鍋的骨頭湯,半肥瘦的豬肉剁碎,加上切成末的頭菜,一起炒香,榨好米粉,裝碗,澆上一大勺頭菜肉末,撒上蔥花,加點油豆腐,澆上一勺湯,開吃!另外一些壯族地區的生榨米粉的湯用魚做的也非常鮮美。

光聽這些工序,你就會對這米粉充滿期待,因為這絕沒有各種添加劑,絕對純天然。蒲廟鎮的米粉看起來有點黑,這證明沒有吊白塊之類的東西存在。




微霞662美食


想開店的話去店裡問,一般五千塊錢可以學會了。邕寧附近的村民一般都會做,我爺爺奶奶以前會做,現在他們老了,年輕人都不會做了,挺麻煩的。


閒雲飛鶴


簡單的說一下吧。

傳統的做法是大米泡水,用石磨磨成汁。然後過濾掉水。成泥狀。

放到一個壓條機裡面擠出來直接煮了。就可以了。

現在的做法一般是先把大米磨成粉,再加水和,像和麵一樣。最後壓一下,煮。

一般和好之後還有一個發酵的過程。這個過程比較難把握。如果太久會有酒味,如果沒味道。是一門技術活了。


Ss610x


在這裡問,不去去生榨米粉店裡瞭解…一般會做的都不怎麼上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