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書場
首先,原子彈轟炸與核電站洩漏危害有區別;第二,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已經過去了74年,切爾諾貝利事件才34年;第三,切爾諾貝利附近已經逐漸有人遷回居住。
原子彈爆發是利用放射性物質的特性,使放射性物質團塊迅速裂變爆發出巨量能量,可以形成十分強的衝擊波,高溫、放射性物質逸散等,對居住地的人能造成十分嚴重且久遠的影響。但是也由於這個過程,原子彈裡的放射性物質衰變相對核電站洩漏更徹底一點,爆發後殘留放射性物質更分散,更容易在自然界消散。而核電站裡裝的可都是未反應的原料,靠放射性物質的緩慢衰變釋放的能量為人類生產電力。可以說原子彈是較短時間內的爆發性傷害,而核電站洩漏會導致長時間持續性傷害。
廣島長崎在遭受原子彈轟炸後,城市頃刻損毀,人員大量死亡,多是直接在衝擊波、高溫下死亡的,放射性物質殘留多是灼傷人體和呼吸道。並且轟炸的時候是1945年,到現在已經75年了,放射性物質殘留已經很少了,輻射的劑量很低,所以又重新發展起來城市。但是在那幾十年內,廣島和長崎有很多人因為放射性物質殘留導致癌症。切爾諾貝利事件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放射性物質洩漏事件,嚴重汙染了當地的土壤、水源,放射性物質檢測顯示劑量也比較高,超過人類可以承受的極限,且目前也才過去三十幾年,從時間上說,現在還不能主人也正常。
不過切爾諾貝利中的放射殘留也在逐漸下降,裡邊生存著很多生物,成為了動物的樂園,也已經有一些人遷回附近居住了,但核心區現在依然是隔離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切爾諾貝利區域的放射殘留也會降到人類可以承受的水平,會有人回到那裡居住,或者乾脆作為遺蹟保存下來,警惕人類合理發展和利用技術。
(上圖為攝影師回到切爾諾貝利事件核心區域拍下的當年和如今的對比照)
來看世界呀
關於這個問題,先來看看這兩次事件的經過。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敗局已定,但是日本在沖繩等地還在瘋狂的抵抗著,導致盟軍大批官兵傷亡,為了使日本儘快投降,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決定對日本投擲原子彈,通過決議後,美軍於8月6日在廣島上空投下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小男孩”長3米,寬71釐米,重4000公斤,裝有60公斤的鈾–235,不過只有大約一公斤在爆炸中進行了核裂變。8月9日,美軍在長崎上空投下名為“胖子”的核武器,“胖子”長3.25米,直徑1.52米,重4545公斤,兩枚核彈都是在550米左右高空爆炸。雖然“胖子”釋放的能量比“小男孩”的高點,不過長崎地勢多山,遭到的損害比廣島低點。據稱兩次爆炸造成傷亡人數達到20多萬,這兩個城市在十幾年後就開始了重建,到現在已經恢復的很好,人口也增長了很多,現在已經感覺不到原子彈曾經帶給它們巨大傷害!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1986年,烏克蘭境內,距首都基輔130公里處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爆炸,事故原因是工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核電站的第四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起火,引起爆炸,爆炸使機組被完全破壞,8噸多的強輻射物質洩露,大約有1650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輻射,後續的爆炸又引發了大火,並且散發出大量的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次災難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400顆美國投擲到日本的原子彈。放射塵埃四處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受核汙染。此次事故造成27萬人患癌,因此而死亡的人數達9.3萬。
原子彈的殺傷力主要是四點:衝擊波、光熱輻射、爆炸產生的核輻射、殘留物核輻射。
在這裡可以看出,兩次事件中,核爆炸的量不一樣,當時投擲到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當量不大,裝藥量也不大,是以“千克”為單位,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產生的當量是投擲到廣島、長崎的400倍,是以噸來計算的。
當初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都是在高空就爆炸了,這樣在當時殺傷力確實很強,所產生的衝擊波、光熱輻射、爆炸產生的核輻射引起了兩地傷亡慘重,只不過核武器最大的殺傷力是第四種,就是殘留物核輻射,前面三種的殺傷破壞力持續時間短,同樣的放射性物質,原子彈爆炸瞬間就釋放了,再說原子彈在高空爆炸,輻射物被風吹散,在大氣層中會很快散去,在一段時間後輻射量會降低到可忽略不計的地步,再加上雨水對地表的沖刷,因此殘留的核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
而核洩漏就不一樣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光洩露的核燃料就達到8噸,所有放射物質都會在地表,隨後會滲入土壤,形成穩定而且長期的輻射源,也就是核武器最嚴重的殘留物核輻射,還有被封存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石棺”下面的200噸核原料,依然存在著安全隱患!
就打一個比方說,如果將輻射比作腐蝕,核彈就像下了一場酸雨,在視覺上衝擊力很大,實際上腐蝕能力還是有限,過一段時間那些被淋過的地方你還可以用手去摸,而核洩漏就象是將硫酸直接倒在地上,腐蝕能力超強,時間持續也長。
所以廣島、長崎在原子彈爆炸十幾年後就開始重建,而切爾諾貝利附近到今天還是汙染區,無法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