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中爸爸應該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呢?

雲兒天天見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跟媽媽同樣的角色。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親缺失孩子的教育過程,出現“喪偶式育兒”的現象。那麼,父親在家庭中應該是怎樣一個角色呢?



首先,拿出時間,陪孩子玩一些男人玩的遊戲和玩具。比如兩個人的打鬥,打疼了也沒有關係,正好可以藉此機會教會孩子疼的感覺。這樣,他在跟別人打鬥的時候就會有輕重。值得注意的是,兩個人要一起制定遊戲規則,如何做才能玩的開心,又不傷害對方。

爸爸還可以陪孩子去爬山、踢球、攀巖,不需要考慮衣服會不會弄髒,只要盡情奔跑、玩耍都可以。

小時候,孩子會撿掉在地上的東西,媽媽一般不同意孩子繼續吃。孩子說:“爸爸說了,只要不髒都可以吃。”現在很多孩子把媽媽掛在嘴邊。什麼時候,他能把爸爸的話記在心裡了,說明,這一點爸爸做到位了。


其次,跟孩子多講講自己的事情。

很多父親不願意跟孩子聊自己的工作,其實,孩子很想知道你在做什麼。如果他能參與,會讓他特別有成就感。

記得我家老大有一次特別神秘,跟我說:“媽媽,你知道我今天看到什麼了嗎?”“看到什麼了?”“大吊車和挖掘機,吊車比我們家樓層還高。”原來,他去爸爸工地了。看到那些機械設備,小傢伙很興奮。

孩子還特別喜歡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不要害怕把自己過去說給孩子聽,他越瞭解你,就越尊重你。千萬別等到孩子不愛聽的年齡,你再說過去的故事。


第三,讓孩子知道,男人可以做很多事情。

現在的男孩都被保護的很好,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讓幹。歸根結底,爸爸沒有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比如可以在孩子面前修自行車、換燈泡、修汽車。目的是讓孩子體會到什麼是責任。

男孩長大之後缺少陽剛之氣,不是激素問題,而是爸爸缺失了孩子的教育。他無法從媽媽身上學到男人該做什麼事情。

最後,爸爸一定要和媽媽保持親密關係。

尤其是兩人吵架的時候,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因為孩子會模仿、學習。以後,他也學會喊叫、罵人、摔東西。等他組建家庭,不覺中也會重複同樣的家庭關係。

父母兩人不能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不對。這會降低在孩子眼中的威信。也讓孩子學會關注別人缺點,生活的不快樂,身心難以健康發展。


碩小果育兒學堂


我來個簡單的回答:我在家的角色 刷碗擦地板 給孩子洗澡 洗衣服 陪孩子玩 偶爾做美味讓孩子吃!經常見過我以前聽到的故事(書沒有的故事)有時候把自己經歷的事情也當故事講 週末帶孩子爬山!溜公園 就這樣 孩子特別喜歡我 結果出去上班像小偷一樣偷偷溜!下班到家孩子一擁而上抱我!我幹那麼多 也不是沒老婆的事了 她在家照顧小兒!做飯(偶然我做)給女兒輔導書! (4歲女兒2歲多兒子的爸爸 )




請叫我潘多拉


看過一篇文章,《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父親於家庭而言更像一個指路燈,把握著家的大方向。他可以帶領家庭走向積極、正能量,也可以把家當做脾氣發洩的垃圾桶,身處環境中的孩子就會受其影響,性格也會改變。所謂言傳身教,除了要教育孩子知識、禮貌,更多的是以身作則,幫助孩子學會擔當,樹立正確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