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順縣西溝村的鄉村振興路

《中國婦女報》4月15日報道

【中央媒體深入平順西溝大型主題採訪】“紅色基因”引領發展

站在金星峰俯瞰西溝,綠樹掩映中的農家別墅錯落有致,競相開放的山桃花點綴其間,更為這個紅色村莊增添了幾分春色。

平順縣西溝村的鄉村振興路

鳥瞰西溝

“以前的西溝是山連山,溝套溝,山是石頭山,溝是亂石溝,沒土光石頭,誰幹誰發愁。”九十歲高齡的申紀蘭,見證了新中國70年的風雨歷程,同時也是山西平順縣西溝發展變化的推動者和親歷者。作為唯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她第一次進北京參加人代會的“艱難”成了媒體提及最多的一個細節。“騎毛驢,走亂山崗7個小時到長治,再倒大車、大卡車,到太谷坐小火車到太原,再坐大火車到北京,每次都得4天。”

“現在修了高速路,開了高鐵,快多了。修通路,邁大步,帶領大家去致富。”如今從西溝進京開會的路,已從過去的單程4天,縮短到了當日往返。但對於西溝而言,變化遠不止通往外界的路。

記者在山西平順縣西溝村駐村採訪期間瞭解到,隨著西溝村產業佈局的不斷優化,生態效應的持續釋放,以及文明鄉風的逐步形成,作為太行精神和紀蘭精神的重要發源地,西溝,這個曾經因為全國勞模李順達、申紀蘭而聞名大江南北的太行山小村莊,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紅色:勞模之鄉 不忘初心

張俊玲曾經是西溝村的貧困戶,愛人牛宏偉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幹重體力活。前幾年,兩個女兒的上學問題也成了家裡最大的負擔。張俊玲在村裡飲料廠的收入成了家裡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2017年,山西太子龍服飾有限公司落戶西溝,張俊玲成了太子龍扶貧車間的一名熨燙工。“公司按件計酬,每個月能有2200元的收入。平時還能照顧家,種點地。”像張俊玲一樣,在家門口上班、一年收入3萬多元的西溝村民,成了鄰村人羨慕的對象。

山西太子龍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韓英說,公司目前解決了西溝及周邊村莊70多人的就業問題,“其中90%以上是婦女”。公司廠房正在擴建中,生產規模擴大後,用工量會大幅增加,需要從周邊招聘。

在西溝村四季飄香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香菇大棚裡,同樣是清一色的”娘子軍。“該社2014年由22名黨員和積極分子發起,並吸收147戶貧困戶入股。西溝村原黨支部書記王根考是合作社的發起人之一,他說,合作社的22個香菇大棚目前正在升級改造,改造完畢後,效益將大幅提升,合作社也將成為西溝村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項目。

“黨支部+合作社+產業基地+貧困戶”,在鄉村振興中,紅色西溝的這種模式,不僅發揮了黨員的模範先鋒帶頭作用,也通過激發集體產業的活力,成功帶動了貧困戶的脫貧致富。

“共產黨員,就是要聽黨話,跟黨走,帶領人民群眾走致富路。”勞模申紀蘭的這句話,也是西溝人“不忘初心”的真實寫照。紅色,既是西溝人傳承接力的旗幟的顏色,更是這個勞模之鄉幾十年發展不變的底色。

如今的西溝村,紀蘭黨性教育基地、李順達故居、全國第一個互助組雕塑、金星峰,即將向遊客開放的革命巖、血淚凹、勞模泉……一處處承載著紅色記憶的景點,向遊客講述著這裡的輝煌。

上任8個月的西溝村黨總支書記郭雪崗告訴記者,下一步西溝村還將對李順達故居和當初建立第一個互助組的六戶老貧農舊居進行恢復和修繕,結合鄉村休閒、生態康養,整體規劃西溝紅色鄉村旅遊。

綠色:生態宜居 和諧文明

西溝村對面的金星峰,因李順達獲得全國愛國豐產運動最高獎——愛國豐產金星獎章而得名。當年全國勞模李順達、申紀蘭帶領西溝人靠肩挑、背扛種下的小樹苗早已鬱鬱蔥蔥,原本貧瘠的石頭山、亂石溝,如今已變成了一座生態寶庫、綠色“氧吧”,吸引著源源不斷的遊客前來。

“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西溝生態環境好了,鄉村旅遊也發展起來了。”站在當年帶領西溝人打壩造地的田間地頭,見證了時代發展、家鄉鉅變的申紀蘭言語中滿是自豪。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近年來,西溝村依託紅色旅遊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提出打造“紅色鄉村休閒旅遊”。隨著太子龍扶貧工廠、潞麻農業、農耕文化館以及生態採摘園等項目的落地,西溝產業佈局也將漸趨合理。

在西溝,每年“三八”婦女節舉行的“好家庭、好女兒、好兒媳、好婆婆、好妯娌”評選,以及正在進行的“西溝好青年”評選,吸引了廣大村民的踴躍參與,使向好向善的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西溝蔚然成風。已開講六期的“西溝農民講習所”,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農技課堂”和“農村黨校”。

隨著集體產權制度的完善,村民每年享受集體分紅。幼兒園全免費,大學生助學獎勵,日間照料中心的投入使用,以及老年生活補助制度的實施,讓西溝人幸福感滿滿。

正在建設中的汙水管道和廁所改造工程,極大改善了村民的環保意識和衛生習慣。

通過傳承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弘揚太行精神和紀蘭精神,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西溝已經初現雛形。

“到2023年,跨入全省億元村行列,人均純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建成全省一流紅色旅遊基地、綠色生態旅遊基地、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基地,全面實現產業強、西溝美、農民富的戰略目標,建成名副其實的新時代美麗鄉村。”郭雪崗向記者這樣描繪他的“小目標”。

來源 丨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

記者 丨 姜軍旗

平順縣西溝村的鄉村振興路

平順縣西溝村的鄉村振興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