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這樣愛》:缺乏生活質感的“狗血”精品劇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最初看到這部劇的超長片花,《娛評》對於它是非常期待的。不同於面向低齡化受眾的甜寵網劇,總覺得《如果可以這樣愛》應該是拍給都市職場人群看的。“他們”,意味著屬於社會“中堅力量”的代表群體,處於30-40歲之間的黃金期,有屬於自己的職場和事業,有一份較為穩定的感情,或者剛剛組建家庭不久,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奮鬥階段,需要對家庭、事業負責,同時還沒有到達人生巔峰、處於已經可以享受生活的階段。

在《如果可以這樣愛》這部劇中,無論是戲裡的耿墨池、白考兒,還是戲外的演員佟大為、劉詩詩,其實正是這類人群的典型代表。

以劇中女主白考兒為例,她原本是職場中堅力量,有著一份非常不錯的體面工作:電臺主播;同時婚姻幸福,是閨蜜羨慕的對象,被老公保護的很好,從不操心任何家務瑣事,比如沒買過電,連電卡放哪裡都不知道,然後動輒可以外出旅行,名牌包包隨便買……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人物背景設定,以《娛評》的理解,在都市環境下,這從來都不是工薪階層能夠達到的高度,即使不算富豪,也絕對可以歸屬於中級財務自由的範疇之內了。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但是一夕之間,白考兒被打到了人生谷底。首先是家庭崩塌,自己老公跟著名鋼琴師(男主耿墨池)的老婆莫名其妙地雙雙“殉情”,然後就是因為情感受到打擊,導致工作失敗,被綠茶婊下屬搶了自己的主播位置而處處受氣,緊接著就是遭遇了巨大經濟危機,不僅老公的遺產被婆婆搶走,無家可歸,更是揹負了老公的所有債務,面對債主的圍堵……

故事主線沒問題,但細節處處呈現出疏漏。

人生因為在某一天突然遭遇意外而跌入谷底,然後看主人公如何慢慢通過自己的智慧、手段、努力,一點點反轉重新走上巔峰,收穫事業、感情的雙豐收,這個邏輯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前提條件是:情節必須合情合理,符合普通大眾的生活認知。做到了這點,再加上劇情結構緊湊,就會是一種人生“爽文”,這種先苦後甜的人生逆襲,是足夠具有戲劇張力的。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可是在《如果可以這樣愛》中,《娛評》只是看到了人設的斷裂,和情節推進與生活的脫節。

甚至看了這部劇的前十分鐘,《娛評》都還挺期待的。贊,這居然是一部以已婚女性為主角的情感劇,終於可以擺脫傻白甜的女主人設了,而且女主在電臺直播間的場景,她約閨蜜一起看演出可是閨蜜卻要去盯採訪的小細節,還頗具職場氛圍,加上主演佟大為、劉詩詩的演員陣容,都讓人覺得,這愛情劇應該是可以追的。儘管一位著名鋼琴家被粉絲和記者像流量明星一樣追顯得比較浮誇,但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是表現男主知名度最簡單直接粗暴的方式。

但是,男女主兩人的婚姻伴侶雙雙“殉情”以後,劇情就開始向歪樓方向發展,而且一去不回頭,情節嚴重脫離現實,讓人感到幾乎無力吐槽。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首先是耿墨池、白考兒兩人上段婚姻的零存在感,除了增加他們配偶雙雙殉情的懸念感之外,你感受不到男女主兩人是經歷過婚姻的,也感受不到他們失去對方後的悲傷,更多是快速進入歡喜冤家狀態的情感糾葛。比如耿墨池和他的太太葉莎之間,分居4年,然後耿墨池就“被綠了”,但是他死活不相信,甚至不惜吃掉太太寫的遺書,哪怕自己不看,也不能讓白考兒看到這封信,目的只是出於維護自己太太名譽,絕對不能讓她陷入醜聞中的動機。

遺書誒!這是那個他最想維護的人,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心聲,只是為了不讓另一個跟他相同的受害者看到,就給吃了!你信嗎,《娛評》表示,我不信!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這種為了符合讓“男女主因恨生愛”的劇情設定,不惜違背社會常理的硬凹情節,分分鐘讓人出戏。

按照劇中開始體現的細節,白考兒應該是一個被老公呵護很好的公主式嬌妻,養尊處優什麼都不用操心,但是在最開始時有個細節,白考兒跟閨蜜見面時,白考兒說,他(丈夫祁樹傑)都出差半個月了,而且從後面她跟老公下屬之間的對話也可以看出,祁樹傑經常藉口出差但是跟葉莎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白考兒的嬌妻人設,其實是根本立不住的,很難想象一個老公經常不在家的人,妻子卻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包括白考兒跟耿墨池之間的誤會糾纏,推動主線都是因為白考兒想弄清楚祁樹傑自殺的原因,以及他跟葉莎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說,祁樹傑是一個普通人,這條主線也OK,沒問題;但偏偏,祁樹傑是一個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有十年以上的病史,然後看到白考兒一臉堅定、非常執著地說,我就想知道他自殺的原因,《娛評》都能給氣樂了,拜託您是深山老林裡來的嗎,這麼嚴重的抑鬱症,你與其糾結他自殺的原因,不如糾結他為什麼會得這種病,還更來得合理一些吧?!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從人設上看,白考兒應該是一個有主見、獨立的職場女性,尤其是一遇到男主就火氣爆棚,各種不滿以至於懟天懟地、牙尖嘴利。但是她在生活中,又是一個啥都不操心的小嬌妻,職場、家庭完全對立的人設,本身就已經很讓人難以理解了,而在面對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突發狀況時,性格總是左右飄忽。

比如她在受到丈夫去世的打擊後,電臺領導擔心她影響工作,就要讓她一手帶出的下屬接替她的主播位置,就是這樣一個職場精英,居然連一句為自己爭取的辯白都沒有,就這樣慫慫的認命了,然後就是出了領導辦公室,一句讓打擊來得更猛烈些吧,體現了她的不怕挫折、坦然面對逆境的堅強心態。請問女主你這樣的逆來順受,當初是怎麼爭取到這個位置的,靠撒嬌嗎?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同理,面對自己一手帶出的原下屬,在自己面前各種花式挑釁,白考兒就是絕不應戰,連一句解氣的話都沒有說出來,只會說“你故意耍我是吧”,“你試試看”這種特別蒼白無力的語言。拜託!白考兒是一位做直播節目的電臺主播,應變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應該是她賴以生存的強項吧,這樣的臺詞水準,怎麼能讓人相信她是電臺主播呢?

而且面對惡婆婆不允許她繼承老公遺產,面對債主的逼債,白考兒都沒有顯示出她有什麼保護自己的能力。面對債主只會躲在房間裡不出來,她懟天懟地的氣勢呢,她一定要跟耿墨池死磕到底的執著呢,出來面對債主解釋一下的勇氣都沒有了嗎?既然放棄繼承遺產,為什麼又要揹負債務,白考兒缺的不是智商,她缺的是律師吧;如果一定要有一位男主來拯救女主走出人生低谷,也不應該是鋼琴家,而應該是她的代理律師,才更合理。

後面的狗血劇情更多,車禍、失憶、大伯哥追弟媳的禁忌關係,男主患上絕症,男二患上癌症,所有這些老梗,全部集中在這部劇中,《娛評》也是佩服這部劇的走向,根本就像過山車一樣,高潮不斷。但是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所有情節都是為虐而虐,為反轉而反轉。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30-40歲之間的人生,本應散發出精英人群的成熟、理性、智慧,至少要表現出混過幾年職場和社會後帶出的一些世故和圓滑,但是讓《娛評》失望的是,從這部劇中,我們感受不到人物的性格魅力。

確實,現實題材難拍,正是因為我們身處在這個環境中,編劇不能隨便意淫而不被觀眾察覺。如果是古代的愛情劇,王爺就是因為“女主光環”而對民女一見鍾情了,拋棄身份地位、世俗禮教、規矩門第,就是要在一起,觀眾也說不出什麼來,因為無從考據。

可是現實題材不同,尤其是這種表面看起來比較符合傳統正劇範兒的作品,任何違背社會常識和規則的不合理情節,都會被觀眾放大,都會算是硬傷。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因此《大江大河》中宋運輝一件被汗溼透的背心,被正午陽光劇組精細到不同時間的不同狀態呈現,這種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是能夠感受到的,作品的誠意,也正是在這種追求中得以體現的。

中國目前的影視作品中,真的極度缺乏能夠立得住的成熟女性角色。女性在職場和社會角色中的被矮化,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熒幕中的女性形象。彷彿女性只要步入家庭,為人妻、為人母,就從珍珠貶值成為了魚眼珠,就不配再成為女主角被塑造了。

這或許也是現代年輕觀眾內心拒絕長大的心理映射,對變成熟的抗拒,外化成為了對“老”的鄙視和恐懼。因為“成熟”,意味著你就要承擔責任,就要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付出努力,而且必須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但是看看我們的熒幕作品中,幾乎所有的女主都是在靠外力(王子、王爺、霸道總裁)拯救而改變命運,我們既看不到“她”奮鬥的內心動力,也看不到“她”在職場的升遷變化。這或許也是國產電視劇缺少真正的職場劇和成熟女性角色的原因。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既有市場為迎合觀眾心理的因素,也有編劇閉門造車的惡果。因為這種簡單的被“拯救”,是無需生活細節加持的,只要靠離奇的情節推動就可以完成。

《如果可以这样爱》:缺乏生活质感的“狗血”精品剧

這部劇,真的要感謝佟大為、劉詩詩的演繹,雖然劇情有很多硬傷,但他們作為演員的“信念感”,還是支撐劇中的人物有了真情實感,加上攝影指導出身的導演王雷加持,畫面質感、演員陣容,以及快速推進的情節,至少讓這部劇勉強達到了及格線。

但是在《娛評》看來,《如果可以這樣愛》依然是一部缺乏生活質感的“狗血”精品劇,如果只是消磨一下時間,還是可以湊合一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