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不新,舊城不舊,廣武村的自白書

現在的廣武城,在當地一般會被分別稱為“舊廣武”和“新廣武”。關於這兩座古城,還有一個奇怪的民諺,叫做"新城不新,舊城不舊”。原因是,新廣武城雖然是明代修建的,但地基卻是用的戰國時代的遺址,算是重建:了月修建的,實際上要比新城始建晚了1000多年。


新城不新,舊城不舊,廣武村的自白書


舊廣武古城,現在叫舊廣武村,在山陰縣城南40公里的廣武漢墓群南側,是山西省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隘口,南望內長城,東靠新廣武城,北鄰漢陰綰故城,西接遼代雁門關關城遺址,是歷史上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重要地帶。與對峙的敵樓,相望的烽火臺等,構成一條堅固完整的戰事防衛體系,至今仍不失當年古戰場壁壘森嚴的戰鬥氣勢。


新城不新,舊城不舊,廣武村的自白書


在舊廣武城中大概生活著200戶人家,很多人都姓李,自稱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的後代,而這裡之所以叫廣武城,就是因為先祖李廣在這裡屯兵,所以後人取了李廣的“廣”字,再加上李廣從武,是武將,所以有取“武”字。

舊廣武城城牆東西長340米,南北長508米,周長1701米,城牆總高7.35米,總佔地17272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全部城牆外表由磚砌成,石條作為基石。內城牆為夯土牆,不包磚。城牆上還外砌垛口、望孔和射孔,內砌宇牆。光憑這些就可以看出廣武的防禦機制十分完善,是我國古代十分重要的防禦工事。


新城不新,舊城不舊,廣武村的自白書


相比較與舊廣武城,新廣武就要更出名一些,因為它和廣武長城相連,是雁門關防線的主要防禦陣地。

從新城北門而入,就看見尚存的夯土牆體和北門禱券拱門洞。北門城門樓同城門臺連為一體,全為磚砌。據說,這裡在過去是指揮中心。建有雄偉高大的大北關關樓。關樓底層是南北方向的通道。二層上建有關樓。順關樓門洞上樓梯,可登上大北關樓頂。站在樓頂上,溝中的城堡建築盡收眼底。

新廣武城是內長城上,外三關中,雁門關長城一線上北邊的駐兵城,是防守實戰的最前沿。它的兵力部署及城建設施成為一個龐大的系統,構成了廣武防守的建築群。從指揮中心到官兵防守所,從糧草倉庫、車輛馬匹到煙火信號,一應俱全。在軍隊駐守的同時,邊關將士們也一代一代地在此成家立業,成為戊邊的將士家族,形成了邊關特有的軍營文化。


新城不新,舊城不舊,廣武村的自白書


走在城道之前,就彷彿可以感受到她歷史中曾有過的熱血,但是,之後帶來的更是時間流逝後的滄桑。夕陽之下,身處其中,彷彿聽到了一聲嘆息。

新城不新,舊城不舊,廣武村的自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