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校父”陳六使,陳嘉庚說他是“南洋華人最後的體面”

他只有小學文化,卻帶著整個東南亞的華人商人、理髮師、三輪車伕、舞女等,建 了海外華人歷史上第一所 中 文 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為了呵護南洋華人的“根”,他不惜仗義疏財,不惜對抗政府,甚至還丟了公民權。他被譽為“南洋華人最後的體面”,在他的倡議下南洋大學籌建時,華僑居民們無不慷慨解囊,一時傳為佳話。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學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學院,陳六使被稱為“南大校父”。他譜寫了一個時代的傳奇。如今南洋大學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傑出的工程學院之一。

“南大校父”陳六使,陳嘉庚說他是“南洋華人最後的體面”

他沒有讀過幾年書,卻是最體面的人,他得到了所有東南亞人的尊重!

陳六使(1897--1972),廈門集美人,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20歲那年,他跟著哥哥到了南洋謀生,在陳嘉庚的橡膠園當學徒,後來受到陳嘉庚賞識在橡膠廠當工頭。有一次,陳嘉庚為了試探他,給了他很多錢讓他去採購原料,看他是否從中拿回扣。結果,這個年輕人不但沒有攜款跑路,而且以低於市場的價格採購到了最好的原料。辦完事後,他把結餘的錢如數上繳。陳嘉庚很驚歎,和身邊的人說:這個年輕人恐怕以後就是南洋最體面的華人了。他說對了,短短几年,陳六使就成立了“益和樹膠公司”,成為新加坡橡膠老大。

1950年代的新加坡,政府規定華人的孩子必須讀英文學校,根本不允許任何人開辦華文大

學,搞不好,還會被剝奪公民權!1953年,陳六使叫來商會的朋友們,突然宣佈他要辦一所華文大學。“要讓孩子們不忘記母語,要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根!”他話音剛落,全場就爆發雷鳴般的掌聲,全場開始響應“辦華文大學,我出十萬!“”我出二十萬!“我出 ” 三十萬!”陳六使站起來“:辦華文大學,我陳六使捐500萬,福建會館捐500畝辦校地。”“文化沒了,根沒了,我們掙再多的錢有什麼用!“”中國就是我們的根,文化就是我們的筋!我們決不能丟!”全場華人熱淚盈眶,又是雷鳴般的掌聲。消息傳遍了東南亞,一時間萬人空巷,萬人響應!新加坡1577名三輪車伕一起“義拉”,百樂門舞女、妓女“義賣”,中學生“義演”,理髮師“義剪”,大排檔“義炒”,他們說“我們地位很低,身份很賤,但也要竭盡全力。”紛紛把所得的錢全部捐給南洋大學基金會,都說陳先生辦了件偉大的事!新加坡總督也被陳六使的凜然大義打動了,這才答應南洋大學可以註冊。1953年5月5日,南洋大學以“南洋大學有限公司”的名義正式獲得英國殖民政府准許註冊,取得法人地位,隨即成立“南洋大學執行委員會”,推舉陳六使任主席。

“南大校父”陳六使,陳嘉庚說他是“南洋華人最後的體面”

舞女捐款

1972年9月11日,陳六使因心臟病突發離世,整個華人各界悲痛惋惜,9月17日,南洋大學將校旗覆蓋在陳六使先生的靈柩上,出殯時,新加坡萬人空巷,極盡哀榮!許多人流著淚說:沒有陳先生,就沒有南洋大學,是陳先生幫著幾十萬華人找到了文化的根!

“南大校父”陳六使,陳嘉庚說他是“南洋華人最後的體面”

南洋大學開學升旗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