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為什麼能兵不血刃取代後周,這兩次機會或許是他的計謀

但中國歷史上的統一王朝當中,建國最簡單的恐怕還要屬宋朝,宋太祖趙匡胤給後人的印象是忠厚溫和,但是在他的身上卻留下了很多歷史疑點。尤其是在他從後周一個大將變成了大宋天子的這段時間內,他的運氣彷彿好得不能再好。第一次的好運氣讓他掌握了後周的兵權,第二次好運氣直接讓他取後周孤兒寡婦而代之。

趙匡胤二十一歲的時候投身行伍,最初是跟著後漢的大將郭威當兵,然後漸漸的因為戰功,成為了郭威帳下的一名大將。他親眼目睹了郭威被手下將士擁立當上了皇帝,成為了他日後如法炮製的藍本。郭威死後他的養子柴榮繼位,趙匡胤又成了柴榮帳下的一員高級將領,後來因為立下了很多戰功,漸漸的被周世宗柴榮倚為心腹。

這個時候誰也料不到,趙匡胤日後會成為後周最有權勢的人,並且取代後周建立了一個更大的王朝。而正在此時卻接連發生了兩件怪事,每一次都讓趙匡胤的地位有了質的飛躍。

趙匡胤為什麼能兵不血刃取代後周,這兩次機會或許是他的計謀

第一次就是周世宗柴榮北征契丹,戰事進行得非常順利,柴榮也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三個州。而這個時候,柴榮在檢查軍中往來的書信的時候,卻突然發現了一根三尺多的木籤,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五個大字。這個時候擔任殿前都點檢制的,正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張永德,也就是周世宗柴榮的的姐夫。

看到了這個目前之後,周世宗柴榮就開始對張永德起了疑心。接著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柴榮突然得了重病,不得不班師回。,這個時候因為太子柴宗訓還很年幼,柴榮害怕自己死後張永德會威脅到太子的地位,所以就讓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親信趙匡胤取代了張永德,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一躍成為了後周朝最有權勢的人。

這個"點檢做天子"的木簽到底是誰留下的,可以說成了一個歷史謎團。但是根據現代的很多歷史學家分析,這很有可能是趙匡胤集團的手筆,因為趙匡胤成為了這件事情最大的受益人,為他後來篡取後周江山鋪平了道路。

柴榮回到京城之後不久就病故了,結果留下了年僅七歲的小皇帝和剛剛二十多歲的皇太后,這個時候趙匡胤被加封為檢校太尉,成為了後周軍隊中的一把手。結果過了僅僅半年的時間,朝廷就收到了邊關的報急,說北漢和契丹大軍聯合一起南下攻打後周。這個時候朝廷早已經慌作了一團,趕忙派趙匡胤率領大軍出征。

趙匡胤為什麼能兵不血刃取代後周,這兩次機會或許是他的計謀

這個時候趙匡胤可以說是掌握了後周的全部家當,而且他在軍隊裡的威望非常之高,甚至超過了剛剛繼位的小皇帝。最可怕的是他現在距離京城咫尺之遙,可以說隨時可以發動一場流血政變取代後周,這個時候可以說皇帝將身家性命都寄託在了趙匡胤的身上。而這個時候京城內外就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傳言,說"天命檢點的天子",恰好當時遇到了日暈的情況,趙匡胤的軍隊中就有人說,天生二日將要取代舊的朝廷。

所以趙匡胤的大軍才剛剛離開京城十多里,走到陳橋驛的時候,就發生了歷史上所謂的"陳橋兵變"。據說趙匡胤早上還在睡大覺,就被帳外的將士們吵醒,大家共同擁護趙匡胤為皇帝。趙匡胤百般推辭,結果大家就是不允許,並且將早已經做好的皇袍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全軍所有的將士都跪下高呼萬歲。此時的趙匡胤一臉委屈的樣子,最終只好在將士們的"脅迫"之下答應當皇帝。

結果趙匡胤就在大家的"脅迫"之下,回到了京城,一臉很無辜的樣子將柴室孤兒寡母請下了寶座。我們不得不說趙匡胤的運氣真的是太好了,但是這種運氣怎麼看都像是提前導演好的,要不然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好的事情,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是不相信的。

趙匡胤為什麼能兵不血刃取代後周,這兩次機會或許是他的計謀

而且更讓人感到不解的是,趙匡胤登上了皇位之後,北方的軍情好像立刻就沒有了,趙匡胤也再也沒有出兵抵抗什麼北漢和契丹,這真的不能不讓人生疑。史書上對此沒有作出任何解釋,難道是因為北漢和契丹聽說了趙匡胤當上了皇帝,因此就害怕的退兵了嗎?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但是讓人想象卻總是感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趙匡胤這兩次好運,真是好的不能太好了,簡直讓人覺得他就是"天選之子",但是到底真的是運氣還是早有預謀,這件事情真是誰也說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