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反贏秦,卻能安於劉漢統治,是為什麼?

奉桀


秦朝為何滅國?眾多的原因之中,六國舊部的反抗永遠是重要因素之一。為了復國,也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六國的貴族策劃過種種方案,張良主導的博浪沙刺殺就是他們反抗秦朝統治的代表事件。但是秦朝滅亡漢朝建立,這些人為何不反抗了?我們逐條分析一下。

第一,個人情感

秦滅六國,這六個國家的君主下場如何?我按照時間順序羅列一下。

韓國實力最弱,第一個被滅。韓王在滅國的同一年被處死。

趙國滅亡後,趙王被秦始皇流放。飢寒交迫中餓死在一間茅屋裡。

魏國面對秦國強烈攻勢選擇投降,可即便如此,魏王也被殺掉。

與其他國家的君主相比,楚國國君的下場很特別。城破之後,楚王投降並被貶為庶人,最後竟然不知蹤跡。這件事也被後來的起義軍充分利用,許多人都打著楚王的大旗集結力量反抗秦朝。

燕太子丹策劃出荊軻刺秦的戲碼,但是結局並不美好。最終太子丹的人頭被送到秦始皇面前,他的父親燕王喜逃亡數年後被活捉。秦始皇想起自己被刺殺的事情,能善待他麼?

齊國是六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齊王投降後被流放,最後餓死。

六國的國君沒有一個得以善終,這筆仇,六國的臣民自然要算到秦始皇和他的後人頭上,因此他們反抗秦朝統治。而建立漢朝的劉邦,與這些事又有什麼關係?因此在個人感情方面,六國舊部沒有反抗劉邦的理由。

第二,六國舊部實力被削弱

秦始皇滅六國,但是他消滅的只是六國在疆域上的界限,並沒有消滅六國的全部實力。秦始皇也知道這一點,他實行人口大遷徙,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都有消滅六國實力的意思。若是能在經濟、文字等方面完成大融合,六國舊部的實力自然會消失於無形。但是六國已經存在幾百年,底蘊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摧毀的。秦始皇粗魯的手段只能激起六國舊部的反抗,因此手腕低劣的秦二世即位後,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湧。

可是劉邦建立漢朝時,六國早已不是之前的六國了。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六國舊部自然也在其中。從大澤鄉起義到秦朝覆滅,六國已經消耗了太多實力在混戰中。這是其一。

其二,項羽攻入皇宮殺死子嬰,然後分封諸侯,這是勢力的又一次重新劃分。這次分封的十八家諸侯是由四部分組成的,分別為六國王室後人、秦朝投降的將領、項羽及其追隨者、劉邦及其追隨者。因此在新的勢力劃分中,六國舊部只佔了四分之一的比重。可就是這四分之一,還在接下來的混戰中被消滅。比如被封為西魏王的魏豹被韓信俘獲後殺害,韓王韓成被項羽殺害,代王趙歇被漢軍殺害。他們的部將也在一次次的戰爭中或死或降。因此楚漢爭霸之時,六國舊部的勢力已經大打折扣。劉邦建立漢朝後,這些人即便想反抗,也沒有能力。

第三,秦法嚴苛,漢朝寬和

秦朝法律有多嚴苛呢?我認為“秦人不以無鼻為醜”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證明。什麼程度才能“不以無鼻為醜”?自然是很多人都受到這種懲罰。做什麼事要被挖掉鼻子呢?偷盜金額達到六百六十錢要被割鼻。

六百六十錢是多少?一貫錢的購買力約為現在的500元,1000錢為一貫。六百六十錢,不足400元人民幣。小偷固然可惡,可是因為四百元就要被割掉鼻子,我想這種事放在今天,丟錢的人都會為小偷求情的。

商鞅變法之後,秦朝人奉行的就是這種法律,雖然嚴苛,但是一碗水端平,大家也能勉強接受。可是在寬鬆環境中生活一輩子的六國舊部受不了,六國的百姓受不了。並且秦始皇去世後秦國朝政逐漸混亂,各種嚴苛刑罰無尺度執行,自然會激起六國臣民的反抗之心。很多時候,不公的後果比嚴苛更嚴重。

可是漢朝不同,著名的約法三章就是漢高祖提出來的。“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字數不多,但是公平公正。偷盜要抵罪,但不用承擔挖鼻的刑罰。與秦朝的嚴苛峻法相比,漢朝的法律可以忽略不計。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六國舊部沒有反抗之心,只怕之前的秦國人,都會喜歡漢朝。之後文景二帝休養生息,漢武帝獨尊儒術,無論是秦國人還是其它六國臣民,早已在大漢的統治下同心同力,哪裡還會反抗。

第四,百姓喜歡安定

我想一定有人反對我這句話,百姓無論何時都喜歡安定,皇權更迭與他們無關。無論坐在龍椅上的人是誰,他們只要能吃飽穿暖,就不會反抗。這句話是對的。但是秦朝統治下,他們不能吃飽穿暖。大澤鄉起義是如何發生的?就是因為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擔心被砍頭,因此窮苦大眾揭竿而起。

可是漢朝不同。劉邦建立的大漢結束了十幾年動盪不安的局面,他給百姓呈現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前景。經歷過秦朝的苛政和兵荒馬亂的征戰,誰不討厭戰爭喜歡和平呢?因此六國舊部想反抗,也失去了群眾基礎。沒有群眾響應,任何抗爭都不會長久。

第五,時間的作用

六國舊部為何會反抗秦朝?因為自己的國家剛剛滅亡,大家懷念之前的生活,也感念之前的君主。可是隨著時間流逝,大家對舊國的懷念會逐漸減少。秦朝滅亡漢朝建立,經歷這麼多是是非非,誰還記得自己是哪國人呢?這樣的事情在各朝各代都是如此。清朝建立之初各地都是反清復明的隊伍,康熙六十年的統治之後,還有多少人有這種思想呢?

人,都是健忘的。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夜狼文史工作室


說一下個人看法,歡迎大家討論。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我準備從百姓態度,六國貴族後人的狀態和人才多寡三個大的方面來討論。

百姓動不動,是關鍵

首先,無論秦還是西漢,六國貴族後人都不具備直接與當權者爭奪天下的實力,必須等待民眾暴動的機會才能借勢而起。秦末,張良曾經刺殺過秦始皇,已失敗告終。西漢初年,老百姓經過戰亂折磨,已經人心思定。

西漢初年劉邦鬥爭多針對的是反秦和楚漢相爭期間新興的非劉姓諸侯王。對待叛亂的態度很明確:不牽連老百姓。一直把鬥爭約束在統治集團內部,限制了其破壞力。

而秦朝末年,乃是以大範圍的農民暴動打了頭炮,趙高等為了一己私利開始並未做出積極應對,以至於局勢失控,六國後人借勢紛紛佔據一方,形成相當強大力量。

六國貴族後人的狀態和其中人才的多寡

秦滅六國,使用了一個策略--離間六國諸侯主臣。這個計策的好處是快速瓦解了六國的抵抗,秦快速統一。壞處也很明顯,大量的六國貴族中的人才散落各地,更糟糕的是,六國在戰國期間雖然也經歷過變法但是都不徹底,貴族有相當多的特權,比如戰國四公子,大規模蓄養客卿。到了秦,這些人成為庶人,社會地位下降,能力得不到釋放。典型的就是信陵君的食客張耳,秦建立後不但得不到任用,還被通緝。這些人都憋著一肚子壞水呢。

從時間上看,秦始皇死的時候,正是六國貴族後人的新一茬已經壯年,看看陳勝吳廣以咋呼,楚國的項梁,項羽,宋義;齊國,田詹,田榮,田橫;韓國,張良,韓王信,韓王成;魏國,魏豹,魏咎,周文,張耳,陳餘等等吧。老的像張耳沒喪失戰鬥力,小的像項羽,已經長成。正是這些人,把秦國捅個大窟窿,讓劉邦撿漏。

等到劉邦平定天下,這些人是老的老死的死,老了的張耳。死於秦的項梁,魏咎,田詹,周文;死於項羽的田榮,韓王成,宋義;死於劉邦的魏豹,陳餘,項羽,韓王信。還有自殺的田橫。幾乎所有有生力量都掛掉了。活著的,劉邦收服了張良,項伯等人。滅秦,楚漢相爭期間滅掉的諸侯國中厲害角色也被劉邦納入新成立的漢朝內部,封了143個侯,其中有不少是各國降將。哪怕是仇人季布--項羽手下大將,也能得到任用。朝廷之外的,多是不熱心功名利祿的隱士,沒有叱吒風雲的勇士。

六國後人裡最厲害的就是因反叛被劉邦滅掉的韓王信,韓王信把陳豨拉下水,造成漢初的極大震盪,之後間接因此死掉的有淮陰侯韓信,彭越,英布,盧綰。可以說,鬧的動靜也挺大,但是畢竟力量跟秦末的時候沒法比,劉邦應對迅速得當,沒有大面積波及到老百姓。劉邦還給一些賢能諸侯後人立廟祭祀,如信陵君等,緩解敵對情緒。

可以看出來,主要是沒有力量可借用,自身力量變弱,當局應對方式不一樣,這決定了秦末,漢初的六國貴族後人表現不同。

歡迎討論。


夜航船水手


最大的這個原因說起來,很多人可能要嚇一跳。那就是,死的人夠多。

漢六年,有人告韓信謀反,陳平用計不費一兵一卒捉住了韓信。對如此大的功勞,劉邦自然要大大地獎賞。於是在那一年,《陳丞相世家》記載“高帝過曲逆,上其城,望見其屋室甚大,曰:‘壯哉縣!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是耳。’顧問御史曰:‘曲逆戶口幾何?’對曰:‘始秦時三萬餘戶,間者兵數起,多亡匿,今見五千戶。於是乃詔御史,更以陳平為曲逆侯,盡食之。”三萬多戶人家,還剩下五千戶。這就已經是大縣了,比這更大的,天下也就只有洛陽。可見人口減少程度。那麼,是為什麼會死那麼多人呢?

《資治通鑑》記載:

秦二世二年,時章邯司馬丐將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碭。

項梁使項羽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還報。

武信君獨追北,使項羽、沛公別攻城陽,屠之。

秦二世三年,夏四月,沛公南攻穎川,屠之。

八月,沛公將數萬攻武關,屠之。

高帝元年,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

高帝二年,關中大飢,米斛萬錢,人相食。

高帝五年,殷畔楚,以舒屠六。(以舒縣兵力屠六縣)舉九江兵迎黥布,並行,屠城父,隨劉賈皆會。


這就像農家有一畝地,南北開壟。時間久了,莊稼長的多了,每株的營養就少了。於是它們爭執吵鬧。這時,地主安排長工重新開壟。於是,長工連莊稼帶土地,一起翻了起來,給改成東西開壟。

這下子,莊稼死去了十之八九。剩下的莊稼就很高興,覺得自己吃飽了,吃好了,比從前過的好。於是齊聲高呼地主萬歲。至於死去的,它們又不會說話,算得了什麼呢。


歷史八卦陣


並沒有安於,但復國實力被大大削弱了。

一、六國貴族經歷了兩波打擊,實力已經大大減小了。

秦滅六國的時候,雖然很多諸侯王貴族沒有被直接殺死,但流放、貶低之類的,對於嬌生慣養的貴族來說,跟殺了他們沒有區別,很多貴族都死了,這是第一波打擊。

二、陳勝首義後,很多六國貴族都乘勢而起,但此後的鏖戰中,六國再次滅亡,這是第二波打擊。

也難怪的,六國復國運動很大程度都是新興武裝豪強主持的,舊王就是個傀儡,諸國中只有齊國是王室佔有主動權的,他們在楚漢相爭相繼被消滅了。

三、秦末鏖戰使得大量人口死亡,百姓思安定,已經不那麼支持復國了。

四、漢朝對於六國貴族的防範。

大漢徵發六國貴族充實關中,使他們脫離經營數百年甚至千年的根基之地。

五、郡國並行制的作用。

漢朝以原秦國+韓魏的國土為朝廷直轄,此外的土地封建親戚,循序漸進的推行新法,鞏固了漢家天下的接受度。


az2777


個人見解如下,在秦滅六國之後,對六過國的貴族階級沒有進行大規模屠殺而且有一定的保留,這給了他們復仇的根基,還有就是天下分封六國幾百年,百姓們根本沒有大一統思想,對已經滅亡的“故國”還懷有念想,在滅秦戰爭中新起了一批新的掌握實權的新興階級,這和舊的貴族階級互有矛盾,這給劉邦定天下之後,維護大一統給出來條件,而且劉邦統一之後也是採取了分封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