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釋放“健康紅利”

四川經濟日報自貢訊 (歐陽敏 記者 陳家明)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一個方面。近年來,自貢市衛生健康部門強擔當、重保障,健康扶貧紮實有效,讓更多患者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健康紅利”。

樂享“健康紅利” 病人住院費用只做“減法”

今年4月,自貢自流井區中醫院收治了農團鄉紅巖村4組73歲的黨淑芳婆婆。黨婆婆前年患了冠心病等多種疾病,從去年開始,她每月至少住兩三次院。4月17日上午,當記者來到自流井區中醫院黨婆婆的病房,老人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現在政策太好了,我住一次院總費用4000多元,自己只出幾十元,一家人不為住院費發愁了。”陪伴黨婆婆治病的兩個女兒也很感慨:“母親是醫院的老病號,每月住院只出總費用的10%,我們的經濟負擔明顯減輕了。”

自流井區中醫院主管護師、院醫保辦主任肖國芳介紹,黨淑芳婆婆患的是冠心病,又是精準扶貧戶,按政策規定屬於大病專項救治病人,政府給她辦了大病治療卡,她的藥費、檢查費可按70%的比例報銷;自付部分,由醫療機構減免5%,而她本人只出10%,剩下的費用由民政和醫保部門進行救助。到自流井區中醫院多次住院,每一次,黨婆婆住院的總費一般為4000多元,而她自己只出幾十元。

記者瞭解到,黨婆婆享受的待遇,只是自貢市無數個建檔立卡大病貧困病人獲得救助的縮影。在簡化流程和增強服務能力方面,自流井區中醫院為患有20種大病的貧困病人預留了全院總床位5%的扶貧床,像黨婆婆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在醫院接待窗口核准身份後,就直接被安置到病床接受治療,無後顧之憂。據介紹,2018年,該院共為大病貧困病人服務425人次,減免費用1萬餘元。

自貢市衛健委基護科幹部彭英告訴記者,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在縣域內醫院治療後,符合相關規定轉診到市級醫療機構治療,則市級醫院要給病人減免相關的診療費、會診費等費用,還要控制病人的自費用藥比例。剩下的費用,可以在區縣衛健局進行報銷。該享受二次救助的就享受二次救助,該用衛生基金來為病人減免的就進行減免。“像黨婆婆這樣的建檔立卡患者不用為住院發愁了。”彭英說。

播灑陽光雨露 扶貧措施只做“加法”

讓每一個患者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陽光雨露,洋溢在黨淑芳婆婆臉上的笑容成了自貢各級黨委、政府和市衛健委等部門領導心中最欣慰的鏡頭。

“以前,不敢奢望自己的病能治好,現在可以仰望藍天,舒心生活。真心感謝黨的好政策、好領導、好醫院……”在一次次與疾病的搏鬥中,一個個建檔立卡病人重獲新生、重拾信心。自貢市各醫院與上級政府部門保持高度一致,按照“精準扶貧”的具體要求,對困難群眾做出具體救助,讓特困群眾走出貧困,享受到社會的溫暖。

去年,自貢市衛健委深入實施健康扶貧“五大行動”和“三個一批”工程,實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重大疾病二次救助,擴大重大疾病救治範圍,提升醫療保障水平,累計大病救治539人次526.8萬元,慢病分類施治7246人次3578.68萬元,扶貧基金救助44420人次1058.61萬元。

強擔當,重保障,自貢市衛健委開展的冬季暖心和健康扶貧“八個一”等系列活動,捐贈物資92.16萬元,健康服務貧困群眾10.47萬人次;貧困人口建檔率、簽約率均達到100%;全市貧困人口醫保參保率100%,建成甲級標準化貧困村衛生室34個,配備合格村醫38名,2018年健康扶貧單項考核獲全市政府部門第一名。

自貢市衛健委負責人表示,2019年,將圍繞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下足繡花功夫,做實健康扶貧文章,讓“健康扶貧”釋放更多的“健康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