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說名段 ------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杜鵑山》

北京京劇團曾兩次編演現代京劇《杜鵑山》,一次是1964年,一次是69年,1964年版本的《杜鵑山》堪稱現代京劇的一次盛典。當時很多老藝術家滿懷熱情地投入到京劇改革中,不計名利,不論紅花綠葉。在這一版的《杜鵑山》中,裘盛戎飾演鐵血隊隊長烏豆,是劇中的一號人物,二號人物賀湘由名家趙燕俠擔任,“四大鬚生”之首的馬連良大師擔任劇中一個配角人物-------鄭老萬,溫其久(該劇中叫溫七九子)則由擅演陰陽怪氣的反面角色的馬長禮扮演,石匠李由譚元壽扮演,地保由名醜馬富祿扮演,杜媽媽由萬一英扮演。

明揚說名段 ------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杜鵑山》

(馬連良裘盛戎趙燕俠《杜鵑山》劇照)

馬長禮、譚元壽、萬一英後來都在樣板戲《沙家浜》中擔任主要角色。

該劇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由徐蘭沅任音樂指導,唱腔設計則由李慕良先生主持。劇情內容與電影版大致相同,只不過電影版在人物安排上做出了重大調整,賀湘(後改柯湘)由二號人物升為一號,烏豆(後改名為雷剛)則一號降為二號。

明揚說名段 ------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杜鵑山》

(裘盛戎先生扮演的烏豆)

在北京京劇院排演此劇之前,1963年寧夏京劇團也曾對該劇進行過改編上演,由著名楊派老生李鳴盛先生扮演烏豆,當時尚未調到《海港》劇組的李麗芳出演賀湘,據傳李鳴盛扮演的烏豆,身高體壯,器宇非凡,相比之下,身材瘦小的裘盛戎則在人物形象上稍遜,連他自己都說過:“鳴盛把老生和花臉結合的這麼好,他的烏豆比我演的好”。後來文化部通知要將寧夏劇團的該劇搬上銀幕,正在籌備之際,又接到上級下發文件,劇中賀湘的扮演者李麗芳調入現代戲《海港的早晨》(後改名《海港》)劇組,拍攝電影之事不了了之,再無下文。

非常可惜的是,也許是偏於西北的緣故,這個版本似乎沒有留下資料,我們無緣欣賞到李鳴盛先生“老生版”的烏豆了。後來又有李世濟扮演賀湘的版本,也是沒有留下資料。

64版《杜鵑山》論演員陣容可稱一時無兩,但此後卻很少動演,所幸留下了當時劇場演出實況的音頻資料。

明揚說名段 ------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杜鵑山》

(周總理接見《杜鵑山》劇組)

該劇和李少春版本的《紅燈記》一樣,雖是反映革命鬥爭的現代內容,但不論唱詞還是唱腔,基本是照搬傳統戲的基本路數。是用傳統表演手法、技巧詮釋現代內容的有益嘗試,其實拋除政治宣傳的因素,單從京劇藝術的角度來講,這個版本不論是唱腔還是表演,整體藝術水平當在電影版之上。

可以說,64版《杜鵑山》是京劇藝術為本,是藝術領導內容;電影版《杜鵑山》則是借用京劇藝術宣傳至上,內容領導藝術。

明揚說名段 ------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杜鵑山》

(馬連良裘盛戎趙燕俠《杜鵑山》劇照)

這裡給您節選了一個精彩片段,為了便於大家欣賞,特地按音頻資料把其中唱詞整理下來,如有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唸白部分由於都是京白,就不在註釋了。特別強調一點:聽馬連良先生現代戲的京白,絲毫沒有大舌頭的痕跡。其中“繡紅旗”一段,唱來依舊是非常經典“馬派”神韻,俏皮、流利,十分精彩、難得的藝術精品。

溫七九子(馬長禮先生):(唱)

自從賀湘她上了山,

杜鵑山上就變了天。

弟兄們只知有個黨代表,

有幾個把你這隊長掛在嘴邊。

烏豆(裘盛戎先生):(唱)

黨代表為革命忠心赤膽,

弟兄們敬重她理所當然。

溫七九子:(唱)

當兵人就得是能征慣戰,

上那些政治課所為哪般?

烏豆:(唱)

賀湘她講政治人人稱讚,

懂道理學文化眼界更寬。

鐵血隊從今得歸黨管,

大小事她與我無話不談。

溫七九子:(唱)

說什麼紅軍歸黨管,

到如今你反矇在鼓裡邊。

賀湘她講什麼軍事民主官兵平等,

無非是變法兒摘掉你的軍權。

烏豆:(唱)

黨代表她與我赤誠相見,

你休要絮絮叨叨胡語亂言。

鄭老萬(馬連良先生):(唱)

想當初鐵血隊無投無奔,

到如今才成了正規紅軍。

這塊布,有大用,

繡一杆紅旗高舉在空中。

打起仗來多勇猛,

走起路來也威風。

老鄉們見了他的心會高興。

敵人見了心內驚。

因此上兩月來起早睡晚一針一線我把它繡成了紅旗,

論紀律我犯的是哪一宗?

你這暴躁的性兒要好好改正,

學一學黨代表她的好作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