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第六輪,天津天海主場戰平上海上港,對這場比賽你有何評論?

天津朱雲


實力下降的上港應該學會把握比賽節奏。

上海上港客場挑戰天津天海,90分鐘比賽,雙方0:0悶平。

天津天海已經逐漸走出了賽季初的動盪,從連輸三場到最近的兩連平,球隊狀態已經恢復到權健時期的70%左右;

上海上港依舊沉淪在雙線作戰的疲勞和大面積傷病中,球隊狀態不足巔峰期的60%,而且以往上港做客天海(權健),也從來沒撈到過便宜。所以這個比賽結果也算公平。

從整場比賽看,上港的問題不是在後防線,而是在進攻端:一是奧斯卡位置太過靠後,打起了後腰,經常撤到後衛線拿球,無法有效串聯前場和組織進攻;二是胡爾克和埃爾克森幾乎沒有控球能力,完全起不到前場支點的作用;三是邊路進攻幾乎沒有,左邊路陳彬彬狀態一塌糊塗,右邊路傅歡的傳中全靠瞎蒙;上港全場射門僅僅4-5次,就是很好的證明;


上港隊只是在比賽結束前15分鐘,才獲得了2次較好的機會,主要原因是對手體力下降,而胡爾克和埃爾克森的體能雖然尚可支撐進攻,但這兩位老兄的技術動作也走形了,兩人均浪費一次必進球機會。

今年的上海上港實力下降明顯,走了武磊,三位巴西外援中,僅有奧斯卡狀態不錯,體能也好;胡爾克和埃爾克森都已經難以支撐全場比賽,其中埃爾克森尤其如此;

其實,中國球員體力不足是通病,大部分國內球員的體能只能支撐前65分鐘高強度比賽。而大部分中超球隊後防線都是國內球員,上港應該利用好這一點。與其在前65分鐘大家都有體能的情況下用三外援強力衝擊對手,收效甚微。不如待對方體能下降,防守動作變形後再進行集中攻擊。。

建議上港採用以下三中衛體系,見下圖:


中衛:於海、賀慣、魏振

邊翼衛:右呂文君、左王燊超

防守型後腰:蔡慧康

組織型中場:奧斯卡

左前衛:陳彬彬(65分鐘替補胡靖航)

右前衛:胡爾克

前鋒:李聖龍(65分鐘替補埃爾克森)

中場核心奧斯卡必須打組織型中場,不要分心防守;

防守時蔡慧康和兩個邊翼衛負責中場防守攔截,作為中後衛前的第一道屏障;

進攻時,邊翼衛呂文君和王燊超既能配合奧斯卡中場組織,又能與兩個邊前衛配合下底傳中,這兩位一左一右的傳中質量是有保障的。

胡爾克和陳彬彬同兩個邊翼衛配合,以邊路突擊為主。胡爾克沒有高度和速度,又拿不住球,實在不適合打中鋒了。

李聖龍負責中路衝擊。先上李聖龍,因為他體能好,有高度,可以在65分鐘前衝擊對方後防線,當下半場65分鐘後,對方體力下降時,再換上體能充沛和埃爾克森製造殺機。

比賽前65分鐘以中場控制結合邊路滲透為主,通過兩個邊路的大範圍轉移消耗對方體力,製造殺機。比賽65分鐘以後,再換上中路衝擊型前鋒埃爾克森,突擊對手後防線

作為上港球迷,看到球隊連續2場比賽進攻持續低迷,實在很著急,發表一些粗淺的看法,還希望同廣大上港球迷一起探討。


Byron體育


踢得越來越好,有機會取勝,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