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俯瞰枕頭村

呂梁南麓,姑射山間,堯都境內,坐落著一個古老美麗的村落一一枕頭村。

枕頭,本就是一個充滿著美麗夢幻色彩的名諱。據史料記載,自漢以來,這裡便留下了先民的活動遺蹟。北宋之前,即已成村。

枕頭,桃紅柳綠,麥果飄香。晨曦,高高聳立於村中的寶和塔,俯瞰著青山碧水染就的群山土垣和古樸的村落阡陌。暮春初夏,一如古詩中所描繪的“嘉嶺層疊依青空,景色都歸金照中,塔影倒分深樹綠,花枝低映碧水流”,嫵媚秀麗。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烽火臺

這裡,還是一個千百年來閃耀著刀光劍影的古戰場。在村西雲嶺山的最高處,就矗立有一座高高的烽火臺。站在上面,遠眺天高雲淡,群山環繞,阡陌縱橫,滿目蒼鬱,一種浩瀚威武的感覺油然而生。

相傳,北宋女將劉金定,就曾在雙鎖山率領將士豎旗紮寨,橫刀立馬,勇奪重關,完勝南唐軍。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枕頭抗戰紀念館前李從文烈士雕像

但真正讓枕頭名冠平陽的,卻是這裡著名的抗日根據地。在那烽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抗戰時期,中共臨汾縣黨政領導機關曾駐紮於此。他們率領萬眾,浴血奮戰,英勇抗敵。無數抗日英雄頑強殺敵,前赴後繼,血染疆土。

1938年3月,時任臨汾縣抗日政府縣長的著名抗日英雄李從文,在枕頭村一帶創建了抗日根據地,帶領全縣人民與侵華日軍展開了驚心動魄地生死鬥爭。枕頭村民積極參與,大多青壯年加入到了遊擊支隊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抗日英雄小姐妹李福俏、李福秀同樣令枕頭老區人民不能忘懷。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抗日英雄李福俏、李福秀姐妹

1937年,李福俏、李福秀分別從臨汾女子師範、臨汾縣女子高中畢業,毅然加入到抗日救國的隊伍中,成為臨汾縣抗日干部學校的學員。1938年11月下旬,駐臨日軍傾巢出動,向西部進犯,企圖消滅臨汾縣抗日政府及遊擊支隊。李從文縣長接到敵情通報後,立即組織幹部及村民轉移。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枕頭村抗戰時期的地道原址

途中,李福俏、李福秀與日軍遭遇,不幸負傷,倒在山坡上。子彈打光了,面對衝上來的敵人,她們頑強地用石塊砸向敵人……終因寡不敵眾,被鬼子抓住。她們受盡酷刑,但始終不屈。最後,殘暴的侵略者將刺刀刺進了她們的胸膛……姐妹倆為抗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激起了枕頭根據地軍民的奮力反抗。在抗日縣政府的領導下,接連取得了反掃蕩的勝利,湧現出一大批抗日英雄模範。枕頭村抗日英雄郝長儉、郝鐵牛戰功顯赫。在1939年農曆正月的反掃蕩戰鬥中,郝長儉手提鐮刀,追打日本鬼子,救下了被抓捕的婦女……民兵隊長郝鐵牛用僅剩的一枚手榴彈,佯裝還有餘下的武器,對著鬼子窮追猛打,嚇退了一小隊鬼子兵,大長了根據地人民的志氣,至今被傳為佳話。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市委常委、堯都區委書記陳綱現場指導展覽館工作

在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和抗日根據地不斷髮展壯大的形勢下,國民黨卻製造了“晉西事變”,武裝進犯八路軍和山西新軍。1942年2月,李從文在突圍中不幸被捕。同年2月,被國民黨秘密暗殺……時年,他僅有24歲。

這是抗戰時期的地道原址。陰森的曲徑通幽處,留下了無數抗日英雄的足跡,李從文烈士也曾在此戰鬥生活過。

志士丹心化碧血,先烈英名傳山鄉。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在堯都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在鄉黨委、鄉政府的領導下,枕頭村於2015年10月建起了枕頭抗戰紀念館。通過大量的歷史資料,濃墨重彩、聲情並茂地生動再現了枕頭抗日根據地及堯都革命老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的豐功偉績。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枕頭村支部書記徐靖華帶領全村幹部群眾為民謀福,發展經濟

展覽館的開放,在全市引起了強烈反響,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民眾的高度讚揚。臨汾市委常委、堯都區委書記陳綱親臨現場指導工作。

各界民眾從四面八方趕來,參觀學習,絡繹不絕。一次次深情地仰望,一個個深深地鞠躬,都在表達對英烈的緬懷,對歷史的敬畏。

心若年輕,歲月不老。堯都區老年大學每年都會組織多次參觀活動。來自堯都區的青年幹部們,面對鮮紅的黨旗,用錚亮的聲音,在這裡再次莊嚴地許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誓言。駐軍某部的幹部戰士,也從遠方來到枕頭,觀摩學習。

這些英烈的故事,同樣也成為激勵孩子們珍惜當下、努力前行的強大動力。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村民種植蘋果帶來經濟效益

理想之光若在,信念之光即存。英烈的模範事蹟,引導全村村民樹立起了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推動了枕頭村祟尚英雄,見賢思齊,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

千轉百回,時光流逝,先烈們用血肉之軀而凝結成的這段歷史,已漸行漸遠,但忠誠、勇敢、擔當的精神,卻深深地沉澱在枕頭人的血脈裡。徐靖華就是其中的一位。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青年幹部在枕頭觀摩學習

作為枕頭村40多年黨齡的老村支部書記。多年來,他秉承先烈遺志,牢記宗旨,不忘初心,團結帶領全村幹部群眾,持續不斷強化黨建,艱苦創業發展經濟,一心一意為民謀利,始終和村民們一起戰鬥在生產第一線。

生於斯,長於斯,懷著對家鄉的深情厚愛,為減輕村民負擔,老書記徐靖華不斷地拿出自己的積蓄,為村裡修路綠化辦實事……具有歷史意義的抗戰紀念館、高大的戲臺、廟堂及滿山遍野的鬱鬱蔥蔥、條條通向遠方的大道……定格在鏡頭裡,收藏在鄉親們的內心深處。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群眾安居樂業,文明和諧

在他的努力下,貧困落後的枕頭村現已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先進村,在實現夢想、全面達小康的路上,譜寫下新的篇章。

連續兩年被省、市評為“美麗宜居示範村”。50萬株油松、柏林填滿了7000畝荒山的溝溝壑壑;3000畝蘋果的種植,又為村民們帶來了豐碩的經濟效益;村裡田道35公里的路面硬化,徹底改變了村民每逢雨雪變“泥腿”的狀況。


傳承紅色記憶 最美枕頭提升鄉村“顏值”


別墅新村,荒坡改造讓枕頭村舊貌換新顏

更令人驚歎地是“別墅新村”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推進和完善。目前,枕頭已建成二層住宅樓100餘套,水電暖等配套工程也將全部完工,70餘戶村民已喜遷新居。

人世間存在有一條很長很美的路,叫做夢想;還有一堵很高很硬的牆,叫做現實。翻越那堵牆,叫做堅持;推倒那堵牆,叫做突破;堅定不移的過程,叫做定力;不忘初心的努力,叫做信念! 徐靖華和他的村民們都做到了!(文圖資料由趙松齡、魏峰海、徐洪金、杜良池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