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激勵他創辦了Zoom—從此實現“白日夢”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視頻會議軟件公司Zoom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ZM”,一上市就上漲了80%,收於65美元,Zoom公司目前估值超過了160億美元。

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激勵他創辦了Zoom—從此實現“白日夢”

Zoom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埃裡克·袁,是一名華裔。CNBC對他的評價是:Zoom的成功上市,離不開埃裡克·袁,對於現年49歲的袁來說,從在北京創辦一家小型軟件初創公司,到成為納斯達克(Nasdaq)的一員,再到中國十大最有價值的雲軟件公司之一的首席執行官,這是一段史詩般的旅程。

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激勵他創辦了Zoom—從此實現“白日夢”

當埃裡克·袁20歲出頭時,他有幸聽了時任微軟CEO比爾·蓋茨的一場關於互聯網前景的演講。之後,袁決定從中國搬到美國,成為硅谷科技繁榮的一分子。

1994年,袁剛剛從大學畢業,去日本工作了幾個月,在此期間,剛好碰上比爾·蓋茨在日本發表演講。當時,蓋茨已經快30歲了,距離微軟發佈裝有IE瀏覽器的Windows 95操作系統,還有一年的時間。

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激勵他創辦了Zoom—從此實現“白日夢”

在去年接受GGV Capital採訪時,袁簡單地回憶了他“受到蓋茨在日本發表的關於互聯網未來的演講的啟發”,當時的互聯網還不像今天這樣無處不在。

這次演講重新點燃了他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一些問題。1987年,當他還是一名大一新生的時候,就有了創辦視頻會議公司的想法。袁和他的女朋友(現在是他的妻子)住在不同的城市,他每次得坐10個小時的火車才能看到她。

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激勵他創辦了Zoom—從此實現“白日夢”

袁在火車上做著白日夢,幻想著不用長途旅行就能見到女朋友。他記得曾告訴她,“有一天,如果我能擁有一臺智能設備,只需點擊一下,我就能與你聊天,甚至是看到你。”“當時,那是我的白日夢,對吧?,後來我也在經常思考這個問題。”袁在接受GGV Capital採訪時表示。

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激勵他創辦了Zoom—從此實現“白日夢”

史蒂夫·凱斯曾表示就連互聯網也曾是一個很難推銷的東西。在那次聽了蓋茨的話後,袁意識到互聯網也將是他的未來,於是他決定搬到美國,在蓬勃發展的科技行業工作。

於是,袁申請了美國簽證,這樣他就可以搬到硅谷找份工作。但是,他的第一個簽證申請被拒絕了,他的第二個簽證申請也被拒絕了,然後他就一直申請。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在兩年的時間裡,我不斷地申請,終於在第九次申請嘗試中拿到了簽證。”

1997年,袁終於來到美國。那時候他還不會說英語,但他知道如何編寫計算機代碼,因此他在視頻會議軟件公司WebEx找到了一份工程工作。袁是該公司首批12名員工之一。袁週四在紐約納斯達克接受採訪時說:“剛到美國的最初幾年,我只是寫代碼,非常忙。”

袁說,他都沒有時間接受正規的英語培訓,“當時,我只能從我的同事那裡學習英語。”

2007年,思科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WebEx公司,袁成為了思科的員工之一。直到四年後他離開了思科公司。

袁在2011年離開思科(CISCO)公司之前,一路晉升為思科網絡工程部副總裁。同年袁創辦了Zoom公司,袁說:“八年前我準備創辦現在的Zoom公司時,回想起自己在中國坐火車去看望夫人時的白日夢,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又回到了原點。

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激勵他創辦了Zoom—從此實現“白日夢”

袁告訴GGV Capital:“當我創辦Zoom時,我開始把這些思考的點連接起來。這就像,哇,我以前想過這個,但技術還沒有準備好,但想法一直在那裡。”

如今,Zoom在全球已經擁有1300多名員工,去年公司收入翻了一番,達到了3.3億美元(包括758萬美元的利潤)。正如CNBC之前報道的那樣,Zoom的股票在週四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大漲,股價較午盤時的初始價格上漲了80%。

比爾·蓋茨的一次演講激勵他創辦了Zoom—從此實現“白日夢”

根據Zoom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作為Zoom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袁持有該公司約22%的股份。根據該公司目前的股價,袁持有的股份價值超過了35億美元(約摺合人民幣235億元)。

沒想到比爾·蓋茨的演講這麼有影響力,這讓小編想到了一句話,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看來,大佬終究是大佬。如果有機會去聽比爾·蓋茨的演講,我想你也一定不會錯過的,畢竟有可能實現下一個“白日夢”,誰知道呢?

媒體資料來自外媒《CNB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