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尚和重禮篤行 感悟古公亶父周文化的精髓

【編者按】吳文化與周文化有著千絲萬縷且密不可分血脈相承的必然聯繫,也是中國百家姓氏中唯一以姓而命名文化之典範,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周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敬德尚和重禮篤行 感悟古公亶父周文化的精髓

周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呢?站在古公亶父周太王選定的“岐下”“膴膴周原”,體味“鳳鳴岐山”的傳奇,我一遍又一遍地思索著。慢慢地,我理出了頭緒,精神為之一振,覺得可以說出自己的理解,以便和同仁交流了。


敬德尚和重禮篤行 感悟古公亶父周文化的精髓

周文化的精髓之一:敬德。周太王為了避免戰爭,不讓生靈塗炭,果斷地離開九代人慘淡經營了三百來年的豳地,來至“岐下”開創新的基業,就是因為心中裝著一個德字;泰伯仲雍在得知其父欲傳位於少子季歷再傳孫子姬昌後,深明大義,不怒不爭,毅然遠奔荊蠻,文身斷髮,與當地土著居民融為一體,另開新天地,就是因為心裡裝著一個德字;文王堅持仁愛治國,“懷保小民,惠及鰥寡”,也是因為心裡裝著一個德字;面對殷紂王宣揚自己“有命在天”,從而驕奢淫逸,為所欲為、禍國殃民的種種劣跡,周公姬旦響亮地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輔”,誰失德就會失去天命,誰積德就會得到天命。並認定統治者只有“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才能國運綿長,長治久安。這,不更是心中裝著一個德字嗎?


敬德尚和重禮篤行 感悟古公亶父周文化的精髓

周文化的精髓之二尚和。太王尋求和平環境,竭力避免戰爭,珍愛民眾生命;泰伯堅持“和為貴”,遠奔江南“以讓季歷”;文王以裕民、強國、祥和為目標,治國有方,使域內出現了農桑興旺、市井繁榮、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行者讓路、耕者讓畔、人民安居樂業的堯舜氣象,以致許多小邦國也樂意以周為師,臣服於周。“虞芮之訟”的故事就頗能說明問題。離周邦不遠的虞、芮兩國,相互為爭奪土地發生糾紛,“有獄不能決,乃入周”,想請周文王協助解決。結果他們一跨進周地,當看到周人互相禮讓、民間扶老攜幼、到處一片祥和的氣象時,羞愧極了,覺得為這件事爭執不下是一種恥辱,互相間很快得到諒解,連西伯(周文王)也沒見,就自覺地“俱讓而去”了。在對外方面,周文王極為講究策略,表面上臣服於商紂王,不動聲色地加快發展和擴大周國的實力。《呂氏春秋·順民》說:“文王處岐事紂,冤侮雅遜。”《論語·泰伯》說: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這種大智若愚的靈活策略,為周人的崛起營造了寬鬆、和平的環境,使綜合國力迅速增強,影響力越來越大。周文王在推行仁治、保障內部和諧的同時,還提出了國與國之間和諧共處的見解。他在自己所演的《周易·乾卦》中說:“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即主張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要萬邦團結,和睦共處,這說明他心繫天下太平,胸懷民間和諧,其視野是非常寬廣的。“和諧”,在現代漢語中具有融洽、協調、合作等意義。其意為配合得適當和勻稱。和諧,作為一種思想,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這種思想,在周文化中就已經初見雛形。現在所說的“家和萬事興”、“人心齊,泰山移”、“和衷共濟”、“和氣生財”、“以和為貴”等許多具有和諧精神的名言警句,無不閃爍著周文化的光彩。


敬德尚和重禮篤行 感悟古公亶父周文化的精髓

周文化的精髓之三:重禮。所謂重禮,就是重視禮樂制度的推行,以穩定正常的社會秩序。周公姬旦制禮作樂,奠定了一整套治國安民的典章制度和民俗禮儀規則,不僅在當時意義非凡,造就了“四十餘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而且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進程。我們現在施行依法治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公民道德建設,推行文明禮儀,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都是對周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敬德尚和重禮篤行 感悟古公亶父周文化的精髓

周文化的精髓之四:篤行。據《百家講壇》的專家講,周人由豳遷岐時僅有五六萬人,由岐遷豐時也僅有十五六萬人。這樣一個人數不多的部族,為什麼能做成那麼大的事業?在文王晚年便“三分天下有其二”,在武王時則能一舉滅商,建立大周政權。我想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也與善於團結天下諸侯、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密切相關。但是更加重要的因素,我想就是“篤行”,即忠實地去做,一心一意地去做,孜孜不倦地去做,團結一致地去做,堅持不懈地去做。民諺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涓涓細流匯成江海。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也有一句擲地有聲的名言:“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還重要”。是的,想到是前提,說到也有必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做到。那種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是難以成就事業的,唯有把目標變成行動鍥而不捨地去奮鬥,去拼搏,才可望實現理想,奪取成功。在今天,有一種很不好的風氣,就是想的夠大,說的夠多,但做得遠遠不夠。這也許就是事業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從周文化中汲取營養,對我們今天的事功必將大有裨益。


敬德尚和重禮篤行 感悟古公亶父周文化的精髓

另外,還有禮賢下士的英明,政治聯姻的智慧,結盟統戰的方略,教化百姓的習俗,扶弱救困的仁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總之,周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在此,我權且擇要只說這些吧。


敬德尚和重禮篤行 感悟古公亶父周文化的精髓

【作者系簡介】鄭鼎文,岐山周文化研究會會長,縣社科聯副主席,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副會長,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著書9本,在各級報刊發表文章及論文500多篇,先後應邀參加了武漢、成都、上海、蘭州、天水等地的幾十場學術研討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