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俞大猷

俞大猷是嘉靖年間最頂級的冷兵器高手,不但上陣殺敵是行家,還能給少林寺的武僧們上課(這是地道打服了,因為他一上門就說人家的功夫是花架子,末了少林寺還派出了宗擎、普從兩名武僧專門向他學習),到了60多歲老俞還能傲嬌地對皇帝說"我要打(三)十個"。俞大猷的個人功夫放到同時期的日本也是超一流的劍豪,有擊敗同時期日本劍聖上泉信綱(他二人年齡差五歲,去世差兩年,標題中的柳生、宮本只是為了表明是鬼子劍豪)的實力。

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俞大猷

俞大猷不光單挑超一流,群毆本事更是東亞罕見,他的車營戰術也能把武田信玄、上杉姐姐等同時期的日本兵法大家打出心理陰影。俞大猷的車營戰術誕生在武田、上杉鏖戰川中島之際,是他在1558年後在大同改進的(1561年才是最激烈的第四次川中島和戰)。俞大猷所處的山西防線地理構造和日本相似(山西的山地、丘陵也佔了全省的八成),但山西明軍面對的蒙古人騎兵卻遠比日本人強大,俞大猷因此建立了能在山地、丘陵地區使用的車營戰術。

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車營

俞大猷使用的戰車是獨輪車,車輪直徑四尺六寸(約1.5m),車上鋪設一丈二尺(約為3.8m)的大木頭二根,兩根大木頭中間橫三個小木頭,以便推運,還有三條繩索方便士兵掛肩挑扯。這種戰車相對輕便,全車帶上裝備不過300斤左右,遇到障礙時幾名士兵就可以抬起走人。車前還有一塊長六尺的木頭,上面豎著裝有兩小根直木,充當阻擋蒙古騎兵的屏障。俞大猷戰車的火力系統是大槍頭四根,大佛郎機一門。

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車營

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車營

遭遇敵人時一個標準的俞大猷戰車單位編制是50人,其中大旗手二名,牌手四名,虎叉手二名,鉤鐮手二名,撥刀手四名,共十六人的衝鋒力量;推車的火器手16人(這是戰時火力輸出主力,不是民夫),分兩班,一班八人,兩邊各四人推車,具體分工是鳥銃手四人,神槍手四人(發射霰彈),擊發佛郎機並帶子銃者四人,短刀刀手四人;此外還有十名追擊敵人的騎兵,和管理步兵馬匹的8名專職人員。這50人的車組被兩名管隊官指揮,一人舉著青色旗幟指揮衝鋒、追擊;一人在車上掌舵,負責火力打擊、保護戰車。戰車組中的火器手遇敵時只管推車、開火,搶人頭的事情有專人負責,戰後統一分配獎金。

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車營

俞大猷的車營組織靈活,可以組織近千人的陣型禦敵,也可以組成萬人大陣和敵人剛正面。俞大猷車營以13為基準,一個車組是中軍,剩下的按照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13個車組組成一個小車營(650人,不包括管隊官);13個小車營組成一個大車營。車營規模全看巡撫等人投入多少,豐儉由人,成了山西各地明軍的最愛。俞大猷心中最理想的車營配備是戰車三百輛,外加步卒萬人,車營中還要藏上1萬名騎兵,還要有騎兵二萬人埋伏、追擊敵人。只可惜他不是山西最高軍政長官,這種設想沒有實現。

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日本武士

不光能打宮本、柳生 還能揍武田、上杉   俞大猷的車營群毆戰術

相殺相愛的武田和上杉

1560年(第四次川中島之戰前)山西巡撫李文進就用戰車百輛、步騎數千在銀安堡擊敗了數萬蒙古騎兵,追擊數百里。山西等地的明軍甚至憑藉車營強拆了俺答汗在內蒙的板升城,一度打得俺達汗狼狽萬分。俞大猷的車營火力標準也遠遠超過了同時代的日本軍隊,一個小車組的槍手就有104人,騎兵130人,這種配置足以讓武田夫妻二人頭疼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