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鬱金香開了!本週末市屬公園20處景點可賞花海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市屬公園已開啟第四波“花潮”,片片花海融合古建情境,點綴京城四月天。記者4月20日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瞭解到,本週,牡丹、鬱金香、魯冰花、黃刺玫等宿根花卉、開花灌木陸續迎來盛花期,市屬各公園地栽花卉本週末全面盛放,遊客可到20處景點觀賞春色。

景山兩萬株牡丹迎盛花期,中山公園、植物園可賞成片鬱金香

市屬公園內,“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已迎來盛花期,除了名聲在外的賞牡丹勝地景山公園,頤和園、北海、陶然亭等公園內還有多處小眾賞牡丹景點,正吸引遊客前去“打卡”。

據瞭解,景山公園栽培牡丹歷史悠久,是北京地區首屈一指的牡丹觀賞地,涵蓋了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花兩萬餘株。其中,中原牡丹346種,包括了久負盛名的洛陽牡丹、菏澤牡丹等皇家御園傳統牡丹品種,此外還有國內珍貴品種西北紫斑牡丹109種。

牡丹、郁金香开了!本周末市属公园20处景点可赏花海

景山公園內牡丹迎來盛花期。景山公園供圖

在頤和園的排雲殿、仁壽殿、國花臺,牡丹綻放在青磚黃瓦之間,更顯“花中之王”的氣魄。國花臺的牡丹開放時層層疊疊,形成“花瀑”的獨特景觀。北海公園東岸賞花區的牡丹則色澤瑰麗,花量密而層次分明、花形大而飽滿,極具觀賞性。

牡丹、郁金香开了!本周末市属公园20处景点可赏花海

頤和園牡丹綻放。頤和園供圖

陶然亭公園水榭對面栽植的30餘個品種、近2000株牡丹正盛放,與周圍的漢白玉欄杆相映,更顯雍容。今年此處的牡丹花期比往年有所提前,現已進入觀賞期。中山公園牡丹池集中栽植在古柏林下,彙集了150餘種、1000餘株牡丹花。紫竹院公園樂筠軒向東走不遠處,樹下的牡丹也花開正盛。玉淵潭公園南門有30個品種、共計380株牡丹,既有株齡30年以上的傳統牡丹洛陽紅,也有近10年逐年栽植的新品牡丹,此時已亭亭綻放。

中山公園、植物園內的鬱金香正花開成片。中山公園愉園以南,高大的常綠雪松與落葉喬木營造出舒適的林下空間,葡萄風信子搭配兩側的鬱金香,組成蜿蜒綿長的“花溪”,南側入口小路兩側運用多種球根花卉混栽營造出“花叢小路”。本週末,園內鬱金香開花率90%。北京植物園100餘個品種的40萬鬱金香也正陸續綻放,此處展區更注重地勢的利用,將楊樹、桃花與起伏的鬱金香花海結合,營造出更貼近自然的景觀。

牡丹、郁金香开了!本周末市属公园20处景点可赏花海

植物園內的鬱金香“花海”。植物園供圖

黃刺玫、棣棠成亮色點綴,鳶尾、二月蘭等“藍紫色大軍”亮相

本週,各公園內金黃色的黃刺玫和棣棠也已進入盛花期,成為公園春花景觀裡的一抹亮色。

北海公園瓊華島東側的黃刺玫分佈在行道旁,小西天景區東側的黃刺玫與皇家建築景觀相互映襯。香山公園知松園周邊的棣棠花則在知松園的古松背景的襯托下,更顯明麗。致遠齋、知松園、眼鏡湖周邊的黃刺玫同樣受到了不少遊客的喜愛。

牡丹、郁金香开了!本周末市属公园20处景点可赏花海

北海公園的黃刺玫。北海公園供圖

北京動物園科普館東側的黃刺玫也生長旺盛,園內鹿苑南側、百木園、科普館東側等地種植的單瓣棣棠和重瓣棣棠枝葉翠綠細柔,配以金花滿樹,別具風姿。

牡丹、郁金香开了!本周末市属公园20处景点可赏花海

園博館棣棠花開。園博館供圖

陶然亭公園東南山下沿路栽植了大量黃刺玫,此時花開絢爛,一片金黃。紫竹院公園西堤至大湖南岸道路旁,黃刺玫冠形勻稱的身姿倒映在水中,吸引著遊人前來拍照合影。園博館棣棠開放區位於室外館前區南側,周邊有豐富的碧桃、鳶尾、國槐等花木景觀,棣棠背倚園博館主體建築外牆,與白色牆體相映成一幅山水畫卷。

牡丹、郁金香开了!本周末市属公园20处景点可赏花海

陶然亭的黃刺玫。陶然亭公園供圖

同時,鳶尾、二月蘭、馬藺、紫藤等花卉組成的“藍紫色大軍”也在各公園陸續亮相。天壇公園古柏區二月蘭連接成片,與古樹、紅牆藍瓦組成特色景觀。頤和園沿西堤六橋種植的馬藺花型纖細,花蜜清香,點綴著春日西堤美景。中山公園建園初期在古柏枯槁下種植的紫藤蘿盤繞而上,花開時形成“枯木逢春”盛景。目前園內在南壇門外西側、宰牲亭南側、西壇門內和投壺亭南側各有一處紫藤架,本週末紫藤開花率可達80%。園博館室外館前區南側,一枝枝鳶尾正開放。

牡丹、郁金香开了!本周末市属公园20处景点可赏花海

天壇公園的二月蘭。天壇公園供圖

此外,香山公園的花毛茛、菊花桃,植物園科普館周邊的“多彩花境色帶”、陶然亭南線“花街”等地的各色花卉也正在盛放,形成多層次的公園景觀。

牡丹、郁金香开了!本周末市属公园20处景点可赏花海

香山公園,各色早春花卉齊放。香山公園供圖

校對 陸愛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