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強4人組,其中真心“匡扶漢室”的人卻不是劉備,而是此人

三國時期,很多人都喜歡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來實現自己的野心,但實際上,從董卓禍亂之後,天下就再也沒有哪個諸侯會想著匡扶漢室了,而基本上都想著取而代之,漢室的威信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點,正所謂

“天子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

三國最強4人組,其中真心“匡扶漢室”的人卻不是劉備,而是此人

漢獻帝

董卓禍亂之時,漢獻帝除了一個皇帝的名頭在無其他,甚至就連曹操的一碗肉湯都讓漢獻帝感動好半天。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那個諸侯是真心要匡扶漢室的,說白了,每個人都在打自己的算盤。而三國時期,袁紹、曹操、劉備、孫權可謂是實力最強的四股勢力了,這些人當中,誰才是真心想要匡扶漢室的人呢?

曹操

曹操早年曾經對人說過,他這輩子的志向就是替漢朝穩定邊疆,可以達成衛青霍去病那樣的成就,而且他希望自己死時墓碑上可以刻著“漢徵西將軍之墓”,而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曹操對漢朝還是有感情的。

三國最強4人組,其中真心“匡扶漢室”的人卻不是劉備,而是此人

曹操

而且,當年在何進還是大將軍時,十常侍亂政,何進沒有辦法,曹操一直出謀劃策,但何進始終不採納,後來十常侍異常囂張,曹操建議何進用幾個衛士殺了十常侍,何進卻非要招納董卓進京誅殺十常侍。結果消息走漏,何進被殺,才有了後面的董卓入京之後禍亂朝綱的事。之後,曹操更是不顧生命危險,為了漢朝安危孤身行刺董卓,後來關東聯軍討董卓時,到最後也是曹操和孫堅是真心討董,其他人基本都是為了自己的各種利益才加入的。曹操最後雖然兵敗,但當時曹操肯定是心存漢室的,起碼比其他一些諸侯強得多。

三國最強4人組,其中真心“匡扶漢室”的人卻不是劉備,而是此人

曹操

我們都知道“王佐之才”荀彧一直都是心向漢室,後來之所以跟隨曹操,就是因為荀彧看出了曹操一開始是準備匡扶漢室的。從荀彧這位漢室死忠粉都願意追隨曹操,就可以判斷出曹操初期對於漢室的態度。但是曹操後期有了取代漢室的心,此時荀彧和曹操之間便頻頻產生矛盾,而矛盾點就是“漢室”的問題。而曹操稱王的時候是兩人之間衝突最劇烈的一次,因為漢室非劉姓不得稱王,而曹操稱王明顯就已經準備代漢了,所以荀彧極力反對,但最後依然也沒能阻止曹操,而且荀彧也因心力交瘁在壽春憂慮而亡。

劉備

再說劉備,說實話劉備到底是不是漢室宗親都存在疑問,而且劉備對於漢獻帝來說,完完全全就是利用,他之所以能發跡,靠的就是“皇叔”這個頭銜,否則以劉備一個賣草鞋的身份,根本不會有人為他效力,因為東漢時期門閥觀念和等級地位觀念還是很深的。

三國最強4人組,其中真心“匡扶漢室”的人卻不是劉備,而是此人

劉備

而劉備有為漢獻帝做了什麼嗎?什麼都沒有,劉備就是一個典型的偽君子,自始至終都沒有為漢獻帝做過一點事情。最搞笑的是,在曹丕廢漢稱帝之後,劉備甚至都不打聽一下漢獻帝怎麼樣?人到底死沒死?而是迫不及待的就登基稱帝,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劉備到底是一個什麼人,而他對漢室的態度也一目瞭然了,劉備所謂的“匡扶漢室”,其實就是面招商引資的大旗。說白了,劉備是想振興漢室,但這個漢室是屬於他劉備自己的漢室。

袁紹

這位東漢末年最有實力的富二代,四世三公,割據河北,擁兵自重,而袁紹從一開始就存在取而代之的想法,更別說為皇帝考慮了,而且最早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想法的人正是袁紹帳下的沮授,以袁紹當時的實力完成起來也並不困難,只不過袁紹昏庸並未採納,要不然也就沒曹操什麼事了。

三國最強4人組,其中真心“匡扶漢室”的人卻不是劉備,而是此人

袁紹

其實袁紹這個人一向缺乏遠見,一開始就看不起沒兵沒權的漢獻帝,還曾一度想廢了漢獻帝立劉虞為帝,但是這個想法被部下給否決了。而袁紹認為漢獻帝無關緊要,所以最後也沒有接受屬下沮授、田豐等人的的意見去攻打曹操,結果導致曹操假借天子的名義實行命令,越來越多的人來歸附曹操。

孫權

說起江東,從孫堅到孫策,再到孫權,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志向,孫家的所作所為就是想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對漢室並沒有太大興趣,漢室衰敗正好孫氏一族可以滿足自己佔地為王的野心。其次,孫權可能是三國時期權勢最弱的人了,夾在曹操和劉備當中顯得有些尷尬,而且整個東吳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孫權的統治是建立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上的,而孫權的很多想法,若沒有東吳那些世家大族支持的話,也很難實現。說孫權匡扶漢室,那就是個笑話。

三國最強4人組,其中真心“匡扶漢室”的人卻不是劉備,而是此人

孫權

況且,東吳的世家大族都不願意打仗,就等著看誰馬上要佔據天下的時候就投降獻地,歷史上赤壁之戰的時候東吳世家就是力主投降,孫權和周瑜好不容易才強逼著他們打了一仗。甚至當年孫堅獲得玉璽之後,也認為天命歸屬孫氏也起了貪慾,所以孫氏從來都沒有扶漢之心。

結語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一開始在袁紹、曹操、劉備、孫權這四個人當中,只有曹操在初期是心存振興漢室願望的,而其他三人全部都是抱著取而代之的想法,但後來曹操看到漢室氣數已盡,皇帝也是一個沒什麼大志的人,所以這個想法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化了。

三國最強4人組,其中真心“匡扶漢室”的人卻不是劉備,而是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