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做人之道?

空泛丿


《老子》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一滴水,可方可圓,澤潤萬物;一個人,能方能圓,方圓相濟,便可活的豁達、圓滿。

做人,也要深諳方圓之道。



方不是執拗,方是一種堅毅,一種正直,更是一種做人的根本,亦是做人的氣節和原則。

就像腳下的剎車,紅燈時適可而止;綠燈時一路前行,別猶豫彷徨。有自己的行為準則,能夠審時度勢,堅守本心!

圓不是圓滑,圓是一種周全、一種寬厚、一種通融,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

有智慧的人,歷經生活艱辛,依然內心向暖。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二者的統一協調,“只圓不方”,就會沒有原則,沒有操守,沒有底線,屬於世故小人。如果“只方不圓”,就會導致過分強硬說話不看場合,讓對方下不來臺,很容易得罪人。

圓在方內,除掉虛浮,別太圓滑世故,有幾分穩重就好;方在圓中,藏起鋒芒,不那麼咄咄逼人,有幾分靈動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智慧。



這才算的上是做人之道吧!


楓葉話經典


人不像虎、豹那樣有能力獨行於自然界,為了活下去需要藉助集體的力量,是群居動物。這個群體中的每個人,不論是因為什麼,終究都是因為需要這個集體存在,才參與組成這個集體,既然需要這個集體存在並準備從中獲取所需,那麼就要每個個體為維護這個集體做出一些付出,而在這一點上(比如根據每個個體從集體獲得的實際多少)集體再公認出一個合適的標準,大概就可以稱為“做人之道”了吧。

然而,這個標準難免會隨著集體中的每個人,面臨的境遇的變化,而產生改變了的整體層面上的需求的變化而產生一定的變化;還有,這裡面,和“自覺”的比,難免會有“不自覺”的,這時兩邊都要自我反省一下,至少找出絕大多數集體成員都覺得不妥的地方:如果問題在“不自覺”一方,可以由社會輿論幫助“不自覺”的找出,新的自己願意“自覺的部分”;至於“不願意而依舊不妥”的地方,就需要,集體組成一個強力組織強制執行了;如果在“自覺”的一方,不要打擊積極性,也不要產生不良影響,畢竟步子邁的大到超出合理範圍也不好,這算道德水平了吧,需要自然而然的提高。

另外,集體能存在終究是因為最開始大夥兒都需要,最好讓集體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日益強大吧,至少強大到一直可以為所有人所需要的地步,如果真的出了藉助集體力量成長到可以脫離集體的個體,到時利害關係想想就覺得麻煩,也許這就是要抑制貧富分化的原因之一吧,不過,好像有點兒跑題就此打住。

既然是標準,就應該基於平等(比如“百分比”上的平等),先賢想過這個問題,也給過他們的答案,與其從自己願意付出的角度來說,不如從不願意接受的“待遇”上來聯想和表達:“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反正個人也找不出更好的答案了,以上一些想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我也說該名字已存在


做人做事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做事先做人,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人”,寫起來容易,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人,作為一個現實的、社會的、國家的、單位的、家庭的人,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為人同事……承載得太多,有責任、有使命、有職責、有義務。做人有做人之道,做事有做事之道,雖然無定法,但一定有基本的方法、原則、規律、規矩。

一、做人,修身是前提。人為萬物之靈,貴在有德。壞了什麼不要壞了心,缺了什麼不要缺了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二、做人,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孝是炎黃民族延綿不絕的傳統,是構建現代文明和諧社會的基石,更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情,不可以為子。”——《孟子·離婁上》

三、人貴有仁愛之心。中國文化的精髓是由天道而來的人道,概括為公、誠、仁、中、行。仁就是仁愛,人與人之間互相敬愛,捨己為人。仁愛作為一種做人的美德,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基礎。人必仁,仁必愛,愛必善,善必施。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


四、義,人之正路也,公正合宜的道德。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繫起來,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

五、做人就要有禮、有智、有信。六、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忍耐、寬容、節制。
做人做事是一門涉及現實生活各個方面的學問,我們必須要思考、揣摩、學習,方才能提高自身修養。


沐銀河看日出myhkrc


做人難,難做人,做一個好人就更不容易了。但只要能做到誠實、正直、厚道、善良、守信、寬容、謙虛、堅韌 這八個方面,它就是一個完全地、徹底地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純粹的人。


5102458


以品誠信義為座右銘。


李仲37556555


你好,我是迷途小小和尚

做人就要像水一樣,水無色無形無味。它因容器而變,你裝到方形器皿裡它就是方形的,遇到圓形的它就是圓形的。我們做人也一樣,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人,我們都要接受,守住我們的本心,不必太在乎自我,感恩遇到的每一個人事物。

簡單做人,不沉迷於幻想,不茫然於未來,走當下的路,過當下的生活,不羨慕繁華,不刻意雕琢,對人樸實真誠,對事認真負責,不要太吝嗇,不要太固守,懂得取捨,學會付出,不讓心靈負重,不去偽裝精神,不貪功冒進,不張揚自我,成功了低調,失敗了灑脫。簡單才會活出真我。


迷途小小和尚


人品為先!真誠待人,誠信做事。


生命的過客od


不了?我們走自己的路呀!過自己的日子?這一場傷以過重了?不想在說別的了?讓眾人去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