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祕

“這款飲品有點甜,推薦你選三分糖!”

“你的中杯奶茶,幫你做七分糖,好嗎?”

時下,許多臺式奶茶品牌在點單時,會主動推薦糖度,而推薦的糖度多是7分糖。而在以前,這種DIY客製化服務,多是詢問需要什麼樣的糖度,比如微糖、半糖還是無糖。

這一點小小的改變,看似與之前沒有區別,但實際上卻隱藏著品牌對消費者心理的分析。這種主動推薦糖度的做法往往會提升顧客消費過程的愉悅感。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在揭秘這種做法背後隱藏的消費心理前,我們先來看一個關於“什麼樣的果茶更受喜愛”的小測驗。

用腦電圖+訪談 測出消費者最喜歡的茶飲

某機構為了研究消費者更喜歡什麼口味的茶飲,邀請27名消費者對小茗同學、維他檸檬茶、低糖維他檸檬茶、東方樹葉等幾種不同口味的茶飲料,希望可以從中瞭解消費者對茶飲口味的偏好。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測試的方法使用上了腦電設備,以觀察其在飲用各種飲品時,測試者所表現出的興奮度。而訪談則是講出他們自身的直觀感受。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通過測試,小茗同學、維他檸檬、東方樹葉的興奮感都明顯高於白水。同時,同一口味的果茶,在茶濃度、澀感、酸感更強的情況下,消費者所體現的興奮值也更高。

而同一品牌,同一口味,不同糖度的茶飲在做測試時,高糖度的果茶獲得更高的評價。相比之下,各種無糖茶飲,評分則相對較低。

而同樣是無糖,東方樹葉相比三得利的烏龍茶,東方樹葉的評分相對較高。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在後續採訪中,有測試者對於評分最高的小茗同學有這樣的評價:果味高、茶味淡,是其喜歡的原因。而小茗同學打出的冷泡茶概念,也讓不少人有了這款產品不一樣的心理。

在看到這樣的測試出現後,有業內研發人員專門對小茗同學的糖度用糖度計進行測試,其數值為12度,與以往業內研發人員的果茶糖度參考值12-14度高度吻合。

由此,該機構得出結論,在消費升級的市場下,健康固然是趨勢,但並不代表“無糖”就更受歡迎。需要在健康+好口感的雙重標準下,才會贏得更好的口碑。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有了這樣的結論,我們不禁要問:少糖不代表好喝,為何還會有店面推薦7分糖,是否會有誤導或者降低消費者滿足感的嫌疑呢?

糖度調整的小竅門

在一次與某品牌老闆的聊天中,我們聽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該品牌到一個新區域拓展市場,門店開設後,有不少消費者要求7分糖或半糖,這種要求在以前的區域很少遇到,他們以總部沒有這種做法將消費者婉拒。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配圖無關/

但隨著這樣的消費者增多,該品牌最終決定在該區域特別製作配方,可對產品進行糖度調整。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糖度調整後,有不少消費者在外賣平臺或生活類點評網評價口感不好,味道不足。

為了研究問題出在哪裡,該品牌特意到消費者時常提到的一家可以選擇糖度的品牌購買了同一款產品的不同糖度。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配圖無關/

通過糖度計及口感測量,該品牌發現,這家店面的飲品除了無糖與其他糖度有較大差別外,3分、5分、7分、全糖的糖度每個階段的整體差別不大。

而自己家的產品,則是完全按照其糖度標註減少用量,比如一杯飲品使用30g糖,半糖則只用15g,3分糖只有10克,不同糖度,口感差別甚大。

直到一次與該品牌的供貨廠家聊天時,他才明白,這個品牌的糖度並非是按糖度所標的進行糖量減少。其7分糖設定的就是最佳比例,而全糖與5分糖、3分糖則會相應增加或減少不同糖量。

什麼樣的水果茶更受喜歡 他們用腦電圖揭秘


這樣的做法,目的是讓消費者在喝到一杯口感最佳的飲品,同時又滿足他們健康的需求,這種需求是通過心理暗示“我喝的這杯飲品減了糖”從而進行滿足。

就如推銷產品一樣,大部分消費者往往需要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適的。

滿足消費者對飲品口味的偏好其實也一樣,研發出最佳比例是一方面,如何用宣傳、話術推薦等方法讓其感受到這款飲品更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