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時叫春秋五霸而到了戰國不叫戰國七霸呢?

嶽曉瑤


歷史上的東周時期之所以要做歷史分期,劃分為春秋時期、戰國時期,是因為東周時期的前半段和後半段有著顯著的不同。

一、“霸主”是個人概念,“七雄”是國家意志

1、春秋時期出現的“霸主”,這裡的“霸”,是僅就霸主個人而言。關於“春秋五霸”的說法很多,最具代表性有兩種:一種說法認為他們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此外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他們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關於上述諸侯,一一查閱相關史料得知,他們之中或天子命為伯,或天子賜胙,或問鼎中原,或賜金鼓以示慶賀。所以從周天子對諸侯欲霸行為的反應角度看,真正意義上的“春秋五霸”僅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楚莊王。

而到了戰國時代出現的“戰國七雄”是指諸侯國而言,即某一諸侯國曆代君王將國家意志付諸實踐。“戰國七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

二、春秋與戰國最大的不同是時代主題不同

1、自周平王東遷洛邑,周王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的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開始出現了。

春秋時期有的諸侯君主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爭奪霸主。還有的諸侯國大夫階級雖然強橫,有的甚至與公室對立,但是還沒有取公室而代之的事情發生。各諸侯國之間有矛盾也僅僅是通過戰爭的方式來懲罰一下。春秋時代,諸侯爭霸是社會的主流。

2、所謂的“霸” 就是伯,按照讀音轉為霸,也稱方伯,即諸侯之長,主要職能就是會盟諸侯、尊天子,實際上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歷史進入到春秋時期,由於周王室實力日漸下降,已經到了自保尚且艱難處境,哪裡還有心思和能力掌管諸侯列國。於是,各諸侯致力於發展本國政治、經濟、軍事的同時,另一方面對外用兵,相互攻伐,拓展控制區域,一時間實力大增。

據《綱鑑易知錄》收錄的記載:“平王立,東遷於洛邑,避戎寇也。是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在此背景下,諸侯霸主的出現正中周天子下懷,既可以藉由霸主的力量管理諸侯列國,還能維持周天子的威嚴。到春秋時期,歷史上先後出現了五個稱霸的諸侯,我們稱之為“春秋五霸”。

3、戰國時期與春秋時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封建禮法逐漸崩潰,以周天子為首周王室不再受到尊重,諸侯列國強力推行本國意志,遇到強國則“虛與委蛇”,割地納貢;對弱國則“恃強凌弱”,動輒武力相加,直至吞併。各諸侯國之間也相互攻伐,以至於弱國被強國吞併。戰國時期的時代主題是強並弱,滅國絕祀。


歷史倪說


誠邀,如題。為什麼春秋有春秋五霸而到了戰國不叫戰國七霸呢?小編以為可以這樣理解。

武王伐紂後,由於西周國都西岐地處西方,難以統治龐大的疆土,所以武王實行分封制,大肆分封宗室,功臣甚至古代先賢三皇五帝后代到各地區,形成了大大小小八十多個諸侯,一開始周王室還能對這些諸侯國保持巨大的優勢,所以天下穩固,東周後,周王室日益衰落,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在這八十個國家中,陸續出現了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以及越王勾踐這五個霸主。所謂霸主,就是沒有名份的天下共主,但是霸主也有個限制,你是讓人家承認你,而不是滅了人家。那麼戰國為何無人稱霸主呢?

因為戰國國家少了,而且誰也不服誰,誰都想滅掉其他國家

經過春秋幾百年的大浪淘沙,以三家分晉為標誌,中國進入了戰國時期,這個時期華夏大地上只有戰國七雄和宋,魯,衛等幾個小國了。這時候的七雄互相制衡,時而合縱,時而連橫,總之是誰也不服誰。再者,戰國時期各君主要的是土地和人口,對於“霸主”這種虛名已經看得不重了。所以叫戰國七雄而不是戰國七霸。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我們現在常說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其實都是後人總結的,當時並沒有這個說法。至於後人為什麼要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來總結春秋和戰國時代,這主要因為春秋和戰國時代的區別造成了。

首先,要搞清楚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都是什麼意思?

春秋五霸指得是人,也就是春秋時代稱霸的五個君主;

戰國七雄指得是國家,也就是戰國時代稱雄的七個國家;

春秋和戰國,雖然經常被拿到一起講,但其實這兩個時期有很明顯的區別。

春秋相比於戰國時代,沒有國界、固有領土的概念。那個時候的國家,其實就是一串不連續的城池,組成的一個國家聯盟。

專業一點說,就是所謂的分封制。

即周天子將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將土地分封給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分封給士,形成一級分封一級的分封體系。高級只能管理比他低一級的人,而更低的人,他是管理不到的。也就是說:天子只能管諸侯,吃諸侯俸祿的卿大夫是不向天子效忠的;同理,諸侯只能管卿大夫,吃卿大夫俸祿的士人是不向諸侯效忠的。

因此在春秋時代,一個國家很難將全國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幹一件事。而如果有一個君主把全國力量凝聚在一起,幹了一件大事,通常這個君主都會有超強的個人魅力,也就是後人總結出來的“霸”。

換而言之,春秋時代一個國家強不強,主要看君主的能力!君主的個人能力強,能把國家的力量凝聚起來,這個國家就強!

比如說春秋時代的齊國,齊桓公有管仲的輔佐時,齊國就是當時的霸主。但一旦當管仲和齊桓公去世了,齊國沒有強有力的領導人來凝聚大家了,齊國就衰了。同樣的例子還有秦國和越國,當一代梟雄秦穆公和越王勾踐去世後,秦、越兩國也就衰了。

所以,春秋時代一般不說哪個國家強,而是說哪個國家的哪位君主強。



到了戰國時代,情況就不一樣了。戰國時代是有國界、固有領土概念的。

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瓦解。春秋時代那種相當於半獨立的貴族領地,被連片的國家行政單位所替代。國家君主開始直接管理整個國家,而不是通過間接管理的模式,讓卿大夫替自己管理。

後來,法家學說興起。法家為各個國家的君主找到了一套加強君權的理論基礎。於是各國都在變法,並通過變法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對國家的統治力。

在經過變法之後,君主個人對國家發展趨勢的絕對影響力上升(權力加強),相對影響力反而下降(對國運影響力下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國。秦孝公在確立了變法制度之後,其後連續六任秦王都遵從了這一制度,不管君主的個人能力是強是弱,都沒有改變商鞅變法的國策。

於是後人在總結戰國時代時,也就不再強調一個國家的君主了,因為君主的重要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國家硬實力。當時最強的國家有七個,即:秦、齊、楚、趙、魏、韓、燕七國。而其它的國家,由於實力不強,也就不被列入其中了。



總而言之,春秋時代各國制度差不多,國家都是封建制度下的城邦式國家,國家君主的個人軍政能力對國家的影響力很大。而戰國是變法年代,國家逐漸開始內部整合,制度開始取代人格魅力。國家強不強,已經不看君主的個人能力了,而是看這個國家的硬實力如何。

於是後人在總結時,得出了:春秋五霸,其霸業多隨霸主去世而止,難以延續;戰國七雄,七國相互競爭攻殺二百餘年,不隨一君一臣更替而退出爭霸舞臺的結論。

故而春秋稱五霸,而戰國曰七雄也。

簡單點說,春秋五霸是對君主個人魅力的名義尊奉,戰國七雄則是對於三百年局勢的實際分析。五霸是君主列舉,七雄是國力評估。所以戰國沒有七霸,因為戰國世代的七雄國君放在春秋世代,幾乎都是霸主。


Mer86


我們經常說“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為什麼不叫戰國七霸呢?

第一,“五霸”就是“五伯”,霸是侯伯之義

首先,我們要先說“五霸”的“霸”是什麼意思。春秋五霸,又作春秋五伯,霸就是伯的意思。伯是什麼呢?伯就是侯伯,就是諸侯之長,也就是諸侯中的領袖人物。所以,五霸,不是五個霸國,而是五個霸主,或五個侯伯。

這五個霸主是誰呢?有許多版本,不管哪種版本,晉文公與齊桓公是必定有的,其他的霸主,有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鄭莊公、晉悼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不同說法。

第二,戰國七雄,是指國家,而不是國君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代的五大國君,五大霸主。戰國七雄則是戰國七個雄國,分別是秦、趙、魏、韓、齊、楚、燕。五霸是五個人物,七雄是七個國家,所指是不同的。

有的人會說,霸可以指霸國,把戰國七雄稱為七霸不行嗎?你非要這麼叫,當然不是不行,但有個問題。上一句“春秋五霸”與下一句“戰國七霸”,兩個霸字,意思卻是不同的,一個指霸主,一個指霸國,就容易造成歧義。而且,戰國這七個強國,並非每個國家都有過霸業,實際上只有魏國、齊國、秦國曾經稱霸

第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叫法,彰顯中國文字的精采

中國文字是很講究美的。

首先,表述講究一個變化,不用重複字,不走重複路。現代人的文字表達,比較古人差太遠了,讚美一個東西,就只會說:好看,真TM的好看。然後就沒了,古人要重複表達一個意思時,也不會用重複的字,這就叫藝術。

其次,對究對仗。春秋對戰國,春秋是一個時代,戰國是一個時代;五對七,都是數字,霸對雄,非常工整。試想想,你說春秋五霸,戰國七霸,這個就不對仗了,表達就一點也不美了。

其三,合乎聲韻,春秋五霸,是平平仄仄;戰國七雄,是仄仄平平,讀起來琅琅上口,聽起來也非常順,不拗口。你再讀讀:春秋五霸,戰國七霸,好吧,非但文字的美沒有了,連音韻之美也沒了。


君山話史


春秋是五霸,戰國是七雄。霸和雄雖然都是很強大的意思,但我們不能從兩者字面之間的微小區別去釋解,而是要聯繫起來去理解。

春秋五霸更是指的是個人,齊恆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都是主要指個人,其次才是代表的國。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晉、更指的是國家而非個人。

春秋五霸稱霸是有先後順序的,是短期行為,此長彼消,此強彼弱,當稱霸的國君強勢衰退的,其國的霸主地位也隨之消失。

戰爭七雄是長期存在於戰國時代,雖然國與國之間有強弱之分,但總的來說是並存的,它不會因為國君死亡而消失。

之所以兩者之間有這些區別,所以後來的人們為區分他們之間的不同,才會用不同的字去代替,如果都用霸,豈不是難以辯別了嗎?我們也不能用惡霸、霸權、霸道、霸佔和英雄、雄傑、奸雄、梟雄去理解,因為這些都是加定語的組詞了。

說的不到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我們人類由類人猿進化為氏族公社,隨著文明的進展,人類的階級社會也浙趨形成,人的等級也隨之出現,且壁壘森嚴,當中國社會進入夏禹建立的夏朝時,出現一個最高等級的職稱即“王”,中國古人崇拜“天”,敬“地”,把自已生活地盤稱“天下”於是就有天、地、人三屆之說,代天管理天下者則天子,即稱王,王字三橫則代表天地人三屆,一豎則代表獨此一人,即王也。

進入西周時,周公旦制禮作樂,並明確王分封的五個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如姜太公、周公、以及春秋五霸諸公,這都治國之職,而天子則是平天下之職,卿大夫們則為齊家之職,士則修身之職。

到東周時期,周天子即王室影響力大不如前,被稱為南蠻東夷的小國自稱為王,如吳王,楚王…這時齊恆公姜小白乘機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會盟諸候,開稱霸之先合,隨著實力的此消彼漲,又有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稱霸,後項羽既霸又王,總之春秋時期,周王雖弱,五霸再強也不能問鼎之重…:

當時輪進入戰國時期,周王室己名存實亡,諸國均效楚國稱王,而此時的王已非天下獨此一人了,秦王贏稷滅周王室,各國為各自利益,合縱連橫,戰爭不斷,終被秦王贏政一統天下,因王的稱謂己不能代表最高權力和功績,於是皇帝誕生了。

說到這,應該明白為什麼春秋稱五霸,戰國不稱七霸而稱七雄了吧,那為何不稱七王呢?如稱七王的話,周王還在,且弱不雄,故稱七雄…有點道理吧,哈哈


皓瑋馮建華


關於春秋稱五霸而戰國不稱七霸問題,已有15位網友作出很好回答。我想就霸、伯和雄稱號問題解釋一下來源問題。



一、關於五霸的來源和人選的不同說法

一是上古歷史中,三皇五帝無定說,三王五霸說也無定說。《白虎通義*號》解釋《春秋傳》時說,‘’王者受命而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自號。‘’連夏、商、周皆為美稱。又說五帝德行偉大而能禪位,功成天下,無為立號。……關於五霸之說尤其紛雜:

第一說為昆吾、大彭、豕韋、齊桓、晉文,源於《白虎通》;

第二說為齊桓、晉文、秦繆、楚莊、吳闔閭;

第三說為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源於《孟子》《呂覽》等;

第四說為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源於《荀子*王霸》;

根據《國語*鄭語》以夏霸昆吾、商霸大彭、豕韋3人入五霸;按《史記*自序》:幽厲之後,周室衰微,諸侯專政,五霸更盛衰‘’的說法,五霸在東周之後。即今人所稱春秋五霸。至於春秋五霸是那五人,則爭議不一。



二、伯、霸的相通和不同

《國語》記述範圍縱跨春秋,所列五霸有夏、商3人,跨度大,分類以文伯為主,武力次之。《白虎通》亦如此。而其它五霸則文武兼得。東周後五霸與西周初分陝兩伯略有不同。



一是西周為便於治理,周公與召公分陝而治,是為二伯。這兩人身份類似後世丞相,代天子東、西而治,稱為伯。此伯為職方,不是周代公、侯、伯、子、男爵位等級中的‘’伯‘’,屬代周天子管理一方之伯。《王制》曰:‘’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十國以為連;三十國以為卒;二百一十國以為州……‘’主管一州為州伯。昆吾為夏伯,大彭、豕韋為商伯即源於此。周初周公、召公之伯源於州伯。只是範圍大至數州而已。此二伯專天子征伐禮樂,是為禮樂徵自天子出。



二是平王東遷後,天子勢衰,不再設分陝二伯,從諸侯中選擇國勢強的諸侯代行天子禮樂征伐之權,名義上仍稱伯。所謂天子封伯致胙,賜旌旗節鉞,代天子管理諸侯。東周以來封伯遠不只五個,其中著名者才稱五霸。春秋五霸說法不一,源於認知不同。從奉天子詔為伯,權力在諸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孔子謂之禮崩樂壞。早期五霸的齊桓、晉文以衣裳之會居多,以調解為主,處理諸侯國矛盾。後期的五霸則以兵車之會為主,即武力征伐多。利已、偏袒和越權現象逐漸增多。再稱他們為伯,顯然已經不同於周初之二伯。於是改稱霸。這就是名義上的五伯,實際上的霸權。天子封名號雖然仍稱伯,後人則據實稱為霸。這是恰如其實,而不是照本稱伯。齊桓公標榜自己為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並沒有說自已為霸,原因在於伯守王道,霸侍武力。可見霸本為伯,因隨意性太大,後人舍伯稱霸。也是伯、霸相通而不同。



三是東周封方伯,不是封給諸侯之國,而是封給國君本人,並不依法繼承。封伯君主死,國衰則擇優另封,五霸是更替而來。國勢不衰時,沿用舊威是可以的。但不能世襲。齊桓公死後國內大亂,則另封晉文公為伯。



三、戰國稱雄不稱伯

戰國時,周天子淪落為二等小國君,諸侯不再需要天子的遮醜布和什麼冰冷的胙肉,全憑勢力稱雄於諸侯。強大的諸侯在春秋中、後期各自封王,與周天子一樣大。甚至秦昭與齊閔聯手稱帝。天子所封方伯與否,不值得。拳頭大的自然是爺。霸源於伯,再稱七霸不合於理。霸乃天子之臣,戰國異姓都稱王,有誰甘於作臣。只有姬姓之國稱王較晚。而魯國到亡也未稱王。這是戰國不稱霸(伯)的原因。


左說春秋


這個問題有意思。

簡單說來這就是一個縱向時間和橫向空間的區別。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不僅聽起來霸氣,而且還很順口,彷彿是為了讀起來有氣勢故意這麼叫。

如果是這樣,那“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就不能叫“春秋五霸”、“戰國七霸”,這不僅聽起來拗口,而且還難以區分春秋和戰國。

事實上,之所以叫“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並不是為了聽起來好聽,而是因為“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確實不是一回事。

什麼是“春秋五霸”?

“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也就是說,“霸”是“伯”的通假字。“霸”又稱州伯、方伯,是諸侯之長的意思,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霸”的實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周王室威望一落千丈,所謂“天子衰,諸侯興”,“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改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此時,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一些諸侯實力增強,開始了激烈的爭霸戰爭,取得優勢的諸侯“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天子名號狐假虎威,發號施令,使天下諸侯聽從於自己,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

霸主,在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

一旦有兩個霸主,勢必會產生激烈的火併,比如晉楚爭霸,處於邊緣的諸侯小國們很為難的,而作為被挾持的周天子也很糾結的。

所以,試想一下,如果天下同時出現7個霸主,那中原大地將是怎樣一番熱鬧的景象?

所以,本質上,春秋五霸是五個不同的時期,這五個時期內,分別有一個諸侯國力壓群雄,獨領風騷,被尊為霸主。而霸主則為諸侯國的國家領導人,比如齊桓公,晉文公等。

那什麼是戰國七雄呢?

“雄”,在戰國時期指的是強大的諸侯國,而不是諸侯國國君。

經過了春秋數百年的戰爭,到春秋後期,奴隸制社會結束,各國開始了瘋狂的兼併戰爭。

到戰國初期,晉國分裂為趙魏韓三國,齊國出現田氏代齊,加上親傳三國,此時的中原大地同時並存7個最強大的諸侯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就是戰國七雄。

七雄,是在同一時段(戰國),同時並存的7個強大政權。是的,是並存的。

所以不存在“戰國七霸”的說法。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春秋五霸春是秋時期,以霸主身份大會諸侯的五個諸侯國國君: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春秋五霸是一個文藝概念。而非史學概念。春秋時期的超級霸主有三位:晉厲公、晉悼公、晉平公。其中,春秋第一霸主,是八年之內,九合諸侯的晉悼公。【楚莊王僅僅一次以霸主身份大會諸侯】晉悼公是時期的晉國,就如同19世紀的英國一樣強盛。

然後,再說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戰國七雄為什麼不叫戰國七霸?

首先,戰國七雄是指七個國家。而非七個諸侯國君。

其次,雄的標準,是比較強大。霸主的標準,門檻更高:

一是取得爭霸戰的勝利,或不戰而屈人之兵。

二是以霸主身份大會諸侯。

三是被周天子正式冊封。賦予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的特權。

所以,戰國七雄不能叫戰國七霸。

附錄:春秋時期,周天子是比較有號召力的。戰國時期,周天子完全喪失了號令諸侯的能力。故是否被周天子冊封為霸主。僅僅是個面子工程。


楊朱學派


春秋數百個諸侯國,能代天子守四方而討伐不臣的諸侯國國君為霸主,該國為霸國。霸主要有實力讓周王室及大部分諸侯國承認,以取得天子冊封與諸侯會盟認同。霸主有時間性與唯一性,在同一個時間段天下只有一個霸主,他代天子守四方伐不臣!



春秋時期先後有多為霸主:齊桓公姜小白、宋襄公子玆甫、晉文公姬重耳、秦穆公嬴任好、楚莊王熊旅、吳王姬光、越王姒勾踐!其中前五位被稱為春秋五霸,後兩位只是區域性霸主,且時間很短,不被廣泛接受!


戰國三十多個諸侯國,比較大的諸侯國是秦、齊、楚、魏、趙、燕、韓,他們合稱戰國七雄。之所以稱為七雄而不是七霸,原因有:其一,他們不替天子守四方伐不臣,而是彼此兼併;其二、他們同時並存,爭鬥兩百多年,談不上某一國為霸主,強弱變化很快;其三、各國都想統一天下,而不是當霸主,所以霸主的名號他們不稀罕,也不採用!

齊秦兩國鼎立之時,齊為東帝,秦為西帝。兩強國不稱東西二霸而稱東西二帝,就充分說明了霸主理念在戰國不吃香了,沒有人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